《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数列(第一课时)课例简析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是中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处于一个知识汇合点的地位,很多知识都与数列有着密切联系,过去学过的数、式、方程、函数、简易逻辑等知识在这一章均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应用,尤其是加深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不仅可以有自变量连续变化的函数,还可以有自变量离散变化的函数。这样就可以从函数的观点出发来研究数列问题,使对数列的认识更深入一步;而学习数列又为后面学习数学归纳法等内容作了铺垫。同时数列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如堆放物品总数的计算、产品规格设计的某些问题、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也要用到
2、数列知识,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数列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好题材,自始至终贯穿着观察、分析、归纳、类比、递推、运算、概括、猜想应用等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数列还是对学生进行计算、推理等基本训练、综合训练的重要题材。因此学好数列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本节课是数列这一章的第一节,是这一章学习的基础,因此非常重要。方法简述课程标准指出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的数学模型。对数列的概念,要求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一、教学方法:学习是人对知识的内化过程,只有学生通过自
3、己去发现、思考、揭示数学规律,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主要采用“问题导引,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首先创设情景,抓住知识的切入点,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再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掌握知识链,并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继而通过层层深入的例题配置,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学法指导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观察、归纳能力和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一问题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有意识的留给学生适度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类比中发现,在思索中概括,在探究中获取新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1.
4、形成并掌握数列的概念、表示法、分类;体会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能用函数观点理解数列相关知识: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会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某些简单数列的通项公式;2.通过对实际问题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探索、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以及合作意识。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2.难点: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关键是学会观察前几项的特点,揭示数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概念上课伊始,老师借
5、助多媒体讲述故事:有一个叫杰米的人,有一天他碰到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叫韦伯的人对他说:我想和你订个合同,我将在整整一个月内每天给你十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说:真的?你说话算术!合同生效了,第一天杰米支出1分钱,收入10万元;第二天,杰米支出2分钱,收入10万元;第三天,杰米支出4分钱,收入10万元,到了第十天,杰米共支出10元2角3分,收入100万元,到了第二十天,杰米共支出1048575元(1万多),收入200万元,杰米想要是合同定两个月,三个月该多好啊!可从第21天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第21天杰米支出1万多,收入10万元.到第28天,杰米支出1
6、34万多,收入10万元,结果杰米在31天得到310万元的同时,共付给韦伯2147483647分,也就是2000多万元,杰米破产了!为什么杰米会破产?很显然的原因:没有学好数学,尤其没有学好我们即将学习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这一章一一数列(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故事,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学内容上来,并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列的愿望)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教师提出问题1:什么是数列?IOoOO0,100000,100000,100000,.,100001,2,4,8,230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再借助多媒体进行几项活动:切一刀可将一个比萨饼分成2部分;切两刀最多可将比萨饼分成4部分;切三刀最
7、多可将比萨饼分成7部分;继续切下去,比萨饼最多被分成的部分可得到一列数2,4,7,11,.从1984年到2004年我国体育健儿参加6次按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15,5,16,16,28,32.场地上堆放了一批钢管,从下往上数有4,5,6,7,8,9,10场地上堆放了一批钢管,从上往下数有10,9,8,7,6,5,4.写出乃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成一列数:3,3.1,3.14,3.141,.(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借助多媒体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教师提出:以上7列数有些什么特征?学生会很快发现:有一定的规律。紧接着教师提出:是有一定规律,这些规律具体的应该怎么说?
8、引导学生发现:次序!请学生完整说出数列定义: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数列.再让学生每一个人举出一个数列的例子,写在草稿纸上。而后教师指出:为研究方便,我们把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做第1项(首项),第2项,第3项,(总之,这一项拍在数列中第几位就叫做数列的第几项)再让学生每一个人举出一个数列的例子,写在草稿纸上,同桌交流。(概念是逻辑分析的对象,具有丰富意义和内涵,同时又具有直观生动的背景,因此概念课应让学生从SE念的原型或实例出发,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领悟直观和严谨的关系。让学生的学习由感性升华到理性。)二、问题导引,深化概念问题2:数列和是否为同一个数列?在问题
9、2的解决过程中,强调了“次序”,即只有项和次序完全相同的数列才是同一数列。让学生发现:数列和数集的不同:数列中的数有序,而数集中的数无序;数列中的数可以相同,而集合数的数具备互异性。(在形成概念时,也许会有学生认为数列是有一定规律的数的集合,通过问题2的分析,加深对概念理解,为下面学习排除障碍。)数列的一般形式可写成:,外,内,。,其中%是数列中的第项,叫做数列的通项,我们常把一-般形式的数列记作%。让学生思考讨论下面两个问题:问题乂/与句一样吗?问题4:数列的项与序号之间有无关系?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交流,推选一人汇报成果,其他人补充:由于是任意正整数,%也代表%的任意项,具有任意性。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列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