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的的案例分析》9800字(论文)】.docx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的的案例分析》98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的的案例分析》9800字(论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案例分析1前言1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22.1 工程造价22.2 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意义4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53.1 项目决策阶段53.2 设计阶段63.3 项目招投标63.4 施工阶段73.5 竣工结算阶段84改进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实施策略94.1 项目决策阶段94.2 项目设计阶段94.3 项目招投标阶段104.4 项目施工阶段104.5 竣工结算阶段125案例分析135.1 项目简介135.2 项目管理现状136结论166.1 做好造价管控需要未雨绸缪166.2 实现对造价的控制需要共同努力166.3 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是一幅有希望的蓝图17
2、7参考文献171前言近些年来随着国内房产改革方案实行之后,房价呈现火箭式提升,房地产逐渐变成为大多数资本家争先恐后投资的领域,因而投资失败也是常有的事,而导这个问题发生的源头是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等发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导致工期加长、投资增大、资源消耗增加、施工过程困难化等问题。简单来说,间接联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绿化发展。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的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没有把项目的前期策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以及经营管理与既定的目标成本相结合,实现完整一体化控制,而仅仅局限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核对施工图预算、建筑安装工程价款结算等)。投资方在工程项目确定后直至竣工验收阶段,只看重未来市
3、场的后期收益,以及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与周期管理,疏忽了整体的经济与成本控制,这些问题在项目的建设阶段显得尤为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工程建设项目也会随之增加,这时候必须要在项目的整体造价控制方面实行效能管理,也就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以提高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水平。本文主要是针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的五个重点阶段开展探讨,阐明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以及现今在工程造价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良策略,最后利用案例进行相关对照,得出相应的结论。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2.1工程造价根据工程造价管理(李建峰编著)上对工程造价的定义:工程造价即是整个工程的建造成本。工程计价分为三部
4、分即是量、价、费,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工程造价的定义是指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即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项目的全部建设费用,包括了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及相关费用;从狭义上的角度上来说工程造价的定义是建设项目的承包与发包的价格。当业主或建设单位选定一个项目进行开发设计及完工时,需要历经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决策、设计和招投标以及施工、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经济管理活动,在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费用构了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本身的核心目标分为四大部分,如图1.1。(投奚估算)工程造价(设计概算和修正概算),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图1.1工程造价本身的核心目标图工程造价首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施工图纸得出建造的工程
5、量,再根据有关地方的定额及清单规范计算出实际发生的建设成本,包括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及规费和税金等。建设项目以实施进度及经营管理内容的不同可将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成五个阶段,即投资决策阶段(对项目进行优选的过程)、设计阶段(表现决策阶段主旨的过程)、招投标阶段(择优选择相应合作单位的过程)、施工阶段(项目价值与使用价值实施过程)以及工程竣工阶段(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鉴定的过程)。流程图如下图1.2o图1.2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流程图2.2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意义2.2.1 合理的造价管理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针对建设工程全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可以让眼前有限的资源得到充
6、分地使用。随着世界在不断地进步,工程建设的各项过程也将跟随世界的进步而进步,也就是造价趋向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各阶段的的分工会变得越来越明确,中间的产品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在工程价格的种类上也将形式多样。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自然资源比较缺乏,必须要投入更多的基建成本,来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然而筹集的资金的过程不仅有限还很艰难。基于此,怎样有效充分利用最少的劳动和物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得国民的发展经济得到可持续的、稳定且同步协调的发展,就显得很迫切重要。工程造价控制是为了控制项目投资小于造价限额,从国家的总体利益角度出发,节约社会资源,以此获得投资收益最大化,因此一个合理的造价管
7、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2.2 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制定良好的造价管理很大程度上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中,成本管理决定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是通过科学合理化的成本管理来实现,也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的标杆。企业需要通过正确有效地成本管理措施,让企业在现代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以优秀的质量、更低廉的成本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树立科学合理的企业造价管理观念,得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企业获得良好的收益,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力。2.2.3 有效控制成本合理有效地的造价管理可直接对成本进行控制。在建设项目中对造价的管理其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管理。正
8、常来说,建筑工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便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在所有的建筑工程费用中,物资的消耗比例就可以达到占比70%,这同时也说明了如果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当中若是对于物资成本的管控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受损。因此当前建筑类企业必须要对物资消耗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和把控成本,需要加强材料成本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把成本管控在科学且合理的区域内,更大程度的保证企业能够实现最大收益化,提高建筑工程的地位。2.2.4 提高工程质量合理的成本控制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增加了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中的质量保障。在施
9、工的过程中,不少商家为为了尽快回笼资金,盲目追赶工期,还有的商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甚至无证施工、多头挂靠等弄虚作假的行为屡见不鲜,导致了工程质量失去保障,例如常山“7.12”事件。在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提高管理意识,抓好各项审查工作,强化施工规范标准,努力做到以低价获取符合国家生产标准的原材料为第一生产意识,这不仅可以创造出在合理的价格中制造高质量的建筑物,还可以对成本进行管理,一举两得。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3.1 项目决策阶段此阶段联系着整个项目能否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调节,需要结合业主及项目的不同情况对造价的进行合理的控制,假设对造价进行单独的控制,项目的定位和把握就会更准确
10、,这时再进行最适合的投资决策。3.1.1 .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在这个全阶段控制的过程中建设项目的投资立项对工程造价影响尤为重要。因为投资立项阶段里包含了各项技术经济决策,例如项目的建设规模大小、建设厂址、施工工程方案、机械设备方案以及技术方案等都能影响建筑物成本的高低。长期以来,我国在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中过于重视,而忽略了建设项目中的决策阶段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但实际上,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费用在总费用支出中的占比仅仅不到2%,但能对工程造价的造成的影响高达75%,而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更是达到了70%-90%.基于此,必须牢牢把握好
11、投资决策阶段。而在我国,有关专家和决策者仅仅通过个人经验对已经竣工的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借鉴、评估,投资决策阶段过于单一,这不仅缺乏了专业素养更是缺乏了严谨的科学论证,使得项目在建设前期缺乏有效的决策依据,在建设后期偏离既定的造价目标。3.1.2 .造价控制投入不足相比其他国家而言,我国造价管理在施工阶段中的过度重视,导致了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控制太弱。某些项目为了立项,获得审批通过,经常有意的低报投资估算,无法反映项目的真实情况。正是因为概算与实际情况差别过大,致使施工图预算造成超概算。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改动原有的设计方案,增大原有建筑物的面积、提高施工标准以及提升建筑物的象形品质也会造成结
12、算超预算的现象发生。3.2 设计阶段建筑项目的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以一定的载体(图纸与文件)描绘建设单位或业主在决策阶段意图的过程,是使造价构成合理而主动控制造价的过程,是实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重点阶段。3.2.1 收费标准不科学目前设计收费是按照所设计项目已存在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或者总投资的相关比例进行收费,若出现质量事故,承担设计责任的便是设计人员,若因为设计保守而消耗资金过大,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承担费用责任的便是建设单位,所以在这种不合理不均衡的制度下,设计人员着重于技术层次,基本上不思量经济合理性。现在,我国在建筑领域所形成的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可与国外相媲美,但设计思想的
13、保守,经济观念的掉队,忽视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而图施工方便,甚至急于追求设计收费与安全度,让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处于失控状况。3.2.2限额设计推行不到位设计阶段在分析与处理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环节中也对工程造价起着重耍的作用。设计工作需要将优质的技术与既定的工程目标相结合、相统一进行设计,疏忽了这一点,将会难以控制工程的造价。设计方出现较多的问题是与业主(建设单位)洽谈一致的设计内容发生了变化,例如,横向或竖向增加建筑物的面积、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等,导致设计概算超出投资限额的范围,还有的设计单位仅负技术方面的责任,疏忽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没有实施限额设计,另外评比优质工程时,盲目的追求高标准建设
14、,不参照国家的控制标准,致使投资严重性失控3.3 项目招投标选定优质的承包方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影响,既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建设周期,使得工程造价成本下降,也使得投资效益得到很好的保障。但这一阶段也比较敏感,出现的问题较为普遍,容易滋生腐败。3.3.1 行政干预,违法现象普遍在进行招投标实际操作中,一些行政部门滥用权力,内定承包单位,让原本符合中标条件的承包单位成了陪衬品,有的企业双方之间进行不正当的合作,故意压低或者抬高投标价以获取中标机会,还有的承包方为了获取中间差价,以包代管,对已中标的工程项目不负实际责任而进行了违法“转包”,这也就是出现“豆腐渣”工程现象的根源。3.3.2
15、建设单位对发包合同不够重视一些建设单位对发包合同条款不够重视,单单追求施工进度和高质量的建筑物就同施工单位签约合同、开工建设。等到了完工时才发现合同中缺项漏项,既没有结算的要求,也没有设计变更的条款事项,致使合同失去约束力,施工单位变借机想方设法增加工程结算款。3.4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实施建筑蓝图的阶段,实现项目价值的过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颇深。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众多不确定的因素,施工工期越长,产生的问题也就越多。3.4.1 跟踪管理制度尚不健全计量与评价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最常用的监管模式。(1)合同履行过程中,掺杂着许多虚假合同,所谓的“阴阳合同”。(2)
16、不同的监理工程师的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业务熟悉程度参差不齐。(3)工程量问题缺乏审查,随意签证,亦无法提供相应的依据来支付预算外的成本。3.4.2 对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不够重视“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期目标联系着成本与质量,构成工程项目的三大管理目标。追赶工期或者是延长工期是现今业主在项目出现问题时最喜欢采取的补救措施之一,但这也意味着在成本上出现变化。追赶工期,引起人力、物力、财力增加,导致成本增加,延长工期不仅导致在管理费增加,还会导致后面其他工程延误,造成自身的经济损失,最终导致成本超出项目预算。3.4.3 项目管理人员缺乏经济意识
17、现阶段,少数的施工项目经理部常常还能看到明面上各个职位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然而项目的成本管理以及项目效益都是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来管理控制、创造的。例如技术部单单只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选择可行却高成本的方案施工,虽然质量有了保障却提高了成本;如果采购部只从产品质量角度出发,选购高质量但高成本的材料,即使是完美的利用了材料,还是没有减少成本。3.5 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阶段是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文件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部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结尾环节也是最重要的阶段之一。至今,我国的建设项目在竣工结算阶段出现较多的是成本的高估,这将极大的破坏了原有的控制造价的目标
18、。3.5.1 工程计量不按规定量越多,钱也就越多的观念充斥着某些承包单位,使项目的工程量脱离国家规定的计算规则。例如土方外运按照开挖量计算,没有减出回填土数量;净长线按中心线计算;交叉重复计算建筑面积等,导致在办理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肆意多量多报工程价款。3.5.2 结算单价随意高套在结算时,清单或定额单价偏高,没有按照同约定的单价实行,任意高价套入,以至于结算投资虚假增长。3.5.3 取费计算多加少扣在取费计算方面,还是普遍多加少扣。例如有的企业越级挂靠,从中提高各项费率;有的在计算材料价钱时负差少扣,提高结算;有的把原本利用指数法计算各项费用的改为价差法,多计入的部分列入直接费的价差;虚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的的案例分析 工程造价 全过程 控制 案例 分析 9800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