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整理13.休克.docx
《病理生理学整理13.休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整理13.休克.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休克定义:休克是指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引起细胞缺血、缺氧,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或结构损害的全身性危重病理过程。第一节病因与分类一、病因(一)失血与失液(二)烧伤(三)创伤(四)感染(五)过敏(六)心脏功能障碍(七)强烈的神经刺激二、分类(一)按病因分类可按上述病因将休克分为失血性休克、烧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等。(二)按始动环节分类血容量减少、血管床容量增加、心泵功能障碍这三个因素称为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1 .低血容量性休克定义:指机体血容量减少所引起的
2、休克病因:失血、失液、烧伤、创伤等。机制:大量体液丢失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静脉回流不足、心排出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发休克。临床表现:三低一高(中央静脉压CVP低、心排血量CO低、动脉血压低、外周阻力PR高)2 .血管源性休克定义: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加,血液瘀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且分布异常,组织灌流量减少导致的休克。机制:脓毒性休克或过敏性休克会释放外源性或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使小血管扩张。神经源性休克由于抑制交感神经缩血管功能,导致血管扩张。3 .心源性休克定义:指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心排血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显著
3、下降所引起的休克。机制:血液回流减少,心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排血量降低,使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组织血液灌流不能维持。第二节发生机制一、微循环机制定义: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微血管内的血液循环。功能: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称为前阻力血管(决定微循环灌入血量)其毛细血管称交换血管(血管内外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微静脉称后阻力血管(决定微循环流出血量)微循环的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受体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全身体液因子(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II、血管加压素、血栓素A2、内皮素等)使微血管收缩。局部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腺苔、PGl2、内啡肽、CO、
4、TNF等)引起血管扩张。乳酸等酸性物质堆积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使血管扩张。(一)微循环缺血期1 .微循环变化特点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块血块乳状态。机制:全身小血管收缩,前阻力血管收缩更大,其毛细血管网关闭。2 .微循环变化机制(1)交感神经兴奋致休克病因作用于机体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受体效应:皮肤、腹腔脏器、肾脏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心脑血管影响不大。B受体效应:微循环动-静脉短路开发,血液不过其毛细血管网直接进入微静脉,组织灌流量减少。(2)缩血管因子释放血管紧张素II: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产生血管紧张素
5、。Il的缩血管最强。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收缩内脏小血管血栓素A2:强烈缩血管作用内皮素:缩血管白三烯类物质3 .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1)回心血量增加储血器官的收缩,减少血管床容量,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自身输血”)前阻力血管比微静脉收缩力度大,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进入血管,这种代偿变化起到了“自身输液”的作用。2)心排出量增加回心血量增加的基础上,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的释放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排出量增加。3)外周阻力增高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增加,全身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回升。(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皮肤、骨骼肌、内脏受体分布多,收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整理 13. 休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4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