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第7单元 第20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docx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第7单元 第20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第7单元 第20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0讲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空重点】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三大国共合作IIIII广州国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政府成立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失败IIIK1919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作1925年1926年1927年)【主题概览】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时期(19191927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政治上,五四运动的爆发使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成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北伐胜利进军,但最终国民革命失败。(2)思想上,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
2、的准备。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思想,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梳理归纳必备知识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 .五四运动(1)背景巴黎和会的失败:英、美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概况阶段时间城市主力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卜.海工人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性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
3、、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运动。(5)意义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I概念阐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是因为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主力军,无
4、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撰文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组织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I重点探究A材料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
5、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热话题与冷思考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根据材料,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试答: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国民革命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条件国内思想上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阶级上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组织上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国际的帮助成立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内容通过纲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领导机构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3)意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
6、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图解历史】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内涵I重点探究A材料一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家私有制中共一大纲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根据材料指出中共一大的革命目标。相对于中共一大,中共
7、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试答:2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条件必要性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战线可能性中国共产党的努力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问题的决议孙中山的态度提出了的主张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意义: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2)国民革命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一得到巩固和统一进程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部分 近代中国 第7单元 第20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二 部分 单元 20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成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