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docx
《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聊斋志异与传统文学作品的互文性研究述评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叙述片段和叙述话语有诸多借鉴与模仿的短篇小说集。西方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可利用的方法,有助于揭示其艺术特征。本文在梳理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现状:聊斋志异对魏晋志怪、唐代传奇、传统诗词、聊斋诗词的借鉴与模仿,以及故事文本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目前研究更多揭示聊斋志异跟哪些材料构成互文,而对这些材料如何影响小说创作尚缺少深入系统探讨,而这才是聊斋志异互文性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基于以上阐述,相关研究重心应该从“引用与改造”的各个环节来展开,从所引用的文本在聊斋志异叙事中所发挥的“功能和
2、作用”层面展开,这样会让问题显得更加有逻辑性且较为容易把握。关键词:聊斋志异;互文性理论;传统文学作品;聊斋诗词中图分类号:1207.4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712(2021)02-0053-19现代学界对于西方“互文性”理论的阐述已有很多,对其发展演变的脉络也梳理得比较清楚。但是,如何将“互文性”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文学研究,尤其是运用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依次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互文性”,它的提出背景、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本文所采用的“互文性”概念具体含义是什么?我国目前有哪些学者在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小说,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有关古代小说、诗歌等互文性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哪些?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中的互文性现象多吗,具体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要从互文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其优势和弊端分别是什么?此外,中国本土诗学批评中的互文性思想以及古代修辞“互文”概念,与西方“互文性”理论有什么异同?本文对上述问题的梳理和解答,是为了研究聊斋而服务的。因此有关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在中国运用的综述,仅拎出与正文有关的问题,以问题为行文逻辑。从互文性角度有助于深刻地解析古代小说的艺术构思和文本内涵,本文拟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聊斋。目前学界从互文性角度出发对聊斋的互文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本事、母题等研究领域,以分析单篇作
4、品为主,尚缺乏从互文性角度对聊斋进行整体和系统的研究。蒲松龄在创作聊斋的过程中,涉及到对传统志怪小说的仿拟与改造、对唐传奇等史传传统小说的沿袭与发展、对传统诗词的借鉴与化用、对他自己所创作诗词的引用与改写,这些正是互文性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另外,从广义互文性视角揭示聊斋文本生成的文化背景和屣史语境,也是近年来聊斋文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文在系统梳理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发展的基础上,从上述五个方面对聊斋的互文性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一、西方“互文性”理论概述及在中国的发展什么是“互文性”?有论者说:“一切文本都具有与其他文本的互文性,一切话语也都必然具有互文性,这已经是常识性的命题。”11
5、2事实上“互文性”理论并非如此简单,它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与基本走向值得作出整体勾勒。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互文性的研究,本文参考了王瑾、秦海鹰、程锡麟、陈永国等学者的论著与文章,对“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发展做出简要梳理,以助于深入把握这一理论。受到俄国文论家巴赫金对话思想与复调理论的影响,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在巴赫金:词、对话、小说一文中,创造了“互文性”这一概念,她认为在文学的历史中,每一个文本都同其他文本相互指涉,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重新改造,强调了文本之间复杂的“联系”与“转换”关系,从而奠定了互文性的基本内涵。最初的互文性理论是一种带有论战色彩的意识形态话语,作为
6、先锋派文论家手中的一个批判武器,是为了反对传统的文学表现论和再现论,反对结构主义的文学观和批评方法,它在当时法国整体学术语境中尚属于一种边缘话语。半个多世纪以来,互文性概念逐渐分化为广义和狭义两条发展路径:前者是从解构批评和文化研究的角度界定互文性,趋向于对互文性做宽泛而模糊的解释,在写作方式、阐释策略上赋予互文性更多的文化研究色彩,代表人物有罗兰巴特、希利斯米勒、布鲁姆等人;后者是从诗学和修辞学的角度界定互文性,倾向于将互文性概念做越来越精密的界定,使它成为一个可操作的描述工具,代表人物有热奈特、孔帕尼翁、里法泰尔等人。由此发展得出两个基本概念:“广义互文性一般是指文学作品和社会历史(文本)
7、的互动作用(文学文本是对社会文本的阅读和重写);所谓狭义,是用互文性来指称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有本可依的引用、套用、影射、抄袭、重写等关系。”226总体上,互文性逐渐从理论建构转向批评实践,让互文性从一种过于宽泛模糊的理论话语变成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代表作有热奈特的羊皮纸,二级文学隐迹稿本,孔帕尼翁的二手资料,引文的工作,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等,均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经过综合比较,本文决定采用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一文对于“互文性”适用范围的界定:“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
8、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贴、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作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其他文本可以是前人的文学作品、文类范畴或整个文学遗产,也可以是后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泛指社会历史文本。”229秦海鹰对于互文性概念的界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于互文性概念的理解,兼顾了互文性研究的各种可能性,在中国学术界较有影响力。此外,焦亚东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一书对互文性概念的界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提出:“互文性Cintertextuality),也译文本间
9、性,指的是通过引用、借用、拼贴、组合、仿写等借鉴、模仿甚至剽窃的手法所确立的或通过阅读活动的记忆与联想所确认的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属性。”31焦亚东的论著主要是从互文性角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对中国诗学中的互文性思想也有较多挖掘。上述两位学者对互文性概念和适用范围的界定,是本文所运用的核心概念。事实上,互文性思想早在中国历代诗话中就有所体现,只是缺乏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提炼。近年来,学界开始从互文性角度阐发中国诗学中的互文性思想,相关论作有吴伏生互文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文对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有明确的认识,强调了传统注本与互文性的差异,但对古诗互文性分析
10、尚欠深细。杨颖育互文性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当代文坛2010年第6期)提出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的一些概念可以互为参照,互为弥补,从意义生成、言语生成、话语阐释方式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的互识、互证、互补。杨景龙用典、拟作与互文性(文学评论2011年第2期)提出用典、拟作、效体和改写、集句等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创作手法,略等于西方“互文性”写作概念,互文性理论与中国诗学在上述术语及其诗学精神上是相通的。此外,焦亚东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古典诗歌在创作上的某些倾向、主张和方法,如西昆体诗人掇拾前人词句的倾向,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处”的主
11、张,黄庭坚所谓“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方法等,均可以与西方“互文性”观点相对照。再如,古典诗论中提出的某些创作思路与方法,比方说“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拟议变化”“化腐为奇”“旧意翻新”“别下一转语”“殊破陈言”等,本身也包含了摹拟与创新等互文性思想。这一系列研究成果丰富了西方互文性理论在中国文学批评领域的运用与实践。需要补充的是,“互文”又称“互言”“互辞”“互其文”,是我国汉代就已存在的修辞学术语。西方“互文性”作为一个译名,恰恰与我国本土的“互文”一词发生了字面上的巧合。其实,汉语的“互文”仅仅是一个修辞格,类似建筑中使用的“互搭板”,构成对偶句中互相补足、互相支援的语义关系,是一种
12、以经济、省文为原则的修辞格。按照辞海的定义,修辞学中的“互文”是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充、交互见义。”4763以礼记坊记中“君子约言,小人先言”一句为例,郑玄注日:约与先互言尔;君子约则小人多矣,小人先则君子后矣。这是利用处于同义语义场中的词汇,来互相解释,互相渗透词汇意义。再如汉乐府民歌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应合解为:“战死城南,战死郭北。”这种“互文”修辞是为了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从互文性角度阐发中国古代小说,近年来逐渐兴起,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桂奎、王凌等学者的一系列研究论文。李桂奎“互文性”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的文本仿拟(河北学刊2011年第2期)通过将互文性理论与中国
13、文论的对接,在前人关注小说的故事情节渊源和流变基础上,深化了影响研究;“仿拟”叙述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文本演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运用“互文性”理论审视小说与前文本之间存在的互涉现象,提出所谓“仿拟”叙述特指后人以一种神遇气合的方式效仿或拷贝前期小说经典叙述片段或叙述话语的叙述方法,包括“袭拟”“戏拟”等方法,聊斋对唐前小说、唐传奇、话本小说的仿拟主要体现在本事借鉴与改写方面;中国古典小说“互文性”三维审视(求索2015年11月)从“道、术、效”三个维度提出“四大奇书”等小说与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之间存在“互文性”转换,通过拟而有变、犯中求避两种方法实现了小说文本互文且营造出反
14、讽效果,小说文本之间也存在力求相似、雷同、熟悉、反讽等审美效果。李桂奎先生上述三篇论文着力于探讨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实际运用,结合中国本土的互文性思想,比如历代诗话中涉及师承关系、因袭脉络、摹拟手法等诗学理论,从整体上观察古代小说的互文性。此外,王凌在古代小说互文性研究的多维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1期)中提出的古代小说中的副文本性、引文、情节中的互文结构、评点中的互文意识以及相关影视改编的互文策略等角度为打开古代小说的认识视野提供了方向。王凌在互文性视阈下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中认为现代学界在对本土互文
15、思想的总结、对形式互文性的全面理解、对读者反映的重视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提出在小说版本中的“副文本”现象、作品中各类“引文”、小说内部的互文结构、小说评点中的互文意识和现代影视改编的互文策略等方面还存在“互文性”深入研究的必要和可能。王凌以红楼梦为例,研究古代小说的互文性艺术,例如她在红楼梦神话叙事的互文性艺术(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中提出红楼梦主要通过对原生神话的镶嵌式引用和对神话的拟作两种方式进行神话叙事建构,运用互文性理论解析红楼梦神话叙事的“文本间性”,探讨小说的各种神话意象、叙事模式及超自然情节类型如何在文本中建构独特小说意义。近些年来,王凌从理论分析到批评实践逐
16、一展开的古代小说互文性理论研究,颇有代表性。在此需要补充说明,我国目前运用“互文性”理论研究古代小说,主要以红楼梦为代表,方法是通过广义或狭义的互文性视角,从多个层面揭示出红楼梦叙事模式乃至文学文化血脉的互文性等。而有关聊斋的互文性研究也在持续进行当中,例如王立的聊斋志异中的反暴复仇母题一一蒲松龄互文性意识和古代中国向猛兽复仇故事(蒲松龄研究2006年第4期)认为聊斋与前文本相比,题材范围由向老虎复仇扩大到向巨蟒、狼、巨量等复仇,由突出人类寻找复仇对象的苦心孤诣到突出人类的智慧勇敢,蒲松龄推崇复仇者的勇中之智,论文从母题角度来看聊斋的互文性,颇有新意。成敏的比较阅读中透视蒲松龄的叙述选择及理想
17、人格一一从敬元颖到聂小倩(蒲松龄研究2002年第4期)对聂小倩“理想人格颂歌”的题旨的发覆运用了互文性方法,颇有新意。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许中荣的从互文性看聂小倩的故事来源及其创作指向(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进一步提出聊斋存在以狐鬼精魅等“美人”自况的情况,聂小倩一篇就表达了作者“渴望知遇,希求帮助”的思想。从“互文性”角度阐释聊斋并不局限于此,即使部分专著或论文标题中不包括“互文”,但其内容也涉及互文性研究,例如聊斋对前人小说情节架构的有意识借鉴、聊斋对传统诗词的借鉴与诗词意境的化用、聊斋与蒲松龄所创作诗词的“文本相似性”、聊斋文言语体对前代典籍语句的运用等。按照互
18、文性理论,上述成果也应列入聊斋互文性研究的范围,对于透视聊斋的创作传承、探讨聊斋的艺术特征都具有重要意义。二、聊斋对传统志怪小说的仿拟与改写聊斋是文言志怪小说或者说是故事集。文言,作为一种语言体式,是相对于白话而言;志怪,是一种小说题材;而小说,是一种文体,可以相对于诗词曲赋等而言。创作志怪小说,并且投入了很大精力,是蒲松龄主动选择的结果。中国自古有志怪传统,蒲松龄的小说创作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有所凭借和依傍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聊斋列入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一章,题名中已标明“拟”字,显然注意到聊斋对晋唐志怪、传奇的自觉模仿。例如续黄粱之于枕中记,莲花公主之于南柯太守传,凤阳士人之于河东
19、记“独孤遐叔”条和三梦记等,都有明显的仿写特征。鲁迅先生在志怪小说演变发展历程中审视聊斋:“盖传奇风韵,明末实弥漫天下,至易代不改。”5147明末志怪群书,聊斋又有不同之处:“独于详尽之外,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5147建国以来,不少评论者曾就聊斋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志怪传奇小说的问题,做过研讨和论述,从不同方面揭示其高出于六朝志怪和唐人传奇的地方,如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深刻,提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注重了人物的刻画,情节更加曲折生动等等。代表作有李茂肃的蒲松龄对志怪、传奇小说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文史哲1962年第3期)、李厚基的蒲松龄对生活的描写和评述(光明日报197
20、8年)、田汉云的聊斋志异与六朝志怪小说(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等。这些论文对相关研究有所推进,但尚缺乏从小说创作角度、从作者的小说观念与文体意识角度做更深一层的探讨。袁世硕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齐鲁书社1988年版)一书指出,蒲松龄的可贵之处是觉察到了志怪传奇小说的文学性质及其潜力,不顾时俗之见,把这种不为文苑所重的作品作为自己毕生的文学事业,他在创作实践中突破了志怪传奇小说容易流于一般记述奇闻异事的局面,把志怪小说从证明神道不诬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用以寄托对现实的认识、愤慨、期望等情感,这恰恰是聊斋的成功所在。该书有力地深化了学界对这部志怪传奇性质小说集的认识。此外,袁世硕
21、聊斋志怪艺术新质论略(文史哲1989年第6期)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论析了聊斋与六朝志怪书和唐人传奇的根本差异,即自觉地运用想象和幻想进行文学性的虚构,谈鬼怪狐仙大都有所寄托,借以表现作者的情志,作者从“明神道之不诬”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也摆脱了“以幻设之奇自见”的偏执,他的文学观念有了根本不同,自然在小说艺术表现方面多有所突破。论文从文学的内部感应方面,探讨了聊斋的“文学性”,把握到了问题的命脉。石昌渝的中国小说源流论(修订版)(三联书店2015年版)是一部讨论小说文体生成、发展和演变的专著,从志怪志人小说发展演变角度,点明聊斋是继承搜神记的志怪传统,但在继承中有所创新,干宝记鬼神是证明神道之不诬
22、,蒲松龄记鬼神是抒发自己胸中的郁愤。晋唐志怪传奇小说对聊斋的影响,自然也包括了国学“小说”观对聊斋的影响,所谓国学“小说”观,是指传统目录学家所持有的立足于目录学的实用小说观,把小说视为补史、史余的史料,小说具有体制小、价值小的特点。王昕在论国学“小说”观对文言小说的影响一一以聊斋志异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提出,受到“史传之余”和“子书者流”的国学小说观念影响,聊斋形成了叙述历史题材的独特模式,亡灵追忆往事和私人化恩怨成为宏大历史题材的线索,女子狐鬼等阴柔形象成为历史和异域的代言人,以昆虫的微型与俳谐的人生游戏等,这些现象显示了小说作为“小”说的叙事观念。论文认为体制小、价值
23、小偏正结构的“小”说观对聊斋的结构、主题和叙事方式有深远影响。延续上述观点并有所补充的是吴卉的清代志怪小说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论文提出聊斋中的短章志怪是在传统子部小说创作方式影响下的产物,虽在题材选择、叙事方式等方面有所改变,但没有超出子部小说的基本规定,仍遵循其文体标准。齐心苑的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论(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对比分析了蒲松龄和纪啊的志怪小说观念,梳理了蒲松龄的创作观、鬼神观和文体观及其影响下对作品的整体构思、篇章结构和评论设置,对相关研究有所启示。上述研究的共同点是蒲松龄对传统志怪小说观、国学小说观的继承。众多研究成果中值得关注的还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聊斋志异 传统 文学作品 互文性 研究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