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
《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建筑垃圾可研报告.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窕报告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重庆分院二。一。年八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重庆分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渝高500901300012427工程咨询编号:工咨甲201200800242010年8月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成员名单项目负责人:李月平主要编制人员:刘国涛刘斌李小风米莉李建华钱诗林卢金涛陈有余陈德明刘利平目录目录I前言I1项目概述11.1 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11.1.2 建设地点11.1.3 服务范围11.1.4 工程建设内容11.1.5 建设规模21.1.6 资金筹措及来源21.2 项
2、目背景21.3 编制目的、依据及原则31.3.1 编制目的31.3.2 编制依据31.3.3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41.3.4 编制原则6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2城镇概况及自然条件82.1 城镇概况82.2 自然条件82.2.1 地形地貌82.2.2 气象条件92.2.3 水文条件92.2.4 物产资源93建筑垃圾现状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3.1 建筑垃圾现状113.1.1 建筑垃圾分类及特性113.1.2 建筑垃圾现状12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4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工程规模与场址选择164.1 建筑垃圾产量预测164.1.1 重庆市建筑垃圾产量预测164.1.2 示范项目服务区内建筑
3、垃圾产量预测184.2 工程规模194.2.1 规划目标194.2.2 项目规模204.3 场址选择204.3.1 场址选择原则204.3.2 场址选择214.3.3 拟选场址的建设条件235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方案确定295.1 建筑垃圾组成成分295.2 进场建筑垃圾组成成分分析315.3 国内外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技术措施概况315.3.1 国外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技术措施概况315.3.2 国内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345.3.3 国内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研究与应用现状355.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市场分析415.4.1 现有市场需求分析415.4.2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市场前景425.5
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方案确定446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程设计456.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论证456.1.1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可比选方案简介456.1.2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486.1.3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496.1.4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506.1.5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工艺方案比选516.2 工艺流程设计516.2.1 建筑垃圾分选及再生骨料生产工艺流程516.2.2 再生骨料回收利用工艺流程546.3 项目系统构成566.3.1 分选和再生骨料生产系统566.3.2 再生骨料回收利用系统566.3.3 扬尘处理系统576.3.4 废水处理系统576.3
5、.5 废渣处理系统576.4 江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586.4.1 工艺设计参数及物料衡算586.4.2 主要建(构)筑物636.4.3 主要工艺设备及其优越性分析636.4.4 总图设计706.5 南岸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716.5.1 工艺设计参数及物料衡算716.5.2 主要建(构)筑物746.5.3 主要工艺设备及其优越性分析746.5.4 总图设计806.6 项目消耗材料与资源化产品量817公用工程设计827.1 建筑设计827.1.1 设计依据827.1.2 设计概况827.2 结构设计837.2.1 设计原则837.2.2 设计依据837.2.3 设计参数847.2.4 结构设
6、计概述847.3 给排水设计857.3.1 设计依据857.3.2 设计范围85733给水857.3.4 排水867.4 通风空调设计867.4.1 设计依据867.4.2 设计原则877.5 电气工程877.5.1 设计规范及依据877.5.2 设计范围887.6 自动控制工程907.6.1 设计规范及依据907.6.2 设计原则907.6.3 设计范围917.6.4 系统组成及功能917.7 工业电视监控系统917.7.1 系统组成及功能917.7.2 系统结构927.8 通讯工程927.9 辅助工程927.9.1 计量设施927.9.2 洗车设计937.9.3 机、汽修设施938环境保护
7、948.1 编制依据948.2 环境现状948.3 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948.4 环境保护措施958.4.1 建设过程中的措施958.4.2 运行过程中的环保措施958.5 环境监测968.6 环境保护预期效果979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989.1 概述989.2 编制依据989.3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989.4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9810防火、防灾害及水土保持10010.1 防火10010.1.1 概述10010.1.2 编制依据10010.1.3 消防设计10010.2 防止灾害10010.3 水土保持10110.3.1 水土流失防止内容10110.3.2 水土流失防止措施10111节水
8、节能措施10411.1 节水10411.2 节能10412项目实施与管理10512.1 组织与管理机构10512.1.1 组织机构10512.1.2 管理机构10512.2 劳动定员10512.2.1 工作制度10512.2.2 人员编制10512.2.3 人员培训10612.3 项目实施计划10612.3.1 招投标方案10612.3.2 项目实施计划10813工程投资估算10913.1 编制说明10913.2 编制依据和原则10913.3 投资构成11014技术经济分析Ill14.1 概述Ill14.2 基础数据Ill14.2.1 实施进度Ill14.2.2 投资与资金筹措Ill14.3
9、财务评价11214.3.1 营业收入及税金11214.3.2 成本费用测算11314.3.3 有关财务报表11314.3.4 财务评价成果分析11414.4 国民经济评价11414.4.1 投资费用的调整11414.4.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11514.4.3 国民经济评价11514.4.4 敏感性分析11614.5 评价结论与建议11615项目效益11715.1 环境效益11715.2 经济效益11715.3 社会效益11716结论与建议11816.1 结论11816.2 建议118附表:附表13-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投资总估算表附表13-2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消
10、纳场工艺设备估算表附表13-3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3-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公共辅助工程投资估算表附表14-1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财务评价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4-2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财务评价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4-3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损益表附表14-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4-5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4-6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附表14-7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
11、表附件:1、重庆市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的函3、项目选址意见书附图:附图1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平面布置图附图2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利用区平面布置图附图3江北建筑垃圾消纳场分选流程图附图4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平面布置图附图5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资源化利用区平面布置图附图6南岸建筑垃圾消纳场分选流程图刖S随着重庆市主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危旧房改造“民生工程的实施,重庆主城区建筑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由2006年的1600万吨增加到目前的近2500万吨/年。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给重庆市建筑垃圾的处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由于历史原因
12、,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处理远远跟不上重庆市的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现有设施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远小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2)环境污染突出,无害化处理率低,现有29座建筑垃圾处理场中有20余座属于违法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如崩塌)与环境污染隐患,仅有4座手续完善的建筑垃圾消纳场,且这4座消纳场均采用粗放的填埋方式,设备不完毕,无防渗措施,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隐患;3)资源化利用率低,几乎为零,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处理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影响到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和危旧房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此引起了重庆市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于最近制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
13、消纳场布点规划,并于市政府第36次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送审稿)沆为加强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使建筑垃圾处置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实现循环经济,确保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规模效益,重庆市市领导做出明确批示,要求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实施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项目的建设。2010年5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的函(渝发改环(2010)211号),同意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工程前期工作。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在主城区
14、范围共设置建筑垃圾消纳场21座,近期(2012年)规划目标按照除余泥土石方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结合危旧房改造工作,先行启动建设大渡口、巴南、南岸、沙坪坝、江北、渝北、北陪7个综合处理场。为实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目标,首先在近期规划的7个综合处理场中选择条件成熟的江北和南岸两个综合处理场进行先行示范,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向其它综合处理场推广。我院受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在接受任务后,我院多次派遣技术人员,会同业主单位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在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
15、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程中,得到了重庆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市政委、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城各区职能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1项目概述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与实施单位项目名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项目业主: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国有独资企业工程总投资:24240.06万元法人代表:张兴庆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东段174号1.1.2 建设地点先期示范工程建设两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其中一座位于江北区寸滩黑石子小湾社,即现有黑石子垃圾填埋场旁,另一座位于南岸区茶
16、园共和村胡家山社。1.1.3 服务范围建设江北和南岸两座建筑垃圾消纳场,其中江北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服务观音桥组团及渝中组团,南岸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主要服务南坪组团。1.1.4 工程建设内容建筑垃圾消纳场均包括资源化利用区、残渣填埋区、生产生活管理及其附属设施。资源化利用区主要是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和资源利用,通过处理生产出再生骨料和建筑材料产品,如各种类型的砖或砌块。填埋区则是将不能利用或暂时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置。1.1.5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140万吨/年使用年限:10年1.1.6 资金筹措及来源本项目工程总投资24240.0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1859.06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
17、筹资金和借款相结合,其中企业自筹资金7412.12万元,申请借款16827.94万元。项目融资法人主体为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2 项目背景2007年国家批准重庆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给重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也明确了重庆要建设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的任务。主城区作为实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建设速度必然将进一步保持快速增长,城市建筑垃圾也必然进入快速增长
18、期,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成为城市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定义循环经济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该法的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配合重庆市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2005第139号)的要求,加强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使建筑垃圾处置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实现循环经济,确保资源化综合利用
19、的形成规模效益,重庆市市领导做出明确批示,要求重庆市环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实施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促进主城区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和利用,配合实施主城区“蓝天、碧水行动”计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重庆市制定并批准了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根据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除余泥土石方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近期(2012年)达到50%,远期(2020年)力争达到85%。为此规划在大渡口、巴南、南岸、沙坪坝、江北、渝北、北储建设7个综合处理场。为了取得经验更好地完成规划目标,先行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江北黑石子和南岸茶
20、园开展本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建设。1.3编制目的、依据及原则1.3.1编制目的(1)配合主城区“蓝天、碧水行动”计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论述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通过对重庆市建筑垃圾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服务区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处理规模进行预测,对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工艺进行工程方案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和论证。(3)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示范工程推荐建设方案,资源化再生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1、1989年12月26日发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文);(8)城市建筑废弃物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2003年6月);(9)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39号令);(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文件);(Il)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9月1日实施);(12)重庆市建筑垃圾处置条件和
22、程序规定(2005276号);(13)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14)重庆市主城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布点规划(2010年3月);(15)重庆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2008年12月);(16)重庆市江北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JB-I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9年11月)(17)重庆市南岸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场NA-I工程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0年8月)(18)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9)重庆市市容环卫管理条例;(20)加快重庆市主城区危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建筑 垃圾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3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