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docx
《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写作源于生活,而观察是从生活通往写作的必经之路。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写作起步阶段至关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该阶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本文将分别从掌握观察核心法、突破观察重难点、养成观察好习惯三个方面来论述。关键词:习作单元,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单,教师下水文,微型日记,循环日记茅盾先生谈到写作曾说过:为初学者设想,凡技巧上诸问题,固然不可不下一番苦功夫,但尤其不能不下苦功夫的,是在观察力的养成。足见,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学习写作的入门钥匙。艺术源于生活,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为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但是这些素材不会顺理成章
2、地进入人们的脑中,成为可供写作的材料。从生活到写作,这中间隔着一道“观察的阀门,只有成功地打开这道阀门,才能为同学们的写作开渠引流,让生活在文字里自然流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创造的能力。口观察能力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排了专门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该套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其主题就是“留心观察。可以说,在三年级上学期这个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同学们只有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会为写作提供持续提高的动力。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习作单元认真学,掌握观察核心法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习作单元,该单元自成体系,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编排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部分,通过一些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是专门指向习作能力培养的单元,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习作例文,都不宜在理解内容、朗读课文、积累语言等方面作过多的要求。在教学时,应始终以引导学生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和培养学生核心的观察能力为目标。1 .多角度观察横看
4、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所看“到的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想全面、准确地描写一个事物,必须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景物可以从远与近、动与静等角度观察;动物可以从性情、习性、外形等角度观察;植物可以从根、茎、叶、花、果等角度观察。第五单元通过课文对“多角度观察做出了示范(见表1),两篇课文分别就如何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提供了学习的“样子表I第五单元”多角度观察课文示范课文搭船的鸟(精读课文)我爱家乡的杨梅(习作例文)2 .多感官观察多感官观察,指调动我们身体的多个感官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方法。眼观其形、耳听其声、鼻嗅其气、舌尝其味,细致地了解事物的不同属性,从
5、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该单元在初试身手部分提供了一则描写芒果的片断,目的是告诉同学们观察时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感观察法。紧随初试身手之后的我爱家乡的杨梅一文,再次运用了五感观察法,写出了杨梅的颜色、形状、味道、口感以及摸上去的感觉。多感官观察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观察植物,还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一切观察对象。例如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一一介绍一处美景。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欣赏景物的样子、颜色、形状等属性,还可以用耳朵聆听美景之中的声音,用鼻子去分辨空气的气味,用皮肤去触摸事物的质感.通过多个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对事物各方面属性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加细
6、致深入地认识事物。3 .按顺序观察我们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否则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杂乱无章。针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按照不同的观察顺序,但总的来说,无外乎就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类。有顺序的观察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观察全面,才有可能写出条理清晰的好文章。以本单元的两篇文章为例。三种能力是该习作单元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也是初学者首先需要掌握的几种关键能力。当然这只是一个起点,任何能力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之后的习作学习中,针对不同的习作要求和观察对象,还需不断训练、不断强化,才能将这些能力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二、教师参与巧示范,突破观察重难点刘国正
7、先生曾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同样的道理,你要想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如何写作,首先要自己会观察、会写作。教师应该成为习作观察的共同参与者,而不是手插口袋的旁观者。教师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其参与程度对于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特制记录单,突破观察难点三年级上册的多篇习作都需要提前布置观察任务,为习作积累素材。大部分教师的做法都是直接利用网络上或教参上的观察记录单,打印下来给学生用。这些观察任务单,用起来虽然方便,但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水平、思维特点都各不相同。学生不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作起步阶段的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论文 习作 起步 阶段 观察 能力 培养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