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程导论》课程授课教案.docx
《《印刷工程导论》课程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工程导论》课程授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印刷工程导论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4121380课程中文名称:印刷工程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PrintingEngineering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口课程类型:公共课口专业基础课B专业课口总学时:32(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设计0周)总学分:2二、课程地位印刷工程导论是一门全面概要论述印刷工艺以及有关专业知识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印刷复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主要设备、材料性质及质量控制等获得全面了解,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印刷工艺学、数字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印刷材料与适性、印品
2、质量检测与控制以及其它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徐锦林.EfJ刷工程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2 .顾萍.印刷概论.北京:科学工业出版社.2004.93 .刘真,郭春霞.印刷概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6.44 .冯瑞乾.印刷工艺概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75 .张运展.加工纸瓦特种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6 .李荣兴.油墨.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6.57 .胡更生,龚修端,李小东等.印刷概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四、教学内容、课时分配及授课方案第一章印刷综论(2学时)1.1 印刷技术的发展史1.1
3、.1 印刷术的起源1.1.2 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1.2 印刷概述1.2.1 1.2.1印刷的定义1.2.2 印刷的要素1.2.3 印刷的作用及特点1.2.4 印刷的分类1.2.5 印刷的工艺流程要求:掌握印刷的定义、要素及其分别在印刷中占有的地位,熟悉印刷的种类,知道各种印版的特征,掌握印刷的基本分类,总体了解印刷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了解印刷的发展历程,了解最新的印刷研究动态。教学策略: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包装物品、丝织品、书刊等的印刷,并以实物的形式给学生分析它们各自不同的印刷方式、印刷特点,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DV资料、课本以及参考资料相结合
4、的方式进行授课,采取教师提问和学生不懂问题举手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教学辅助工具:印刷企业收集的印刷成品、半成品;印刷材料;一些产品的包装物;几种印刷方式的印版;一些简单的颜色测量工具;一些简单的网点观测工具等。教学预习:观察并收集平时所见的印刷品,并区分各种印刷品在印刷专业解度的不同之处;预习并了解印刷的发展历程,了解最新的印刷研究动态。思考题:将一份原稿复制成多份印刷品,需要经过哪些道工序?第二章印前处理(14学时) 2 1文字字体、大小2.2 书刊、报纸的版面结构及文字排版的常用术语2.3 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发展2.3.1活(铅)字排版2.3.2照排技术2.3.3计算机排版要求:了解字体
5、、字号及文字排版的相关知识;掌握文字排版的发展过程及三种方法的特点。教学策略:以多种书籍、杂志做为教具讲解各种定义和正文的版面结构,并采用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DV资料、课本以及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采取教师提问和学生不懂问题举手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教学预习:观察并收集平时所见的各种书籍、杂志,观察书中的文字字体及大小、版面上结构特点等,了解最新的排版,并能运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排版。第三章印刷(8学时)3.1图像处理基础3.1.1图像3.1.2网点3.1.3图像的清晰度3.1.4色彩知识1.2 照相制版工艺1.2.1 照相制版设备1.2.2 照相制版工艺1.3 电子分色制版工艺 3
6、 3.1电分设备 4 .2电分工艺流程 5 3.3电子整页拼版系统3.4彩色桌面出版工艺3.4.1概述3.4.2输入设备3.4.3处理设备3.4.4输出设备3.4.5应用软件3.5打样要求:重点要掌握网点的作用及特性,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印刷过程的颜色的分解和合成的机理,掌握照相制版、电分制版和DTP制版的工艺过程。了解图像复制为什么要经过加网这一工序;掌握调幅加网和调频加网各自的优缺点,它们各自的应用场合;理解调幅加网、调频加网的各种特征参数;掌握各种分色方式的工作原理;了解怎样对分色系统得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学会对原稿的页面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理解打样的目的以及各种打样方
7、式的工作机理、工作特点。教学难点:印刷复制中颜色的分解和合成机理;印品的加网参数如何进行选择;如何避免印刷“龟纹”、“玫瑰斑”等印刷故障的产生;电分机分色的工作机理及分色底片的获得;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工作机理及分色底片的获取;电子分色机的图像处理(层次校正、色彩校正、黑版的选择和底色去除、细微层次强调);教学策略:为帮助学生理解色光三原色的内涵;采用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图像处理软件、DV资料、图片资料、课本以及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特别是对于颜色的分解与合成机理采用动画的效果帮助学生去理解,并用一个小实验去说明影响物体颜色的因素。教学辅助工具:印刷企业收集的印刷成品、半成品;图片资料
8、;RGB三色滤色片;X-Rite分光光度计:网屏、一些简单的网点观测工具等。教学预习:色光的基础知识;色料的基础知识;印刷复制中颜色的分解和还原;网点叠合与网点并列成色;网点对图像阶调的传递,也即为什么要进行加网;网点覆盖率、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等调幅加网特征参数对于印刷的影响;调频加网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的调频加网各自的特征;电分机分色的工作机理及分色底片的获得;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工作机理及分色底片的获取;电子分色机的图像处理(层次校正、色彩校正、黑版的选择和底色去除、细微层次强调)。思考题:(1)我们的衣服只为什么看起来有不同的颜色?(2)印刷是如何进行颜色分解?(3)相同的两种色料
9、在混合和叠印时是否呈现相同的颜色效果?(4)两个网点在叠合和并列时是否呈现相同的颜色效果?(5)为什么印刷用的四种色版不用同一种角度?(6)为什么要制作黑版?(7)为避免“龟纹”的产生,调幅加网应该怎样设置加网角度?(8)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的区别是什么?(9)图像处理过程中,为什么要对原稿进行加网?(10)打样的作用有哪些?第四章印后加工技术(4学时)4.1承印材料4.1.1 纸张4.1.2 塑料薄膜4.1.3 1.3其它材料4.2 印刷油墨4.2.1 油墨的组成4.2.2 油墨的种类及各种油墨的特点4.2.3 油墨的印刷适性4.3 制版感光材料4.3.1银盐感光材料4.3.2非银盐感光材
10、料4.4存储介质4.4.1磁性介质4.4.2光学介质4.4.3磁光介质4.5印刷机械 4 5.1印刷机械的分类 5 5.2印刷机的主要结构要求:掌握纸张、油墨的成分和印刷适性,掌握银盐感光材料在曝光过程和显影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了解感光材料的分类,了解印刷机的主要结构。了解纸与纸板的区别;学会通过纸张的定量来计算纸张的令重。教学难点:纸张的印刷适性对于印刷质量的影响;油墨的印刷适性对于印刷质量影响。教学策略:采用备课教案、多媒体课件、图像处理软件、DV资料、图片资料、课本以及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采取教师提问和学生不懂问题举手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纸张样张,利用各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工程导论 印刷 工程 导论 课程 授课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