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辅机》课程调研报告.docx
《《船舶辅机》课程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辅机》课程调研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船舶辅机课程调研报告一、前言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具有显著的职业教育特征和明确的岗位针对性等特点。同时,要严格履行STCW国际公约,人才培养必须要和国际的要求接轨。而且,随着航运业和航运科技的快速发展,加之海上航行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培养的轮机工程技术人才必须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从业条件。另一方面,新公约、条例、规则的颁布和实施,对船员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船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出了更高的质量标准。为了履约,国家海事局已全面修改船员考试发证规则,考试评估大纲等一系列文件(以下简称“11规则”),其中有几点将对航海教育培训产生巨大影响的:(1)所有
2、船员教育培训机构都必须通过师资设备的现场审核;(2)船员考试科目依据岗位技能功能模块重组,打破原先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学科型课程设置;(3)院校毕业生参加“三管轮、三副”的职业资格考试前必须取得三个月以上的船上实习资历。因此,要提高船员教育质量,船员的综合素质要想达到国际水准,就必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就必须遵照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轮机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希望对提高船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毕业生满足国际公约要求、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有所帮助。二、基本情况2012年4月飞月,项目组主要成员深入海事管理部门和航运企业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国内外航运事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
3、及船员人才需求的质与量。参观访问2010年下水的“清泉山”轮及有关航海科研机构与制造业了解国内外航海技术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方向,获取第一手真实的具有前瞻性的信息资料。对我国青岛、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的十所高职航海类院校的针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履约准备情况和轮机工程技术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各院校均非常重视航海类课程建设和积极进行履约准备,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培养手段、培养制度、培养评价等),对高素质航海类人才(高级船员)培养模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基于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定位;基于船员岗
4、位适任能力要求与“双证书”教育模式下课程体系的优化;适应海上环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基于远洋轮机员工作过程的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改革;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毕业生(即公司船员队伍)的跟踪调查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但由于发展历史的不同,各院校均有各自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1、专业建设情况上述许多院校的航海类专业都成为了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并取了许多标志性成果,如精品课程、示范性实训基地、专业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但微观教学层的改革
5、并不明显,如教学内容遴选与序化仍未跨出学科体系的思路;缺少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课程教学实施标准。教学过程的组织也很少能体现出基于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校企合作还只停留在签订协议、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肤浅层面上。2、课程建设情况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国际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教材建设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三所院校和航运企业合作出版了船舶辅机教材,体现了基于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目前满足新公约的培训教材已由几家老牌的航海本科院校编审完毕,已陆续出版,都是手册或规范类的大部头教材。为了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舶辅机 船舶 课程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