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所属地区:泉州市主管部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学校: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发布时间:20布年12月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度)泉州农校2019.12目录.学校情况11.l学校概况11.2学生情况21.3教师队伍31.4设施设备32.学生发展41.1 1学生素质41.2 在校体验51.3 资助情况71.4 就业质量81.5 职业发展83 .质量保障措施93 .1专业动态调整94 .2教育教学改革135 .3教师培养培训166 .4规范管理情况167 .5德育工作情况188 .6党建情况204 .校企合作214.1 1校企合作开展
2、情况和效果214.2 学生实习情况224.3 集团化办学情况235 .社会贡献235.1 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35.2 社会服务235.3 对口支援236 .举办者履责256 .1经费257 .2政策措施257 .特色创新268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34福建省泉州市农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年度)1 .学校情况1.1 学校概况学校创办于1932年,秉承“德育为先、教学为主、技能为重”的理念,立足服务海西经济建设,依法治校,规范办学,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与创新力强,走出一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校被授予省部级重点中专、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农科教结合工作先进单位、省绿化红旗单位
3、、泉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级“平安校园”、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八届蝉联市级“文明学校”,学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认为第一批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被泉州市教育局确定为泉州市特色校建设工程培育项目校。2005年学校创建了全国中专学校首个“周恩来”班,弘扬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精神。2010年学校承办了内地西藏中职班,为加深汉藏民族之间的友谊,推动西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8年5月学校被泉州市教育局、海峡教育报授予“最赞校园”荣誉称号。学校占地面积217407.75Itf(326.11亩),校园总建筑面积为5974011f,包括校本部、晋江校区及实验农场。其中:校本部地
4、处泉州市区坪山路中段,紧邻泉州客运中心站,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69333.68肝(104亩),校园里绿茵匝地,花树满庭。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综合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等建筑群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并建有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的室内体育馆、国际标准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和网球场等各种体育设施,为师生创造出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晋江校区系2003年由原泉州市农业工程学校并入泉州市农业学校,地处晋江市龙湖镇,占地面积81407.07m2(122.11亩),现作为学校实训基地。实验农场地处丰泽区普贤路以东群石水库东侧,占地面积66667(100亩)。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
5、为宗旨,面向“三农”,立足侨乡,培养优秀人才,为提升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做出不懈的努力。学校注重品牌发展,努力打好“农业牌”、“企业牌”、“校友牌”,吸引力不断提高,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出现了广大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争相报读的可喜局面。目前开设园林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会计、商务英语等13个专业。学校创办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以素质好、技能高、爱岗敬业得到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自领域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有的成为国家干部、科研工作者,有的成为企业家、工程师、业务主管和技术骨干等,活跃在泉州乃至全国各地的经济建设大潮中
6、。学校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中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获得了来自社会各界与学生的肯定,赢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L2学生情况2018年8月统计的在校上课和实习人数为2591人,其中一年级726人,二年级914人,三年级951人,一二年级学生巩生率达95.8%,2018年7月毕业人数为815人。学校2019年8月统计的在校上课和实习人数为2560人,其中一年级981人,二年级675人,三年级904,一二年级学生巩生率达96.2%人。年度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毕业生规模学生结构巩生率2018758人2591人815人中职2591人五年专no人95.8%2019981人2560人779人中职2560人五年专1
7、64人96.2%1.3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总数176人,专任教师137人,企业专家兼职教师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本科学历118人,高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55人,“双师型”教师63人。近年来,学校教师承担多项省市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先后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优秀产品三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获得12项国家级技术专利。学校师生在市、省乃至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屡次获奖,多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年度专任教师数生师比双师型教师人数/比例兼职教师人数/比例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比例专任教师硕士学历人数/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人数/比例2018135人14.98:
8、166人/75%38人/28.15%113人/83.70%16人/11.85%43人/31.85%2019137人15.51:163人/70.79%28人/20.43%118人/86.13%15人/10.95%45人/32.85%L4设施设备泉州市农业学校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结合地域特色、职教特色和教学要求,不断推进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学校有教学用计算机952台,生均0.35台。校园宽带接入200兆,百兆校园网络直达办公室、教室、实训室等各类办公教学场所,智能平板一体机实现班班通,仿真软件覆盖大部分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33.3万元,生均0.69万元。2018年我校实训实习工位
9、数2279位,2019年实训实习工位数2336位。2018年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达0.87个,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竞赛训练的需求。学校图书藏书现有16.94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6686册,生均54.9册;电子图书2.27万册,生均8.52册,专业图书占藏书量的32%。2019年新进图书916册,新进杂志344册。2 .学生发展2.1 学生素质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主张,高度重视德育管理工作,致力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德育素养,学生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能够团结互助,关爱他人,也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体现了良好的德育品质。学校以向社会输送优
10、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宗旨,高度重视教育质量管理,重视学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在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督促教育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能够完成职业学校阶段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经测试,2017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达93.7%,毕业率65.9%;2018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4.945%,毕业率85.35%。学校加大学生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力度,411人参加培训。2.2 2在校体验学校紧跟社会需求定期修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遵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组织,课程设置科学,学生的理论、专业学习时间比例合理。实习实训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训,每学期平均每班实习两周以上,学生对理
11、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的满意度比较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课教学满意以上达85.5%,专业课教学满意以上占80.7%,对所学专业实训内容满意以上占77.5%,显示学校实训建设有待加强。毕业生对学生综合能力与应用满意以上占87%,说明学校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提高。毕业生对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满意以上占82.9虬结合学校实际,以创建文明、活泼的校园文化为主线,经常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第二课堂、文娱、体育等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2019年开展了以“清明祭英烈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奠扫革命烈士陵园暨参观烈士纪念馆活动、纪念五四运动100
12、周年表彰大会暨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开展了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旨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校史知识竞赛、女生节系列文体活动、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教室和宿舍美化活动、“中华颂我爱经典”经典诵读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办好学生业余团校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增强了团员青年的政治意识、模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24日下午组织全体师生共2800多人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共高歌齐祝福活动,场面壮观、振奋人心。泉州农校人用激昂的歌声歌颂了伟大祖国,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祝福的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积极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职教人的风采。学校所拍摄的“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宣传
13、片及活动得到了泉州晚报东南网海峡教育报泉州在线今日头条新福建和学习强国报道宣传和刊载推广。以班团活动及广播、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活动,实现良好导向。引导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课余时间到圣湖社区、云谷社区、市福利院等服务点、开展扶贫帮困、助老、慰孤和社区及环保等公益活动。学校关心学生生活,尤其关注寄宿学生的生活。学生宿舍配有空调、热水器等生活设施,从用餐、就寝、活动等多方面改善条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满意度比较高。学校注重安全法治教育,每学期都举办安全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安全知识竞赛,强
14、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学校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定期组织安全逃生演练,校园安全满意度较高。学校十分关心毕业学生的成长,组建交流群,指定专门的联络教师,对毕业生的发展进行全方面的指导,从毕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反馈来看,毕业学生对学校满意度高。2.3 资助情况全校所有学生均享受免学费政策,落实到位。2018年秋季学期全日制平均在校学生2594人。其中,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2594人,达到在校生比例100%,受助金额总计元。享受国家助学金1663人次,受助金额总计427800元。我校2019年春季学期全日制平均在校学生2540人。其中,享受国家免学费学生2540人,达到在校生比例100%,受助金额总计元。
15、享受国家助学金学生2068人次,受助金额总计418400元。2018年秋季校内奖学金受助学生461人,受助金额129900元。2018年秋季校内学生家庭困难补助受助学生17人,受助金额4900元。2019年春季校内奖学金受助学生460人,受助金额193300元。2019年春季校内学生家庭困难补助受助学生25人,受助金额9100元。2019年评选推荐国家奖学金3人。所有受助名单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做到符合享受资助条件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此外,学校还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4 就业质量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宗旨,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
16、先后与泉州通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泉州通海新世纪汽车有限公司、石狮市通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狮市海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泉州联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牧王(福建)服饰发展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019年毕业生779人,就业率达99%,对口就业率98%,初始月薪不低于2980元。其中会计专业毕业生103人,对口就业98人,初始月薪不低于3100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127人,对口就业125人,初始月薪不低于3010元;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毕业生6人,对口就业6人,初始月薪不低于2990元;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87人,对口就业85人,初始月薪不低于3012元
17、;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200人,对口就业198人,初始月薪不低于3120元。2019年按时毕业的779名毕业生中,有216人升入高等院校深造。年度毕业生数对口就业人数对口就业率人均初次就业起薪升入高等教育人数升入高等教育比例201881577695.5%298013116.07%201977974595.6%2980157+5927.7%2.5职业发展学校2015级开始实行“2.5+0.5”模式进行学生培养,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学生基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各级各类活动比赛的参与
18、中,在专业技能竞赛的训练中,在学生干部团体的锻炼中,学生能取长补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3 .质量保障措施3.1 专业动态调整学校以“打造农工特色品牌、创建一流职教名校”为办学目标,做大做强重点专业,重点建设获得省教育厅批准的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一一现代农业专业群,着手建设农产品流通专业群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打造有农业特色的专业群。我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深刻领会精神,聚焦未来农业的发展,改造完善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做好涉农专业学生培
19、养、另一方面积极配合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和培训,培育出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为推进泉州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紧贴市场、产业和岗位,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农工特色”,重点建设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一一现代农业专业群(园林技术、农产品保鲜与加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三个专业),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专业群,目前该专业群在校班级12个班级477人,其中中职310人,五年专班级4班167人,是福建省涉农专业人数最多的中职学校之一。为更好服务农业产业链工作,今后学校围绕服务农产品销售,将学校现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往服务泉州市农产品销售方向发展,
20、打造农产品流通专业群。具体做法:改造市场营销专业为市场营销(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向)、改造电子商务专业为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方向)、改造物流服务与管理为物流服务与管理(冷链物流方向)。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建设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农业物联网方向)、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植保无人机方向)两个专业,并着手做好新专业申报的工作。改造计算机应用专业(农业信息技术方向),推广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和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构建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2019年,学校对重点建设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智能养老服务专业、保育教育专业三个专业开展专业开办调研与论证。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开展福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
21、目汽修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工作。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办园林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3+2大专,与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办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3+2大专,与闽南师范大学联办学前教育自考大专班,2019年有480多人报告高职分类考试,为学生的学历提升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时也促进了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学校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召开专家研讨会,从专家视野、企业视野对本专业与企业、行业的人才建设作深入的研讨,并提出专业改革方案。聘请福建通海集团、泉州市泉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海峡环境监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高管担任学校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开展讲座、指导竞赛和实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通过与企业联姻,进一
22、步优化校企合作,扩大订单招生规模,实现按需施教,定向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确保学生零距离就业。深入开展社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符合企业需求,学校每两年组织由校领导带队,教务处、督研科、专业教学骨干、企业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建设小组深入企业和行业调研,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讨。调查对象涉及企业董事长、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员、技术工程师、一线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等,调查方式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现场咨询和座谈会等形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以应用技术为主体,以职业岗
23、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将各个专业所有课程分为基本素质与能力、专业动手能力等模块。基本素质与能力模块的教学终极目标是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专业动手能力模块既要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也要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操守。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探索模块化课程建设、项目教学法。与企业专家共同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将企业工作过程及生产项目引入课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项目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注重岗前综合训练与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学校注重顶岗实习实践课程,建立岗前综合训练制度,顶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质量 年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4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