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docx
《基于ARCGIS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ARCGIS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题目:基于ARCGIS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专业:测绘工程【摘要】近年来,逋着城市化的加快、工农业发展,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北方缺水问题越来越产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中段工程的调水成功先例,使得我们认识到南水北,西线工径的可能性.考虑到怎样调水才能满足北方调水禽求,合理的选择西段工程的榆水路战至关豆臬。利用ArCGIS技术,对西线工程两料方案路段进行对比分析,对西武工程的调水路线选取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关健词】ARCGIS南水北调西虹程设计路线图专题图1弓I言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1.3 研究现状11.4 研究内容1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22.1 研究区域概
2、况22.2 数据预处理22.2.1 数据来源22.2.2 数据预处理2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3.1 水源引水问题33.2 水坝施工问题33.3 长隧洞施工问题3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选取分析网44.1 西线工程路线选取的理论与要求44.2 数据处理分析44.2.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路线方案44.2.2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总量专题图54.3 分析结果与选取路线的优势74.3.1 分析结果74.3.2 选取路线的优势75 .课题研究的不足与展望75.1 课题研究的不足75.2 展望7致谢语8参考文献9L引言1.1 研究背景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与水资源息
3、息相关。所有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社会工作的稳定、甚至于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水。但是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全世界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给地球上的水资源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资源占有量,并且近年来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进一步下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在2012年的全国水资源普查中水资源总量显示约为29526.88亿立方米。而在2013年全国水资源普查中显示的水资源总量为27957.86亿立方米,一年中,水资源总量下降达到1569.02亿立方米,下降
4、了5个百分比,结果触目惊心。水资源具有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特性,并且具有动态分布和动态变化的特点,空间分布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水资源总量不一致上,归纳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面水多,西面水少;时间分布主要体现在不同季节降雨量不同而导致的水资源总量不一致上,为春夏季节水量多,秋冬水量少。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北方人民赖以生存的黄河在气候变化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明显减少,断流问题不断出现,黄河水资源的过渡使用使得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并且,由于黄河水资源不足,北方地区过渡的开采地下水资源,使得地质灾害问题频发。如表1-1所示,为中国北方与南方水资源对比情况。表
5、1-1北方与南方水资源情况流域流域面积占全国比重()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水资源占全国比重(%)占全国人口比重(%)占全国耕地比重(%)人均水量(立方米)平均水量立方米/公顷北方28.24052.2I4.443.558.29386810南方36.522766.38154.436.64180619501.2 研究意义为了更好的贯彻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完成更好更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有力、积极地解决缺水少水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南方多水北方缺水,且南方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如西藏省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水系的水资源在中国利用率低
6、下,大部分都流到了境外东南亚和印度等区域。而北方缺水问题却日益严重,尤其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已经深深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需求。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相对薄弱,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问题严重。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将南方每年富余而流入大海的水资源利用起来,我国提出了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黄河不断流,解决北方居民用水困难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重要意义。1.3 研究现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和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根本措施。通过了解北方地区块水情况,更加深切体会到西线工程调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7、。西线调水工程是一项切实可行,大有希望完成的工程。目前,我国南水北调部已对重点引水区域江河水量情况、引水路线进行了地质环境考查,对施工技术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1.4 研究内容本文是基于全国南方北方水资源分布不一致情况,通过GIS研究分析和比较,制作我国各省市水资源总量专题图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路线设计图,根据西线工程的设计理论和要求,分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路线所存在的问题,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引水路线提出建议。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预处理2.1 研究区域概况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在最西部西藏高原上,海拔高,引水存在地形上的优势,可以辐射整个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解决整个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水
8、资源需求。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引水区域为长江上游,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部分区域送水,其中包括解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等6个省(自治区)的缺水问题,还可以在旱期时为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送水、必要时也能够为黄河下游供水。但由于引水路线问题、引水区域移民问题、引水源头地质变化情况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迟迟还未实施,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水路线方案呼声较高的主要有两种:引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上雅鲁藏布江水,引水源头为朔玛滩水库,串联起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至黄河,最后实现为天津供水,因此此引水路线也称为朔天运河。长江上游通天河、长江支
9、流雅碧江以及大渡河自流调水方案,通过引水隧洞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调水入黄河,我们将此方案称为通雅-黄运河引水方案。2.2 数据预处理2.2.1 数据来源在中国水利部信息网下载的我国水系地图,以及国家数据下载通道下载的中国地图,截取长江上游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涉及的各主要支流及长江、黄河部分栅格地图以及中国地图,来作为课题研究的地理底图,是本文研究问题的基础数据。2.2.2 数据预处理首先对获取的地理底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地理底图数字化包括对长江上游支流的通天河、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以及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进行数字化操作,另一方面,对中国地图进行省会区域,省会省市数字化处理。数字化的
10、内容包括:支流线路走向,周边主要城市,主要湖泊以及中国地图省会区域和省会城市生成多个专题图层,并分别以以不用的颜色显示。对各个专题图层的属性进行更新,根据图层的不同内容对图层进行命名,包括河流名称,省会名称等。图2-1研究区域河流名称图2-2中国各省会地图3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历经十几年的规划调查,做了大量的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总结出影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行性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咒引水水源是否能够满足调水需求筑坝技术能否能够建成坝高达600米的大坝长隧洞施工技术与安全保障问题高海拔施工问题引水抽水泵站电网建设问题。在本文中,主要研究水源引水问题、水坝施工问题以及长
11、隧洞施工问题对于路线设计的影响。3.1 水源引水问题根据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引水的区域来看,能够满足引水条件要求的江河为“3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通天河下游为金沙江)、雅碧江、大渡河;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上的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通天河直门达水电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24亿立方米,雅碧江河口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604亿立方米,大渡河铜街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470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流出国境出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1400亿立方米,怒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700亿立方米,澜沧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788亿立方米由此可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选择性很大。3.2 水坝施工问题根据规划,南水北调西线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ARCGIS 南水北调 西线 工程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