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基础知识手册.docx
《工会基础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会基础知识手册.docx(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会根底知识手册目录第一章工会组织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其重要意义12 .中国工会章程13 .工会的性质24 .工会的主要任务35 .中国工会的会徽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开展道路的科学内涵37 .工会的根本权利48 .工会的根本义务59 .工会的社会地位610 .建立工会组织的根本条件711 .工会的组织原那么812 .工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那么的主要要求813 .今后五年中国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914 .基层工会的选举915 .基层工会的根本任务1016 .参加工会应具备的条件1117 .申请参加工会根本程序1218 .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也可以参加工会1319 .工会会员享受的根
2、本权利1320 .工会会员需履行的根本义务1321 .工会会员会籍处理的相关规定14第二章工会的根本职责22 .工会的根本职责1523 .我国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1524 .工会在职工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625 .工会如何组织职工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6第三章工会劳动保护工作26 .工会如何组织开展劳动竞赛1827 .“安康杯竞赛活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1828 .“安康杯竞赛的“十个一活动内容1929 .“安康杯竞赛推行的“一法三卡的主要内容1930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20第四章工会经费保障31 .工会会员会费的交纳2132 .工会经费的来源2133 .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223
3、4 .工会经费的审查和监督2335 .工会经费和财产的保护23第五章职工民主管理36 .工会会员代表的条件及其产生2537 .工会会员代表的职责2538 .职工董事和监事2639 .职工代表的产生2740 .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2741 .职工代表如何补选和撤换2842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843 .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2944 .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3045 .厂务公开制度30第六章劳动者权益维护46 .劳动法及其主要内容3247 .劳动者的权利3248 .劳动者的义务3349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考前须知3450 .职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会有什么作用3451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3
4、552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3553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3654 .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时限规定3655 .法律对农民工和劳务派遣工有哪些特殊保护3756 .我国社会保险有哪几类3757 .农民工怎样参加社会保险,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如何接续3858 .国家对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的措施3959 .国家对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规定3960 .国家对做好农民工法律效劳和法律援助的规定4061 .什么是劳务派遣,一般哪些岗位上使用劳务派遣工4062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应承当的责任4163 .什么是集体合同4164 .集
5、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不同之处4165 .集体合同对职工个人而言的重要作用4266.工会为什么要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4267.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什么地方讨论通过4368 .什么叫做专项集体合同4369 .什么叫做工资集体协商4470 .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4471 .工资的构成,什么是最低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4672 .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公布实施的重要意义4673 .河南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的主要内容4774 .职工遇到工伤怎么办4775 .劳动仲裁4876 .就业援助的对象和途径4877 .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哪类人员4878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4979
6、 .劳动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怎么办50第七章女职工劳动保护80 .女职工享有哪些劳动权利5181 .为什么要对女职工给予特殊劳动保护5182 .女职工享有哪些特殊权益保护5283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对用人单位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5384 .女职工的产假是多长时间5385 .女职工生育和流产期间,其工资和医疗费用如何支付5486 .企业是否应对女职工定期进行妇科疾病检查54第八章困难职工帮扶工作87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什么样的机构5588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帮扶对象5589 .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有哪些帮扶工程5590 .困难职工申请帮扶的程序和手续5691 .工会
7、是怎样开展为困难职工送温暖活动的5692 .工会是怎样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的57第九章劳动模范管理工作93 .评选劳动模范的根本条件5894 .评选推荐劳动模范的原那么5895 .劳动模范评审委员会的职责5896 .推荐评选市劳动模范的程序5897 .劳模的奖励和待遇5998 .工会为劳动模范提供哪些效劳59第一章工会组织建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其重要意义工会法是调整标准组织工会程序和原那么,规定工会权利义务的法律标准的总称。它包括工会活动的宗旨及范围,成立工会的程序,工会的法律地位、组织原那么和组织机构,工会的权利和职责,工会经费的征集与使用等。为了适应新形势,总结实践经验,2001年1
8、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对1992年工会法作了修改。新工会法是在我国顺利跨入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形势下公布的。新工会法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的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工会法遵照宪法的根本原那么,坚持了党的根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了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表达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感,明确了工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
9、,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点。新工会法对于调动广阔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开工运事业的开展,促进改革开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中国工会章程中国工会章程是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规定工会组织性质、行动纲领、奋斗目标、组织原那么和机构、会员的权利义务的规章,是处理工会内部事务的根本准那么。中国工会章程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工会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严格规定了中国工会组织的性质、纲领、工作方针、组织制度和机构、工会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工会经费的收支及审查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批
10、准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五届执行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4.28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反映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工会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近几年来工会工作的新鲜经验,符合工会法的规定和工会工作的实际。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通过和实施,对于大力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贯彻落实,坚决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开展道路,进一步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效劳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11、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工会的性质所谓工会的性质,是指工会的本质属性或本质特征,是工会组织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标志。我国工会的性质,即如工会法第二条所规定的,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这一规定说明了中国工会具有阶级性和群众性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工会的阶级性主要表达在:第一,工会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成员,非工人阶级成员不能组织和参加工会。第二,工会必须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工会的阶级性使工会与其他接的组织和一般社会团体区别开来。工会的群众性首先表达在工会的会员构成具有工人阶级范围内的广泛性。工会并不是个别行业或者个别部门内职工的组织,它最大限度地团结、联合了广阔职工群众。第二,表达在
12、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工会在工作方法主要采用民主、吸引、说服和群众自我教育的方法。第三,表达在工会组织的自愿性。工会是职工群众为实现共同愿望自觉自愿地组织起来的群众团体。工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是不可分割的。阶级性离不开群众性,以群众性为根底;群众性也离不开阶级性,受阶级性的制约。这两个方面如果失去任何一方,工会就不称其为工会了。4 .工会的主要任务当前工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科学开展,以创立“工人先锋号为载体,广泛开展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更加充分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社会和谐,以创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手段,大力开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推动共建共享,
13、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劳动平安卫生为重点,健全和完善维权机制,不断增强维权实效;加强民主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以职代会为根本制度,扩大有序参与,维护职工民主政治权利;激发组织活力,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为着力点,提高领导机关效劳基层、效劳职工的水平,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5 .中国工会的会徽中国工会会徽,选用汉字”中、”工两字,经艺术造型呈圆形重叠组成,并在两字外加一圆线,象征中国工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会徽的制作标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规定。中国工会会徽,可在工会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议会场悬挂,可作为纪念品、办公用品上的工会标志,也可以作为徽章佩戴。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14、开展道路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开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局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开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劳动法律体系;坚持推动形成国际工运新秩序;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这八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开展道路的完整体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核心是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根本是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关键是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7.工会的根本权利我国工会法、劳动法关于工会的根本权利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1)工会的代表
15、权。工会的代表权是指工会有代表职工权益的权利。工会法、劳动法对工会的代表权作了明确规定。劳动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工会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的代表权是工会的一项根底性权利。工会如果不具有这项权利,便不可能享有和行使其他权利。(2)工会的维护权。我国工会行使维护权要处理好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职工具体利益的关系,即两个维护的关系。工会要坚持两个维护的统一,但在两个维护的处理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
16、维护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职责。我国工会维护权的内容主要是职工的劳动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3)工会的参与权。工会的参与权是指工会有代表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及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我国工会的参与包括两个层次上的参与,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及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包括参与立法、参政议政等内容。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主要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研究经营管理和开展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平安卫生、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必须有工会代表参加。(4)工会的协商谈判权。工会协商谈判权是指工会有代表职工与企业一方就劳动报
17、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平安卫生和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协商谈判,依法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协商谈判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工会有权向企业行政提出协商谈判的要约。工会法第二十条规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第二,企业行政不得拒绝与工会举行协商。工会向企业行政发出协商谈判的正式要约后,行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不得搪塞、拖延或拒绝,拒绝就是对工会协商谈判权的侵害。第三,企业行政不得违反集体合同。工会法第二十条第四款规定:“企业违反集体合同,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工会可以依法要求企业承当责任。(5)工会的监督权。工会有对国家行政机关和用人单位行政在
18、执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上有监督的权利。工会的监督权涉及职工利益的各方面,特别是监督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对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工会有权提出意见,要求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对那些情节严重的,可以帮助、支持职工向司法机关提出起诉。对职工劳动权利的监、监督主要表达在企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工会有权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处理;企业辞退、处分职工,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工会有权对劳动平安卫生设施提出意见,要求认真处理;工会有权对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等情况提出解决建议,有权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有权参加伤亡事故等问题的
19、调查。这些都是工会行使监督权的具体内容。8 .工会的根本义务我国工会法关于工会义务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维护国家政权,支持协助行政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支持协助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行政开展工作,是我国工会特有的义务。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根底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工会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平安卫生和社会保险工作;工会应当支持企事业单位依法
20、行使经营管理权。(2)发动和组织职工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工会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吸引的方式推动职工群众参加经济建设,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职工的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工会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包括:第一,发动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发动和组织职工努力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第二,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创造活动。第三,依据政府委托,工会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培养和管理工作。(3)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是我国工会一项重要的义务。工会的教育义务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工会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
21、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工会对职工进行文化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包括进行科学、文化、技术教育,会同行政组织开展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第三,工会做好职工的群众文化工作。包括组织开展职工文娱活动,促使职工身心健康成长,提高职工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9 .工会的社会地位工会的地位是指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作用、权利和义务的综合表达。它是由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工会在国家政治关系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它与工人阶级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表达的。工会主要是作为社会政治团体发挥作用,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工会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于特殊的地位,工会不直接承
22、当经济的职能,不直接参与生产、流通、分配过程,而是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代表,以开掘企业和整个经济活动的源泉为目标,调动广阔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开展。工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主要是指工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地位和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中的作用。工会的法律地位。工会的地位反映到国家法律中,就成为法律地位。我国第一部工会法公布于1950年。成为我国社团组织的第一部法律。工会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其层工会组织具备民法通那么规定的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
23、社会团体法人资格。10 .建立工会组织的根本条件工会法第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缺乏二十五人的,可以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一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对会员人数少于二十五人的单位,可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的会员联合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也可以选举组织员或工会主席一人,主持基层工会工作。会员人数少于十人的,可以建立工会分会或工会小组,参加按区域或行业建立的联合基层工会,也可参加乡镇、街道、社区工会。工会法第十一条规定:“基层工会、地方各级总工会、全国或者地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会 基础知识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