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研究与设计.docx
《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研究与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研究与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京!Wr*大学中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23届题目:异步电动机矢控制调速系统研究与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温林学号:18093522指导教师:王思聪职称:副教授填写日期:2023.5期1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教务处制应用矢量控制的交流电机调速以其优异的调速和起制动性能,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节电效果,广泛的适用范围及其它许多优点而被国内外公认为最有开展前途的调速方式。矢量控制是在电机统一理论、机电能量转换和坐标变换理论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它将异步电动机模拟成直流电动机来控制,通过坐标变换,将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按转子磁场定向的两个直流分量并分别加以控制,从而实现磁通和转矩的解耦控制,到达
2、直流电机的控制效果。随着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等高性能交流调速技术的开展,电力牵引采用交流调速己经成为开展的趋势。在对异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原理进行阐述时,给出了矢量变换方法实现的步骤,并依次说明了三相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是如何解耦的。在论述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磁场定向原理后给出了依据龙贝格状态观测理论的转子磁链观测器的设计模型.关键词:矢量控制,自适应控制,异步电动机调速,坐标变换ABSTRACTApplicationofvectorcontrolofACmotorspeedcontrol、withitssuperiorspeedandbrakingperformancefromhighefficie
3、ncy,highpowerfactorandpower-savingeffectofabroadscopeofapplicationandmanyotheradvantagesofbeingathomeandabroadrecognizedasthemostpromisingspeedmode.Thethesishasgivendetailedanalysisontheacasynchronousmotormathmodelestablishmentcrosstheanalysisofmotordynamic,ithaslimitedtheasynchronousmotordynamic0it
4、haslimitedasynchronousmotormathmodelandequationexpressionondifferentcoordinateAndithasindicatedthattheasynchronousmotor,Smathematicsmodelisvariablestrongcoupling,nonlinearsystem.Ithasexpatiatedonthetheoryofvectorcontrol,atthesametime,ithasgiveouttheprocessofhowtorealizethevectorcontrolandhowtouncoup
5、lingthemathematicsmodel.Aftergivenoutthetheoryofdirectamagneticfield,thepaperdesignsarotorfluxobservation,whichisbyLubestheory.KEYWORDS:VectorcontrolxAdaptivecontrol、adjusting-speedsaxischange摘要1ABSTRCT2第一章绪论51. 1课题研究的意义51.2 交、直流调速相关概念及比照51.3 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的开展和现状6调速技术的现状6调速技术的开展71. 4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8本论文的研究背
6、景8本论文的主要内容8第二章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原理及其实现算法92. 1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的特点92.2 空间电压矢量SVPWM原理92.3 SVPWM的实现方法10第三章矢量控制理论113.1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111. 1.1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的特点113. 1.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114. 1.3三相异步电动机模型的性质173.2 坐标变换163.2.1三相一一两相变换203.2.2静止两相一一旋转正交变换223.3异步电动机在正交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233. 3.1静止两相坐标系中的动态数学模型234. 3.2旋转正交坐标系中的动态数学模型25第四章
7、异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系统264.1 同步旋转坐标系状态方程284.2 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根本原理294.3 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294. 3.1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方式315. 3.2按转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转矩控制方式334.4转子磁链计算344.5电磁转矩的计算36第五章总结与展望375. 1全文总结375. 2研究展望37致谢38参考文献39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电动机是近代工业开展的重要根底,几乎任何工业现场都离不开电动机,电动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传动核心。由于在各领域内的大规模使用,电动机目前已经是工业领域耗电量最大的
8、设备。据统计,我国电机的总装机容量已达4亿千瓦,年耗电量达6000亿千瓦时,约占工业耗电量的80%。我国各类在用电机中,80%以上为0.55-22OkW以下的中小型交流异步电动机,其中很大一局部仍采用不控或者低效率的控制,导致了电动机驱动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十分低下。据估计,如果采用高性能的调速技术来对这些交流异步电动机实施控制,那么每年能节省电能约100o亿千瓦时。因此在能源越来越成为紧张资源的今天,开展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目前国内的电机控制技术还处于较低的应用水平,而较好的控制器大多是国外生产的,国内采用矢量控制技术的变频电机还比拟少,矢量控制方法在国内的研究正处于一个比拟
9、热点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选择矢量控制原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集中于矢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局部,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占交流电机拥有量的80%,所以,异步电动机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电动机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1.2 交、直流调速的相关概念及比照交流调速系统是以交流电动机作为控制对象的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是以直流电动机作为控制对象的电力传动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可以在额定转速以下通过保持励磁电流改变电枢电压的方法实现恒转矩调速:在额定转速以上通过保持电枢电压改变励磁电流来实现恒功率调速。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获得优良的静、动态调速特性,因此直
10、流调速在很长时间以来(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直流电动机本身结构上存在机械式换向器和电刷这一致命弱点,这就给直流调速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式换向器外表线速度及换向电流、电压有一定的限值,这极大的限制了单台电动机的转速和运行功率。而且,大功率的电机制造技术难,本钱高。对于高转速大功率的电动机应用场合,直流调速方法是行不通的。(2)为使直流电动机的机械式换向器能够可靠的工作,往往要增大电枢和换向器的直径,导致电机转动惯量很大,对于要求快速响应的生产场合就不能够实现。(3)机械式换向器带来的另外一个麻烦就是必须经常检修和维护,
11、因为电刷要定期更换。这样导致直流调速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大,运行本钱高,同时由于定期的停机检修也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下降。(4)由于电刷的电火花,直流电机也不能应用于易燃易爆的生产场合,对于多粉尘和多腐蚀性气体的地方也不适用。总之,由于直流电动机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直流电动机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使得直流调速系统的开展和应用受到相应的限制。相对于直流电动机而言,交流电动机(特别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具有许多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廉价、巩固耐用、转动惯量小、运行可靠、少维修、使用环境及结构开展不受限制等优点。交流调速系统由于采用了无换向器的交流电动机作为调速传动设备,突破了直流电动机所带来的种
12、种限制,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具有很大的开展潜力。1.3 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的开展和现状1.3.1调速技术的现状在当今用电系统中,电动机作为主要的动力设备而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动机负荷约占总发电量的60%70%,成为用电量最多的电气设备。根据采用的电流制式不同,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两大类,交流电动机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两种。电动机作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一是要使电动机具有较高的机电能量转换效率:二是要根据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控制并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电动机的调速性能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劳动生产效率和节电性能。但
13、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但凡要求调速范围广、速度控制精度高和动态响应性能好的场合,几乎全都采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其原因主要是:(1)不管是异步电动机还是同步电动机,唯有改变定子供电频率调速是最为方便的,而且可以获得优异的调速特性。但大容量的变频电源却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不同,它只有一个供电回路一定子绕阻,致使其速度控制比拟困难,不像直流电动机那样通过控制电枢电压或控制励磁电流均可方便地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但交流电机,特别是笼式异步电动机,拥有结构简单、巩固耐用、价格廉价且不需要经常维修等优点,正是这些突出的优点使得电气工程师们没有放弃对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技术
14、的探索和开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突破和开展,先进的控制理论如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具有高动态控制性能的新技术开始被采用,使得交流传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交流电动机的诞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已经研制出了形式、用途和容量等各种不同的品种。交流电动机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两大类。同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与定子电流的频率保持严格不变的关系:异步电动机那么不保持这种关系。其中交流异步电动机拥有量最多,提供应工业生产的电量多半是通过交流电动机加以利用的。据统计,交流电动机用电量约占电机总用电量的85%。1.3.2调速技术的开展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
15、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来,越来越多的理论与技术已经与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目前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涉及电动机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路拓扑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理论和技术,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技术。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以其优异的性能无论是在电力、机床等传统工业领域还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交流调速的开展经历几个阶段,其中比拟典型的带有方向性的调速系统有以下几种:(1)晶闸管调压调速系统晶闸管调压调速系统是根据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矩与定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的理论,采用晶闸管作为交流开关来调节加到电动机定子上的电压,从而实现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交
16、流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性能指标不算很高,但是由于其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调整容易,多用于中小功率的短时及重复短时工作负载中。(2)串级调速系统串级调速系统是在绕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入与转子电势同频率的附加电势,通过改变附加电势相位和幅值的大小来实现调速的。这种系统充分利用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差功率,具有超同步和低同步两种串级调速方式,调速性能较好,多用于较大容量的不可逆拖动系统。(3)变频调速系统变频调速系统通过改变供电电压的频率来实现改变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同步转速来实现调速。由于这种调速方式在调速时几乎不改变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所以有着很好的调速性能。1.4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1.4
17、.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异步电机矢量变换控制系统和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都是目前已经获得实际应用性能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这两种方案作为高性能的调速系统,都能实现较高的静、动态性能,但两种系统的具体控制方法不一样,因而具有不同的特色和优缺点,除了普遍适用于高性能调速以外,又各有所侧重的应用领域。针对目前变频器技术的两种技术矢量控制及直接转矩控制,上海大学的陈伯时教授在交流变频传动控制的开展的报告中,就两种控制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比照,得出了技术本身并无本质差异、各有优缺点的结论。比照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矢量变换控制系统有可连续控制、调速范围宽等显著优点,且多年来在简化矢量变换控制系统方面亦己获满意的结果,为此矢
18、量变换控制系统仍不失为现代交流调速的重要方向之一。鉴于目前国内的电机控制技术还处于较低的应用水平,而较好的控制器大多是国外生产的,国内采用矢量控制技术的变频电机还比拟少,矢量控制方法在国内的研究正处于一个比拟热点的研究课题。因此本文选择矢量控制原理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集中于矢量控制系统的组成局部,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同步电动机和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占交流电机拥有量的80%,所以,异步电动机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电动机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1.4.2本文主要内容1、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然后简单介绍了交流调速的历史与开展。2、对矢量控制技术的原理做详细阐述,逐步引出矢量变频控制技术对电机的控
19、制方法,在此根底上引入了矢量控制的根本思想。3、对本论文所做的工作作了总结,并对如何进行进一步研究作了探讨。第二章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原理及其实现算法2.1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的特点电压空间矢量控制SVPWM具有以下特点: 每个小扇区均以零电压矢量Tr始和结束: 在每个小区内虽有屡次开关状态的切换,但每次切换都只牵涉到一个功率开关器件,所以开关损耗小; 利用电压空间矢量直接生成三相PWM波,计算简便: 采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时,逆变器输出线电压基波最大幅值为直流侧电压,与一般的PWM逆变器相比可以提高输出电压。2.2空间电压矢量SVPWM原理当交流异步电动机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交流
20、电时,电动机的定子磁链空间矢量幅值恒定,并以与供电交流电源频率相同的恒定转速在空间旋转,磁链矢量的运动轨迹形成圆形的空间旋转磁场。因此,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使逆变电路向交流电动机提供可频率可变的电源使得电动机定子磁链矢量转速随频率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并保证磁链矢量运动轨迹保持圆形,即可实现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电压空间矢量是按照电压所加在绕组的空间位置来定义的。如图21所示,复平面中三个互差120度的轴分别代表了三个相。相位上互差120度的三个定子相电压Ua、Ub、UC施加在三个绕组上,形成三个相电压空间矢量Ua、Ub、Uc0它们的方向始终在各自的轴线上,但是大小那么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根据复平
21、面上矢量的加法,三个相电压空间矢量相加所形成的合成电压空间矢量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211.411事实上,设e、ej-.e可为前述复平面中三个轴方向上的单位矢量,那么三相.a.211.411电压空间矢量可以表示为:ua=U.St)eiUB=UBQ)广,“c=Uc)e3,其2411中UA=Sin由,U)=sin(训-311),UCQ)=Sin(碗-节),可以得到,三相合成的,.211.411电压空间矢量:=+Uel+Uce根据上面的推导,可以看出合成电压空间矢量是一个以与电源频率对应的角频率旋转的空间矢量,其幅值是每相电压幅值的15倍。由上式可以看出,当磁链幅值一定时,电压空间矢量的大小与3成
22、正比,其方向是磁链圆轨迹的切线方向。当磁链矢量在空间旋转一周时,电压矢量也连续地按磁链圆的方向运动2n弧度,其运动轨迹与磁链圆重合。因此,要控制电动机旋转磁场就可以通过控制电压空间矢量运动轨迹的来实现。2.3SVPWM的实现方法按照对称原那么,将两个根本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平分为二后,安放在开关周期的首端和末端。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放在开关周期的中间,并按开关次数最少的原那么选择零矢量。由图2-2可知,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有一相的状态保持不变,从一个矢量切换到另一个矢量时,只有一相状态发生变化,因而开关次数少,开关损耗小。IBIII“2IuI011“21IOOOOIIoOl1IO第三章矢量控制理论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异步电动机 矢量 控制 调速 系统 研究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48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