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发展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园区发展情况汇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工业园区发展情况汇报XX省XX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命名的省级开发区之一,主要由XX工业集中区和XX工业集中区组成,目前规划发展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XX工业集中区24.35平方公里,XX工业集中区19.65平方公里),已建成12.2平方公里,规划定位为城市拓展区、产业聚集区和经济增长极,按照区域产业定位,XX工业集中区主要承载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产业,XX工业集中区主要承载生态食品加工产业。近年来,XX工业园区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紧扣建设“西部工装基地”、“西部生态食品城”、“中国XX科技城产业配套园区”的发展定位,坚持“项目资金、生产要素、高新成果、工作力量”向园区集
2、中,致力于“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特色”,切实加强园区承载平台建设和发展软环境建设,园区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新增长点。截止2023年底,园区内工业企业已达109个,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6户,实现营业收入49.52亿元,同比增长11.2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9.11亿元)完成增速11%的年初目标,占全县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79.6%;工业总产值48.04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79.4%;入库税金2.32亿元,增长6.4%,占全县规上工业税收的99册园区从业人员有9742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55万元,完成工业项目投资9.82亿元。一、发展情况和成效(一)着力拓展发
3、展空间,园区规划调区初见成效。XX工业园区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XX北XX工业经济开发区,经省发改委批准规划面积4.83平方公里。2007年,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青东XX、南寺XX、黄家XX等区域纳入园区工业发展范围,规划面积达到13.78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园区成立之初时的北XX片区4.83平方公里已经成为城市新区,青东XX、南寺XX等区域基本已无工业用地可供,工业发展空间制约十分明显。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黑鹅寺、五里梁等地规划为新的工业发展区域,并安排了专项资金,全面启动了园区发展区位调整工作。2022年7月,省
4、政府正式批复同意XX工业园区扩区调位,新增发展范围10.92平方公里。(二)着力做强园区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对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西部工装基地”、“西部生态食品城”、“中国XX科技城产业配套园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历经多年的发展,区内以种植(棉桑)一纺纱(缭丝)一织布(绸)一印染一服装生产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以种植(养殖)一加工的食品加工产业链已经形成,以川麻棉纺、佳联印染、恒昌制衣等企业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产业,以鸿凯双泰、剑门泵业、中研磨具等企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上海梅林、神龙粮油、新丰酒业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产业等多产
5、业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其中:佳联、佳禧印染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印染行业二十强企业,荣获2023年底中国印染行业优秀面料一等奖等,连续三年实现税收年均过千万元的增幅;台沃科技上市工作有序推进,证监会已对其进行考察;通宇农业成功在上交所Q版挂牌上市。2023年,纺织服装、能源化工、机械电子、医药食品产业四个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41.6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6.68%。年度内,纺织服装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3.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1%;机械电子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5%;能源化工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
6、的21.88%;医药食品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值9.4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9.65%o(三)着力规范用地管理,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提升。近年来,我们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在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化利用上,做了一些尝试:一是规划建设多层标准厂房。着力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在XX工业集中区东区投资建设了2.3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和配套用房,已有润长车业、尚姿鞋业、恒东印业、大吃方食品等多家小微企业入驻。在XX工业集中区投资建设了L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有国强友旺、鹏林机电、四方机车、七彩禾农业等多家小微企业入驻。二是实行项目约束退出机制。严格规范工业用地管理,对存在严
7、重不履约或违约行为的工业项目,启动工业项目约束退出机制。针对区内波鸿机电、古杉油脂、玛斯特服饰、双龙服饰、汉上能源等工业企业(项目)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项目)的不同情况,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逐一研究解决办法,在盘活存量上取得了新进展,去年已衔接接待了香港友信控股公司、成都泽源汇鑫投资公司等客商到波鸿机电、古杉油脂、玛斯特服饰等企业实地考察,有的项目可望近期落地。已成功将土地闲置的宏杰生物药业项目用地转让给代代为本麦冬加工项目、京冶轴承项目用地转让给金泰莱塑钢项目,并依法按程序收回了汇聚源项目用地。三是推行统建还房安置。逗硬落实土地征用相关政策,实行失地农民社保统筹,改革以往的对拆迁户进行
8、宅基地安置等做法,对被拆迁群众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安置。近几年,采取市场融资办法,积极推进安置房建设,在工业区内建设安置房17.6万平方米,已全部建成并分配到户22.8万平方米。多方筹资2亿余元,解决了失地农民社保近万人。(四)着力推动创业创新,两个“一号工程”开局良好。XX工业集中区紧扣全市两个“一号工程”要求,立足园区实际,积极探索引进民营资本,利用园区2.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公共租赁用房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孵化基地和电子商务创业基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孵化承载平台,培育电子商务和科技型小微企业。积极引进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引导他们把适合的产
9、业转移到XX家乡再创业、再发展,培育增量后劲。在入驻孵化基地项目服务上,一方面积极做好登记备案和对上争取工作,另一方面本着“园区提供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思路,坚持招才引智和孵化培育两手抓,逐步推动孵化基地步入“培育孵化一加速发展一产业化生产”的良性循环。通过努力,目前孵化基地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并且成功争创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截止去年底,孵化中心已签约落户各类企业45户,行业涵盖“互联网+”、绿色农产品等新兴产业。XX工业集中区积极与绵投集团对接、洽谈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事宜,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军转民发展部签订了军民融合创新链、县域经济产业链两链融合合作协议,与中国(XX
10、)科技城工业技术研究院和XX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军民融合创新产业园,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引擎。启动军民融合产业园规划工作,力促军民融合产业园和科技成果转换加速器落户入园,编制形成集中区服务孵化项目、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可研报告。(五)着力搭建良好平台,园区建设持续增强。近年来,工业园区紧抓灾后重建和承载产业转移等重大历史机遇,多方筹(融)资推进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推进要素保障。自1992年建区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已建成入区道路、区间道路48公里,东区、南区防护堤6公里,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3.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配套工程。园区内水、电、燃气、通讯、污水处
11、理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XX工业集中区把握省政府批准园区扩区调位机遇,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园,推动工业新区实现良好开局。依托政府与科发集团的合作,做好五里梁道路框架体系、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潼川大道、五里梁一期安置房、职教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同时,对具备条件的黄家XX片区等扩区区域探索引进民间资本合作办园,目前已经完成了黄家XX创新创业基地项目的规划设计,正在加紧推进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黄家XX河堤、桥梁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场工作,计划今年全面实施安置房、道路及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XX工业集中区编制形成“一区三镇”空间战略规划成果,全面完成集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积极谋划、
12、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编制并形成XX麦冬健康产业园概念规划涪江防洪堤下路配套工程可研报告。做好了省道205改线项目的规划工作。(六)着力提升发展软实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强化服务。坚持县级领导定点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每月逐户上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或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园区和县级相关部门严格实行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和全程代办制度。二是保障要素。科学规划园区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配置,适度超前抓好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连续多年举行银政企融资洽谈会,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建设和工业项目的信贷支持。三是整治秩序。园区和公安等相关执法部门协作配合,大力整治乱栽插、乱搭建、乱开采和强揽工
13、程、恶意阻挠项目建设施工等行为,保障园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存在问题及加快园区发展的思路虽然,历年多年的不懈努力,园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县工业园区发展仍还面临着多重困难和压力,突出表现在:一是园区运行模式传统,发展速度缓慢。一方面是周边县市园区竞相发展、差距有急剧拉大之势,特别是江油、安县等园区发展迅速,同作为省级开发区的江油园区已经进入全省园区培育“2325工程”,在全省园区的项目争取、政策配套等方面极具优势,加快我县园区发展已经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是园区行政化运行色彩较重,虽然近年来对园区建设的政府性投入较大,但是基于项目质量、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原因,园区
14、发展总体呈成本倒挂的状态,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二是产业特色不够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历经多年的发展,园区内纺织服装印染、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近一半的企业产能落后,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企业占比不高,市场整体竞争力不强。三是机制体制约束增强,园区发展缺乏活力。环境、土地等方面的刚性约束不断增强,融资手段单一,而对园区的绩效管理趋于行政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是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人员流动性较差,长期在园区一线工作的人员难以有序流动),多种因素的叠加,极大的影响和制约着园区的发展。四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园区后
15、续投入乏力。尽管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园区建设的支撑和投入,但是,纯财政投入难以支撑园区发展任务,园区平台公司资产归集、融资运作及实体项目运营等尚未理顺到位,市场化融资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受政策制约,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园区运营也存在诸多障碍,推进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正视和解决。我区将继续坚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加快园区发展建设的决策部署,努力探索园区发展新路径,积极谋求园区发展新突破,推动园区发展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统一对园区的认识,形成园区发展思想合力。深入开展思想大讨论,找差距、找原因、找出路,坚定信心,引导正确认识园区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
16、园区是XX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XX的发展,差距在园区,希望也在园区,出路更在园区,而且随着交通区位的改善,XX园区发展已经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只要坚定信心,XX工业园区一定能够跨越突破,不断增强对园区的认同感,力求真正形成统一的思想合力,从而形成鲜明的意识导向和坚定的发展氛围,形成支持园区建设的强大思想合力。二是进一步改变园区工作方式,重塑园区团队战斗能力。改变园区管理行政化色彩过重,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园区管理机制和工作团队,是工业园区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学习借鉴周边经验,赋予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园区具体事务上的相对自主权,在总体目标任务大原则下,允许园区更加自主地推进工作,以工作实绩对县
17、委、政府负责,更多地让园区敢于负责、愿意担责、主动作为。通过工作机制明确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园区项目推进的主导地位,形成园区提出目标任务、工作计划,部门围绕园区要求支持落实的工作局面。同时,要以考核管理、干部选用等方式,保持园区干部队伍活力。三是进一步坚守梦想和底线,保持园区发展目标定力。通过学习周边园区先进经验,对园区建设尤其是新区建设一定要谋定而后动,不盲目招商摆项目、不无序开发铺摊子,在全面完成规划编制、投资收益测算、明确资金渠道的基础上,一鼓作气,全面推进。新区配套项目的规划设计,一定要树立现代思维,突出特色、以人为本,高起点、高标准配置。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坚持“一次规划、分
18、步实施”的原则,适度超前抓好园区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能因为资金制约降低建设标准。通过引进大集团企业按照“适度超前、整体配套、滚动开发”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园区基础设施、要素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区快速到达项目落地条件,吸引好产业、大项目入驻园区。在项目选择上,要立足XX区位条件改善和现有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围绕构建产业集群招商选商。四是进一步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激发园区资源市场活力。牢固树立经营园区的理念,全面深度融入市场,坚持把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包装、营运,以企业化理念、方式抓园区工作,用好用活园区规划、土地、项目、市场等各类资源,统筹投入产出平衡
19、,既注重招产业项目,也注重招“筑巢”项目,允许园区以市场机制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以市场手段多渠道实施项目合作,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三、下步工作重点下阶段,我区将认真按照市、县的统筹部署,着力推动园区改革创新,从启动扩区调位新区建设、整合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项目服务流程、细化招商机制、激活工作团队等方面入手,努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一)全面启动园区扩区调位新区开发建设树立雄心壮志,敢于投入,敢于负债,适度超前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启动新区开发建设。在新区开发建设上,主要是从五里梁产城新区、黄家XX合作办园和科技城产业配套园区、麦冬健康产业园四大版块开始启动。主要工作是:完善扩区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将
20、南区合作办园规划、五里梁片区规划及扩区调位控制性规划予以融合,形成可供指导项目落地的工业新区控制性规划体系。同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调整的机遇,调整完善工业新区土地利用规划,做实新区开发建设的基础工作。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制定工业园区扩区调位区域开发建设工作方案,以项目表的形式明确工业新区目标定位、工作任务、重点项目及年度计划、保障措施等。加快五里梁产城新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启动新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前期工作,主要是黄家XX至三中路连接线项目、黄家XX标准厂房等项目。启动“青东XX创新创业主题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力争年内完成创新创业产业引导基金、“两新”产业发展资金组建,并引进
21、新型产业项目及创业服务机构10个以上。加快科技城产业配套园区、麦冬健康产业园(XX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省道205改线工程启动实施,改善园区对外交通条件;启动大西街南段建设项目,完善区内交通路网;启动安置区道路建设,改善居民通行条件;加快推进100套公租房建设项目,力争在6月底前完工,改善企业职工生活条件;力争启动标准厂房建设前期工作,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二)全面整合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组建XX县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投融资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主要任务是负责分析研究宏观金融政策及落地支撑条件,对上级金融机构开展宏观对接及战略合作,研究制
22、定全县投融资规模及年度计划,落实具体融资项目的包装支持,项目融资的统筹调配、同步匹配政府性资金存放等具体问题,形成统一、公开、高效、协作的政府性投融资工作机制。支持园区投融资公司就工业园区新区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与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项目融资,做实工业新区存量土地资产,通过招拍挂等方式,依法取得土地资产。住建、国土、财政等部门在供地、土地出让金缴纳、周转、返还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参照与科发集团合作模式,积极推介、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大集团、大企业以PPP等多种模式投入工业园区新区开发建设。(三)全面调整园区运行体制争取县委、政府对工业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自主式开发”的运行模式,授权园
23、区党工委、管委会对园区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在规划管控、投资计划控制前提下,由园区负责区域内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要素保障、开发建设等工作。相关镇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真正承担起区域内的征地拆迁安置、社会事务管理、信访维稳等工作,让园区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要素保障、开发建设等工作,并将所在乡镇所做园区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重点工作进行加分考核。县级部门按职能职责,做好对园区和区内企业、项目的协调服务。争取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做实工业园区党工委,充分授权和依托园区党工委会议推进园区具体工作。进一步完善园区建设发展投入机制。在坚持与县财政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基础上,加快园区自
24、身营运项目土地出让金缴纳后收益安排周转速度,支持园区公司做实融资抵押物。(四)全面优化园区项目服务流程根据园区运行机制调整的意见,研究梳理项目落地流程,解决规划、建设、供地等环节调整,带来部门办事流程的跟进和改革,通过流程再造,形成在规划管控的前提下,以园区为主导,园区签字认可、部门窗口办理的新型流程,提高效率。XX、XX工业集中区分别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在现有力量中调剂充实人员,构建现代化电子服务平台,全面实行项目代办服务制度。县政府授权XX、XX工业集中区行使县级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根据授权或委托的职责,县级部门将行政审批(许可)、行政执法相关操作层面的程序,统一单列编号盖章
25、的证书和法定文书交由工业集中区依法办理,县级部门“见章签章”、“见文行文”。尤其是园区内各类建设项目在设计方案通过规委会审定后,由工业集中区负责统筹审核报规报建手续,住建部门凭园区意见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特别重大的产业项目,由园区党工委牵头,按照重点项目推进流程及责任控制清单,进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工业集中区根据县政府或县级部门委托或授权的职责,独立做出的各项行政审批(许可)和行政执法等决定事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行政、经济责任。工业园区内项目供地由工业集中区组织会审,形成供地预案,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县国土资源局根据园区供地预案,即报即办,制定供地方案报县政府审批后,由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组
26、织实施挂牌出让,县国土资源局做好监督工作。涉及对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事项的审批,由相关部门派人入驻园区专门办理。今后逐步实行住建、国土、财政等县级部门分管副职兼任园区局办负责人的工作格局,提高园区项目服务能力。加强工业企业运行监测指导和协调服务,妥善解决企业融资、招工、办证等各类诉求,降低社保、水电气等各类成本,确保现有重点工业项目健康运行。(五)全面细化园区项目招商机制充实整合全县招商引资力量,利用商会等各类载体,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近期内将引进园区运营商、基础设施投资商等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园区招商的主攻方向,引凤筑巢。坚持产业导向、准入门槛,瞄准纺织服装、电子机械、
27、医药食品等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围绕园区配套开展全产业链招商,不仅要招工业实体项目,也要招学校、医院、污水处理、电子商务、物流等各类配套项目。借助现有企业以商招商,切实做好项目推介、对接洽谈工作,力争全年储备项目10个,包装项目6个,招商引资完成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六)全面激活园区工作团队争取县委对园区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及干部队伍结构进行全面集中定性分析,研究制定园区干部培养选用交流办法,树立“锻炼在园区、奉献在园区、成长在园区”的园区团队建设导向,从全县选聘一批有动力、有能力、有活力的干部到园区工作。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畅通进出渠道,真正将优势干部资源配置到园区。在园区工作满10年的、年满50周岁的干部原则上要进行交流,考核人岗不相适的人员要及时进行交流。探索在集中区各局(办)设置中层机构,赋予工业园区党工委充分的用人自主权,集中区中层以下(含中层)干部,由工业园区党工委根据工作需要,自主决定聘用和任免,报县委组织部备案;所需专业人才可在全县范围内选调或面向全国招揽。授权园区党工委研究建立园区专项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年度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和标准。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增强园区发展活力,推动园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53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