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目录一、总体要求4(一)发展背景4(二)指导思想10(三)发展目标10二、落实扩大内需战略14(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14(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15(三)促进投资合理增长16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17(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17(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19(三)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24(四)构筑产业发展平台27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29(一)加快浙中城市群发展29(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2(三)落实主体功能区划34(四)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36五、完善基础设施网络37(一)构筑综合交通体系37(二)完善能源保障体系38(三)构建水利设施
2、体系39(四)建设信息网络体系40六、建设创新型城市41(一)推进科技创新41(二)优先发展教育44(三)强化人才支撑45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47(一)提高全民文明素质47(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48(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50(四)推进文化创新51八、保障改善社会民生52(一)积极扩大社会就业52(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54(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55(四)强化人口资源管理57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58(一)构建绿色生产体系58(二)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60(三)加强环境污染防治62(四)促进生态体系建设63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64(一)深化体制改革64(二)强化社会管理67(三)扩大对外开放69
3、71(四)加强区域协作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制定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战略部署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总体要求(一)发展背景1.“十一五”成就。“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以城市群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大市建设为着力点,攻坚克难,扎实工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社会呈现
4、和谐稳定良好局面,八婺大地焕发出蓬勃生机,为加速浙中崛起、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95亿元,年均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45031元(折合6652美元),年均增长11.6%。财政总收入27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155.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和18%。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6.0:53.4:40.6调整为2010年的5.1:51.8:43.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汽车、装备制造、现代五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会展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全市超
5、百亿集群12个,拥有汽摩配等国家级产业基地29个。全市拥有行业网站200多家,被评选为“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中国电子商务十大创新创业城市”。以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为标志的商贸会展业发展迅速。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新型专业市场、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和电子商务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IO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框架初步形成,聚合主轴成效初显。交通运输条件继续改善,杭长客运专线、金温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城际快速通道加快建设,金义快速路、虹戴公路等建成通车。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双百”目标。全市城镇
6、化水平从2005年的54.3%提高到2010年的58.5%。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金华连续三次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功。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公共财政对“三农”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主要农产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设施农业持续发展,农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60.3%。“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明显,到2010年底,累计完成整治村4103个、污水治理建设村2782个。“强塘工程”深入推进,累计加固病险水库256座。农村住房改造、安全饮用水、河道清理、道路硬化、垃圾污水处理等惠民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民生不断改善。2010年金华市
7、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5029元、10201元,年均增长10.2%和13.1%o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以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城乡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9.4%o生态建设取得实效。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东阳、永康、浦江三个省级重点(准重点)环境污染监管区全部“摘帽”,1个国家级、11个省级开发区完成环境污染整治。投入运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3座,水质位居全省前
8、茅。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森林金华”建设行动启动,森林覆盖率达到60.4%。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投融资体制、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我市被列为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义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32亿美元,年均增长22.8%,对内区域协作不断加强,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表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制示属性序号才前不名称2005年“长五”名腰目标完成情况2010年目标规划年均目标2010年宏三长预期性指标1地区生
9、产总值(亿元)1066.7186012%209512.2%2人均生产总值(元)(户籍人口)235524000011.4%4503111.6%3一般预算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124.368.022011013%13%272.7155.917%18%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40.7432.343.1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85.484010%7789.9%6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47.243.9958515%14%13212222.8%22.7%7城市化水平()54.360左右5.758.5(预计)4.2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934
10、515.74515.79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378227008%2502910.2%10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551677507%1020113.1%约束性指标II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准煤)0.93下降20%0.74下降20%1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30235下降15%下降3%24464(19.1%13二氧化硫排放量(吨)36779下降20%下降3%29364C20.2%14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6.7255万32.96.6万15城镇登记失业率()3.28593.611.218人口自然增长率(%。)5.78621约束性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2.813.
11、5预期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505预期性指标名称2010年2015年目标值年均增长(提高)指标属性资源环境耕地保有量(万亩)325.5322.4减少3.1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0.74下降(18%)左右下降3.6%左右约束性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6860下降8约束性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万元)完成省下达指标约束性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25003050110约束性主要污染物排放(吨)化学需氧量24464下降C12.2%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12.9%约束性氨氮下降(13.9%)其中工业加生活减少14%约束性二氧化硫29364下降13.1%约束性氮氧化物下
12、降(16.1%约束性民生保障和社会公平-新增城镇就业(万人)6.830万6约束性城镇登记失业率()34以内预期性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5029392009.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02011640010%预期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套)8310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0)6以内6以内约束性人均期望寿命(年)7778预期性职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75.53259.9约束性职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37.11686.18约束性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2850.16下降0.125约束性注:(1)带*的指标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
13、按可比价格计算;(2)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二、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关系,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1 .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切实贯彻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巩固扩大应对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正确处理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增加投资和扩大消费的关系,围绕解决制约内需扩大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要着力点,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大社保体系,建立健
14、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2 .大力拓展内需市场。引导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机遇,不断扩大金华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快完善营销网络,稳步推进金华品牌在市外建设展示中心和贸易中心,提高金华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渠道。依托龙头骨干企业,有序引导和完善商业业态布局,积极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构建城乡一体的商贸流通网络,拓展城乡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3 .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做好重点商品生产和供应工作,加大大宗农副产品和能源物资储备,稳定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加
15、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清理和取消涉及企业和群众生活的不合理收费项目,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和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加强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加强价格监管,规范价格秩序。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二)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强消费增长内在动力,切实改善消费外部环境,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层次升级,努力扩大消费需求。1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劳动
16、者工资收入水平,推动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和投资性收入。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增收工程”,健全城乡低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提高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 .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提倡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创新销售形式,鼓励城乡居民扩大消费。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消费热点,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结合传统和现代节庆日,继续办好浙中购物节等各类主题性促销活动,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注重活动实效,不断提升浙中商业购
17、物中心吸引力。3 .优化消费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经营者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开展模范守法商户评选活动,引导企业诚信经营。突出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监管,优化消费环境。建立健全各行业投诉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优化投资结构,强化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民间投资,促进投资合理增长。1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产业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源交通、城镇建设、防灾减灾、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水利设施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低
18、水平重复建设。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努力创造最终需求。2 .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推进公平准入,实行同等待遇,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倾斜。努力推进小额、分散的民间资金向规模化、规范化的民间投资转化。加强和改进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营造扩大民间投资的良好环境。3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科学确定投资规模、布局和建设时序,推进政府主导性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重点建设项目与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的联动机制,强化重点项目实施保障。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投资项目联动审批机制,减少审批部门、事项、环节、时间。完善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华市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5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