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全套.docx
《《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全套.docx(7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编号:09.071.0.1课程名称:中医妇科学Gyne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开课(二级)学院:曙光临床医学院课程性质:必修课、限选课学分:5学分学时:70学时。课堂授课56学时,见习14学时。前期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授课对象:中医学专业考核方式: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出勤10%,课堂测验30%,考核60%)o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的临床学科。课程教学内容以中医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采用以病例为先
2、导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对理论难点循序渐进。根据学校教学规划,妇科教学总共5个学分,7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临床实习14学时。本大纲课时分配中未列入的章节,由学生自学。课程分总论、各论、附论三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阐明妇科疾病的诊治要点与预防保健。各论共五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基本知识。附论共三章,简要介绍女性解剖与生理、妊娠生理。本课程采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西医部分参照全国统编五版教材妇产科学作为教研室统一规定教材。Gynec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
3、medicineisaclinicalsubjectwhichusethetheoryandmethodofTCMtostudythephysiologyandpathologyoffemalegenitalsystem.Thecontentofthecurriculumtakestheemphasisasthefundamentaltheoryofgynecologyandclinicalknowledgeofthecommondiseasesandfrequentdiseases.Toexplainthedifficultanddoubtfulpointsgradually.Thecont
4、entadoptthecase-discussionteachingmethod.Accordingtotheschoolseducationalprogram.thecurriculumofgynecologytakesupfivecreditsand70studyhoursinall,56hoursareusedastheoryteaching,and14hoursareusedasclinicalpractice.Theothersectionsarestudiedbythestudythemselves.Thecurriculumisdividedintothreeparts,theg
5、eneration,theSpecialationandtheaddition.Thegenerationhassevensections,introducingtheTCMofgynecologydevelopmentofthehistorysimply,dealingwiththefemale,sprocreantciscera.Physiologictendencyandpathologictendencyandexplainingthediagnosis,treatmentzpreventationandhealthcareofthegynecologicaldiseases.TheS
6、pecialationhasfivesectionszdealingwiththebasicknowledgeofemmeniopathy.Ieukorrhagiapost-partumdiseasepreganantdiseaseandmiscellaneousgynecologicaldiseasesect.TheadditionhasthreeSectionsJntroducingthefemalesgenitaliaanatomiseandthefemalesphysiologyandpreganantphysiology.ThecurriculumtakeszzGynecoIogyo
7、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Gynecologyandobstetrics“astheteachingmaterial.大纲内容:I一、刖言【课程目的】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的临床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尤其是经、带、胎、产、杂等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通过临床实习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成为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和进行临床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要求】本教研室采用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西医妇产科学采用全国统编五版教材妇产科学作为教研室统一
8、规定教材。该课程教学分总论、各论、附论三部分,本课程总学时为7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6学时,教学见习14学时。大纲课时分配中未列入的章节,由学生自学。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掌握:历代中医妇科学的重要代表著作及重要学说。2 .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及发展简史。3 .了解:每个历史阶段中医的特点。【教学内容】1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2 .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代、宋代、金元时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妇科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3 .各历史阶段中医妇科的代表著作及基
9、本观点: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等著作。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妇科专著的作者、成书年代及成就。【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部分内容通过CAI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链接增强教学效果。第二章女性生殖器官解剖位置及其功能【目的要求】1 .了解: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2 .熟悉:阴道、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与功能;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教学内容】1 .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2 .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3 .胞宫的解剖位置、形态、功能以及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4 .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及生理功能。【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部分内容通过CAI辅助教学、通过
10、多媒体链接增强教学效果。第三章女性生殖生理【目的要求】1 .了解:女性一生各期。2 .掌握: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3 .掌握:月经的定义、生理现象。4 .熟悉:月经产生的机理及特殊现象。5 .了解:哪些因素可以干扰月经的正常来潮。6 .掌握:妊娠生理特点及产后生理特点。7 .熟悉:熟悉临产时的特征。8 .了解:了解妊娠机理及哺乳期生理。【教学内容】1 .女性一生六期的划分时间。2 .围绝经期生理与病理区别。3 .月经的定义、生理现象。4 .月经产生的机理及特殊现象:天癸在月经产生中起的主要作用及脏腑(肝、脾、肾)、气血、经络(冲、任、督、带)与月经关系,并解释并月、居经、避年、暗经。5 .哪些因素
11、可以干扰月经的正常来潮:可因地域、气候、风俗、种族、营养等因素而定。6 .妊娠生理特点及产后生理特点。7 .临产时的特征:有规则宫缩、见红,试胎、弄胎的鉴别。8 .妊娠机理及哺乳期生理:男精女血,以肾为主,肾为生殖之本。【教学方式】课堂授课。第四章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目的要求】1 .掌握:寒、热、湿邪致妇科病的特点。2 .熟悉:生活所伤、七情及体质因素对妇科病因、病理学的影响。3 .了解:六淫致病的特点。4 .掌握:妇科发病的三大主要病机。5 ,熟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对妇科病的影响。6 .了解:脏腑、气血、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内容】1 .寒、热、湿邪致妇科病的特点:易
12、与血相搏。2 .生活所伤,七情及体质因素,对妇科病因病理学中的影响: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房劳多产以及跌仆损伤等。3 .六淫致病的特点。4 .妇科发病的三大主要病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冲任(胞宫、胞脉、脉络)所致。5 .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主要是肾、肝、脾三脏。6 .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病可以及气,气病可以及血,因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7 ,冲任督带损伤:冲任二脉损伤是妇产科疾病中最重要的发病机理。8 .脏腑、气血、经络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第五章诊断概要【目的要求】1 .掌握:四诊在妇产科临床的具体运用。2 .熟悉:经
13、、带、胎、产、杂病的临床病理特点。3 .了解:经、带、胎、产、杂病的其他有关检查方法。4 .掌握:肾、肝、脾三脏病变致妇科证候特点。5 .熟悉:气血病变致妇科病证特点。6 .了解:全身证候与妇科疾病辨证的关系。【教学内容】1 .问诊:对月经史、带下史、婚产史及年龄的询问。2 .望诊:舌苔、月经、带下、恶露、乳房、外阴等方面。3 .切诊:脉诊:包括妇人常脉、月经脉、妊娠脉、临产离经脉;4 .按诊:主要为腹部,了解胎儿发育情况,腹内有无包块。5 .听诊:听声音、胎心音;6 .嗅气味:嗅月经、带下、恶露气味。7 .肾、肝、脾三脏病变致妇科证候特点。8 .气血病变致妇科病证特点。9 .简述全身证候与妇
14、科疾病辨证的关系。【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临床见习,练习四诊采集和辨证。第六章治法概要【目的要求】1 .掌握:妇科常用内治法及代表方剂。2 .熟悉:妇科常用外治法的使用原则及主方主药。3 .了解:妇科常用外治法的具体操作。【教学内容】1 .妇科常用内治法及代表方剂。补肾滋肾法、疏肝养肝法、健脾和胃法、补益气血法、活血化瘀法、理气行滞法、清热凉血法、温经散寒法、利湿祛瘀法。2 .妇科常用外治法的使用原则、主方主药。熏洗法、冲洗法、纳药法、中药保留灌肠法。3 .妇科常用外治法的具体操作。【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观看教学录像、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七章预防与保健【目的要求】了解
15、:妇女五期卫生知识。【教学内容】妇女经、孕、产、乳和绝经期前后卫生与保健。【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第八章月经病第一节月经病总论【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病的辨证、治则治法。2 .熟悉:月经病的定义、用药宜忌。3 .了解:月经病的范围、病因病机。【教学内容】1 .月经病的辨证、治则治法。治则:调经治本。治法:补肾、疏肝、扶脾、调理气血。2 .月经病的定义、用药宜忌。3 .月经病的范围、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所致。【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第二节月经先期【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先期的定义、辨证论治。2 .熟悉: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诊断
16、要点。3 .了解:月经先期病情趋势。【教学内容】1 .月经先期的定义、辨证论治。气虚、血热两型证治方药。2 .月经先期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因气虚、血热致冲任不固或血海不宁所致,与经间期出血相鉴别。3 .月经先期的病情趋势:易向崩漏发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三节月经后期【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后期的定义、辨证论治。2 .熟悉: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3 .了解:月经后期的病情趋势。【教学内容】1 .月经后期的定义、辨证论治:以温经养血、活血行滞为主,实寒、虚寒、血虚、气滞各型证治方药。2 .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因营血
17、亏损或阳气虚损致血海不足,或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致冲任不畅,应与妊娠有关的出血证相鉴别。3 .月经后期的病情趋势:治不及时,防止病情向闭经发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四节月经先后无定期【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辨证论治。2 .熟悉: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3 .了解: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情趋势。【教学内容】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辨证论治、月玮B、肾虚两型证治方药。2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因肝郁、肾虚致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应与崩漏鉴别。3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情趋势:如出现经量过多,或经
18、期延长者,常发展成为崩漏。【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五节月经过多【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过多的辨证论治。2 .熟悉:月经过多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3 .了解:月经过多的病情趋势及其他治法。【教学内容】1 .月经过多的辨证论治:应采取辨证与辨病结合,经期摄血止血治标;平时安冲固冲治本,气虚、血热、血瘀各型证治方药。2 .月经过多的定义、病因病机、诊断:病因病机与月经先期基本相同,与经崩相鉴别。3 .月经过多的病情变化及其他治疗:如病情较重,经量特多,日久不止,或伴周期紊乱,已发展为崩中”之证,应结合中西医治疗。【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
19、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六节月经过少【目的要求】1 .掌握:月经过少的定义,辨证论治。2 .熟悉: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3 .了解:月经过少的病情趋势,其他治法。【教学内容】1 .重点讲授月经过少的定义,辨证论治:采取辨证、辨病结合,治则重在濡养精血,血虚、肾虚、血瘀、痰湿各型证治方药。2 .月经过少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因精血不足致血海不盈,或瘀血、痰湿阻滞致经脉壅阻,与胎漏、激经相鉴别。3 .了解月经过少的病情趋势:病情日久易向闭经发展,配合西医治疗。【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七节月经延期【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
20、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目的要求】1 .掌握:经期延长的定义、辨证论治。2 .熟悉: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教学内容】1 .经期延长的定义、辨证论治:治则重在缩短经期,以止血为要,血瘀、虚热、湿热蕴结型(临床多见)证治方药,配合中西结合。2 .经期延长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因瘀血阻滞,血不归经,或阴虚内热,或摄生不慎,湿热之邪内侵胞脉,扰动血海所致,与经漏、赤带鉴别。【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八节经间期出血【目的要求】1 .掌握:经间期出血的辨证论治。2 .熟悉: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3 .了解:经间期出血的定义。
21、【教学内容】1.重点讲授经间期出血的辨证论治,治以滋养肾阴为主,肾阴虚、血热、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2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主要与体质因素及瘟期胞宫、冲任、气血变化有关,与月经先期、赤带鉴别。3.经间期出血的含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第九节崩漏(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目的要求】2 .熟悉:熟悉崩漏病因病机、诊断、辅助检查方法以及妇科出血证的鉴别。3 .了解:崩漏的其他治疗方法。4 .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分类、诊断及处理。5 .了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崩漏的定义、辨证论治:一般崩漏虚证多而实证少,
22、热者多而寒者少,同时应根据年龄的不同加以辨证,辨证结合辨病。治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血热、肾虚、脾虚、血瘀各型的证治方药。2 .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的临床具体运用。3 .崩漏的病因病机、诊断、辅助检查方法,以及与妇科出血证的鉴别:主要因血热、肾虚、脾虚、血瘀致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辅助检查为妇检、B超、诊刮。4 .了解崩漏其他治疗:单验方止血,针灸止血,激素的应用,诊刮等辅助治疗。5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定义、分类。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CAI辅助教学、观看教学录像、临床见习等手段来增强教学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妇科学 中医 妇科 教学大纲 全套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55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