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表现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配置表现全套.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植物配置表现全套第一章:植物配置基本原理第一节、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第二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植物配置的方式第四节、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第一节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一、植物的功能作用在景观中,植物的功能作用表现为构成室外空间,遮挡不利景观的物体、护坡,在景观中导向,统一建筑物的观赏效果以及调节光照和风速。还能解决许多环境问题,如净化空气、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温、以及为鸟兽提供巢穴。一般植物在室外环境中能发挥四种主要功能:1、建造功能2、观赏功能3、美学功能4、环境功能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一)、建造功能1、定义建造功能一一植物能在景观中充当象建筑物的地面、天花板、墙面等限制和组织空间
2、的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视线的方向,在涉及植物的建造功能时,植物的大小、形态、封闭性和通透性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构成空间形成障景控制私密性(二)、构成空间1、构成空间基本组成(1)、水平面划分边界植物虽不是以水平面上的实体来限制着空间,但它可以在较低的水平面上筑起一道范围。如一块草坪和一片低被植物之间的交界处,虽不具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却暗示着空间范围的不同。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2)、垂直面A、树干一一树干如同直立于外部空间中的支柱,它们多是以暗示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实体限制着空间。空间封闭程度随树干的大小、疏密以及种植形式而不同。B、叶丛一一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的高度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
3、。阔叶或针叶越浓密、体积越大,其围合感越强烈。而落叶植物的封闭程度,随季节的变化而不同。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3)、顶平面:植物的枝叶犹如室外空间的天花板,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视线,并影响着垂直面上的尺度。在城市布局中,树木的合理间距应为35米,如果树木的间距超过了9米,便会失去视觉效应。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综合上述,空间的三个构成面在室外环境中,以各种变化方式互相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不论在何种情形下,空间的封闭度是随围合植物的高矮大小、株距、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的。当围合植物高大,枝叶密集,株距紧凑,并与观赏者距离近时,会显得空间非常封闭。2、构成空间形式:(1)开敞空
4、间一一仅用低矮灌木及地被植物作为空间限制因素。这种空间四周开敞,外向,无隐密性,并完全暴露于天空和阳光下;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2)半开敞空间一一该空间与开敞空间相似,它的空间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这种空间与开敞空间有相似的特性,不过开敞程度较小,其方向性指向封闭较差的开敞面。这种空间通常适于用在一面需要隐密性,而另一侧又需要景观的居民住宅环境中。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3)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一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一般说来,该空间为夹在树冠和地面之间的宽阔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在树干之中。另一种类似与此种空间的是“隧道式”(绿色走廊)空间,是
5、由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交冠遮荫形成。这种布置增强了道路直线前进的运动感。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4)完全封闭空间一一这种空间与覆盖空间相似,但最大的差别在于,这类空间的四周均被中小型植物所封闭,这种空间常见于森林中,它相当黑暗,无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密性和隔离感。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5)垂直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设计要求垂直感的强弱,取决于四周开敞的程度。这种空间尽可能用圆锥形植物,越高则空间越大,而树冠则越来越小。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小结:也能用植物构成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植物能引导游人进出和穿越一个个空间。在发挥这一作用的同时,植物一方面改变空间的顶平面遮盖,一
6、方面有选择性地引导和阻止空间序列的视线。植物能有效的“缩小”空间和“扩大”空间,形成欲扬先抑的空间序列。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3、与其他要素构成空间:(1)与地形结合:植物可以与地形相结合,强调或消除由于地平面上地形的变化所形成的空间。为了增加由地形构成的空间效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植物种植于地形顶端、山脊和高地,与此同时,让低洼地区更加透空,最好不要种植物。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2)植物还能改变由建筑物所构成的空间。植物主要的作用,是将各建筑物所围合的大空间再分割成许多小空间。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从建筑角度而言,植物也可以被用来完善由楼房建筑或其它设计因素所构成的空间范围和布局。围合一一就是完善大致
7、由建筑物或围墙所构成的空间范围。连接一一连接是指在景观中,通过将其它孤立的因素从视觉将其连接成一完整的室外空间。连接形式是运用线形地种植植物的方式,将孤立的因素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完成空间的围合。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三)、形成障景植物材料和直立的屏障,能控制人们的视线,将所需的美景收于眼里,而将俗物障于视线之外。为了取得一有效的植物障景,设计师必须首先分析观赏者所在位置,被障物的高度,观赏者与被障物的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四)、控制私密性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进行对明确的所限区域的围合。私密控制的目的,就是将空间与其环境完全隔离开。一般而言:植物的高度高于2米,则空间的私
8、密感最强;齐胸高的植物能提供部分私迷性;齐腰高的植物则无私密性或很小。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二、观赏功能:(一)、植物的大小1、大中型乔木一一9米及其以上的乔木。(1)他们能构成室外环境的基本结构和骨架,从而使布局具有立体的轮廓。(2)当大中乔木居于较小植物之中时,它将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充当视线的焦点。因此在设计中,应首先确立大中乔木的位置。(3)能在顶平面和垂直面上封闭空间。大中乔木的树冠和树干都能成为室外空间的“天花板和墙壁”。(4)大中乔木在景观中还被用来提供荫凉。为了达到最大的遮荫效益,大中乔木应种植在空间或楼房建筑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2、小乔木和装饰植物最大高度为4
9、.5.6米的植物。(1)小乔木能从垂直面和顶平面两方面限制空间。视其树冠高度而定,小乔木的树干能在垂直面上暗示空间边界。小乔木树冠能形成室外空间的天花板,这样的空间常使人感觉亲切。(2)小乔木和装饰植物也可作为焦点和构图中心。装饰植物作为视线焦点常被布置在醒目的地方,如入口附近,通往空间的标志,突出的经典上,或狭窄的空间末端。(3)小乔木与装饰植物适合于受面积限制的小空间,或要求较精细的地方。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3、高灌木其最大高度为34.5米,与小乔木相比,灌木不仅较矮小,而且最明显的是缺少是树冠。(1)在景观中,高灌木犹如一堵围墙,能在垂直面上构成空间闭合。仅由高灌木所围合的空间,一般四面封
10、闭,顶部开敞,具有极强的向上的趋向性,因而给人明亮、欢快感。(2)还能构成极强烈的长廊型空间,将人的视线和行动直接引向终端。(3)也可被用来作视线屏障和私密控制之用;(4)在低矮灌木的衬托下,高灌木形成构图焦点时,其形态越狭窄,有明显的色彩和质地,其效果将更突出。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高灌木在垂直面封闭空间,但顶平面视线开敞充当障景物,将视线引向景观中的观赏目标高灌木因其高度而充当主景4、中灌木一一包括高度在1-2米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叶丛通常贴地或仅微微高于地面。中灌木的设计功能与矮小灌木基本相同,只是围合空间范围较之稍大点。中灌木还能在构图中起到高灌木或小乔木与矮小灌木之间的视线过渡作用。5、矮
11、小灌木一一成熟的矮灌木最高仅1米,但其最低高度必须在30厘米以上。(1)能在不遮挡视线的情况下限制或分割空间。它们不是以实体来封闭空间,而是以暗示的方式来控制空间。(2)在构图上,矮灌木具有从视觉上连接其它不相关因素的作用。(3)能设计中充当附属因素。他们能与较高的物体形成对比,因其尺度矮小,故宜大面积使用,才能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6、地被植物其高度不超过15-30厘米。(1)在设计中可暗示空间的边缘。常在外部空间中划分不同形态的地表面;(2)地被植物的另一功能,是作为衬托主要因素或主要景物的无变化的、中性的背景。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二)、植物的外形1、纺锤形一一其形态细窄长
12、,顶部尖细。在设计中,通过引导视线向上的方式,突出空间的垂直面。能为一个植物群和空间提供一种垂直感和高度感。当与低矮的圆球形或展开形植物种植在一起时,其对比十分强烈。但如在设计中用的数量过多,会造成过多的视线焦点,使构图“跳跃”破碎。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2、圆柱形一一除了顶是圆的,其它与与纺锤形相同。因此与纺锤形具有相似的设计用途。3、水平展开形一一具有水平方向生长的习性,故宽和高几乎相等。其形状能使设计构图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会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通常用于布局中从视线的水平方向联系其它植物形态。宜重复的灵活使用,效果最佳。在构图中能与垂直的纺锤形和圆柱形植物形成对比效果。其与平坦地形、
13、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物十分协调。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4、圆球形一一具有明显的圆环或球形形状。是植物类型中数量最多的种类之一。在引导视线方面既无方向性,也无倾向性,因此,在构图中,可以随意使用,而不会破坏设计的统一性。圆球形植物外形圆柔温和,可以调和其他外形较强烈的形体,也可以和其它曲线形的因素互相配合、呼应。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5、圆锥形一一外观呈圆锥状,整个形体从底部逐渐向上收缩,最后在顶部形成尖头。该类植物可以用来作为视觉景观的重点,也可与尖塔形的建筑物或是尖耸的山巅相呼应。一般不适合在无山峰的平地使用。也可用在硬性的、几何形状的传统建筑设计中。6、垂枝形一一具有明显的悬垂或下弯的枝条。在设计中
14、,具有将视线引向地面的作用,因此可以用在引导视线向上的树形之后。最理想的做法是将该类植物种在种植池的边沿或地面的高处。7、特殊形一一由于它们具有不同凡响的外貌,这类植物最好作为孤植树,放在突出的设计位置上,构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三)植物的色彩深绿色能给整个构图和其所在空间带来一种坚实凝重的感觉,成为设计中具有稳定作用的角色。深绿色还能使空间显得恬静、安详,但若过多使用该种色彩,会给室外空间带来阴森沉闷感。浅绿色植物能使一个空间产生明亮、轻快感。除在视觉上有漂离观赏者的感觉外,同时给人欢欣、愉快和兴奋感。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一般说来深色植物通常安排在底层,使构图保持稳定,与此同时
15、,浅色安排在上层使构图轻快。深色还可以作为浅色的衬托背景使用。在设计处理所需要的色彩时,应以中间绿色为主,其它色调为辅。在一个总体布局中,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中保留少数特殊色彩的绿色植物。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四)、树叶的类型1、落叶阔叶树;2、常绿针叶树:其色彩比所有种类的植物都深,因为针叶植物的叶所吸收的光不折射出来的光多。(1)在植物组合空间里,可能造成郁闷、沉思的感觉,过多地种植,会造成悲哀、阴深的感觉;(2)应群植,避免分散,因为它们太凝重和醒目,太过于分散,易造成布局的混乱,特别在冬天的时候;(3)由于其密度大,因而在屏障视线、阻止空气流动方面非常的有效,可在一年四季中
16、提供永恒不变的屏障和控制隐密环境的保证。例如可种植在房屋的西北角来防寒。(4)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组合:保持一定的比例,以其各自最好的特性而相互完善。3、阔叶常绿树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五)、植物的质地1、粗壮型一一通常由大叶片、浓密而粗壮的树干,以及松疏的生长习性而形成。(1)粗壮型植物观赏价值高,可在设计中作为焦点,以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或使设计显示出强壮感。(2)具有使景物趋向观赏者的动感,这一特性极适合运用在那些超过人们正常舒适感的现实自然范围中。(3)还具有较大的明暗变化,多用于不规则景观中,极难适应那些要求整洁的形式和鲜明轮廓的规则景观。2、中粗型一一指那些具有中等大小叶片、枝干、以
17、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中粗型植物透光性较差,而轮廓明显。中粗型植物是设计的基本结构,充当粗壮型和细小型植物之间的过渡成分。中粗植物还具有将整个布局中的各个成分连接成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三、植物的美学功能(一)、完善作用一一植物通过重现房屋的形状和块面的方式,或通过将房屋轮廓线延伸至其相邻的周围环境中的方式,而完善某项设计和为设计提供统一性。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二)、统一作用一一植物可以充当一条导线,将环境中所有不同的成分从视觉上连接在一起。由于植物具有恒定不变性,因此可以将其它杂乱的景色统一起来。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三)、强调作用一一在一户外环境中突出或强调某些特殊的景物。因
18、此,极适合用于公共场所出入口、交叉点、房屋入口附近,或与其它显著可见的场所相互联合起来。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四)、识别作用一一即指出或“认识”一个空间或环境中某景物的重要性和位置。植物能使空间更显而易见,更易被认识和辨明。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五)、软化作用一一植物可以用在户外空间中软化或减弱形态粗糙及僵硬的构筑物。(六)、框景作用一一植物以其大量的叶片、枝干封闭了景物两旁,为景物本身提供开阔的、无阻拦的视野,从而达到将观赏者的注意力集中到景物上的目的。植物造景的功能分析第二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一、配置原则(一)、合理的功能分析综合性(主要功能):要根据构景要求进行配置,如作主景、背景、障景等等
19、。(二)、适应性分析适地适树(三)、视觉分析一一植物造景是空间造型艺术,要在空间构图上符合造型艺术的艺术规律。优美景观一一形体、色彩、质地、季相、芳香、意境构图一一形式美法则:对比和衬托、动势和均衡、起伏和韵律、层次和背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四)、特色分析个性一一植被分析一一群落分析(地方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尤其是乔木;积极引种驯化,丰富当地树种;重视人工群落的稳定性,在选择和确定密度上都要予以慎重考虑(五)、时效性分析要考虑植物的时空变化和植物之间相互消长的关系稳定性一一生长速度、发挥作用的时间长短结合(六)、成本分析多用乡土树种结合生产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20、艺术的特点1、充分发挥地被植物的作用,做到黄土不见天;2、大面积的园林常大量植树造林、配置人工群落,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的作用,只有在重点的地方,才精雕细琢,追求植物的个体美;3、多种林荫大树,一是为了蔽荫,二是构景需要,三是给子孙后代留下古树名木,作为历史的见证;4、增设疏林草地和林中草地,作为群众户外活动的良好场所;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5、为了丰富园林色彩,除了开花的乔灌木外,充分发挥草花在园林中的作用,使园内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五彩缤纷;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6、大量应用攀缘植物作垂直面绿化,构成绿屏、绿廊和花架,并用它攀缘墙面、电线杆、岩石以及崖壁上,起到美化环境,增强绿化效益,弥补空间缺陷等作
21、用;7、广泛应用基础栽植缓和建筑线条,丰富建筑艺术,增加风景美,并作为建筑空间向园林空间过渡的一种形式。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植物配置的方式一、按配置的平面关系分(一)、规则式:I、定义:植株的株行距和角度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种植,可分为两类:左右对称、辐射对称2、分类:(1)左右对称对植一一常用在建筑物门前,大门入口处,用两株树形整齐美观的种类,左右相对配置。列植一一树木呈行列式种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形式。多用于行道树、植篱、防护林带、整形式园林的透景线等。植物配置的方式(2)辐射对称中心式圆形多角形多边形植物配置的方式(二)、自然式: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
22、配置成各种形式。植物构图上讲究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原则。植物配置的方式(三)、混合式:在一定单元面积上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配置方式称为混合式。植物配置的方式二、按配置的景观分(一)、孤植:单株树孤立种植,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多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道路交叉点、道路转折点、缓坡、平阔的湖池岸边、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等等。植物配置的方式(二)、丛植: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
23、。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务求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植物配置的方式(三)、群植以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的效果作背景、伴景用,注意树群的林冠线轮廓以及色相、季相效果。树群常布置在有较大距离的开朗场地上,作树丛的衬景,或在草坪和整个绿地的边缘种植。植物配置的方式(四)、林植:较大面积、多株树成片林状的种植。多用于工矿场区的防护带、城市外围的绿化带及自然风景区中的风景林等。注意林冠线的变化、疏林与密林的变化、林中下木的选择与搭配、群体内及群体与环境的关系,及作为休憩的林间空地的设置等。植物
24、配置的方式(五)、散点植: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散点种植,也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着重点与点之间有呼应的动态联系。个性融于共性之中。植物配置的方式第四节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一、确定初步方案一一确定功能(一)、种植方案构思图:明确植物材料在空间组织、造景、改善基地条件等方面的作用,作出种植方案构思图。(二)、可以粗略地用符号来表示,作用是在合适的地方确定功能,例如障景、遮荫、限制空间以及视线的焦点等。(三)、功能分区草图:在这一阶段,要研究进行大面积种植的区域,一般不考虑需使用何种植物,或各单株植物的具体分布和配置,应确定植物种植区域的位置和相对面
25、积,而不是在该区域内的植物分布,特殊结构、材料或工程的细节在此均不重要。在许多情形中,为了估价和选择最佳设计方案,往往需拟出几种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功能分区草图。二、选择植物植物的选择应以基地所在地区的乡土植物种类为主,同时也应考虑已被证明能适应本地生长条件、长势良好的外来或引进的植物种类。另外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来源是否方便、规格和价格是否合适、养护管理是否容易等因素。三、种植规划图在这一阶段,应主要考虑种植区域内部的初步布局,设计师应将种植区域分划成更小的,象征着各种植物类型、大小和形态的区域,应分析植物色彩、质地、形状、大小的关系。应考虑种植区域内的高度关系:方法是做出立面的组合图,用概括的
26、方法分析各不同植物区域的相对高度,考虑到不同方向和视点,我们应尽可能画出更多的立面组合图。四、详细种植设计(一)、确定植物:在此阶段中应该用植物材料使种植方案中的构思具体化,这包括详细的种植配置平面、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种植间距等。确定植物应从植物的形状、色彩、质感、季相变化、生长速度、生长习性、配置在一起的效果等方面去考虑,以满足方案中的各种要求。(二)、单体植物布置原则:1、在群体中的单株植物,其成熟程度应在75-100%o设计师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来进行设计,而不是局限于眼前的幼苗来设计。正确的种植方法是,幼树应相互分开,以使它们具有成熟后的间隔空间,一旦设计趋于成熟,则不应再出现任何空隙
27、。2、在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为视觉统一的缘故,单体植物的相互重叠面,基本上为各植物直径的l4-l3o具有过多的单体植物的植物布局,被称为“散点布同O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3、排列单体主物的原则,是将它们按奇数,如3、5、7等组合成一组,每组树木不宜过多,这是一条基本设计原理。在我们涉及到7棵植物或少于该数目时尤为有效,超过这一数目,对于人眼来说,难以区分奇数和偶数。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三)、在完成了单株植物的中组合后,紧接着考虑组和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1、在这一阶段,单株植物的群体排列原则同样适用,各植物之间,应如同一组中各单体植物之间一样看待;2、各组植
28、物之间所形成的空隙或“废空间”应给予彻底消除。因为这些空间既不悦目,又会造成杂乱无序的外观,且极易造成养护的困难;3、应加大植物的重叠和交接面,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内聚性。4、不能忽略树冠下面的空间,以免产生树冠下面的废空间,破坏设计的流动性和连贯性;5、在设计中植物的组合和排列除了与该布局中的其他植物相配合外,还应与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种植设计应该涉及地形、建筑、围墙以及各种铺装材料和草坪。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四)、注意点:在布局中,应有一种普通种类的植物,以其数量而占支配地位,从而进一步确保布局的统一性。这种普通的植物种应该在形状上呈圆形,具有中间绿色叶,以及中粗质地结构。这种具有协
29、调作用的树种,应该在视觉上贯穿整个设计。从一个部位再现到另一部位。这样当我们在布局的各不同区域看到同样的成分,就会随之而产生已曾观赏过它的记忆联想。然后,在设计布局中加入不同的植物种类,以产生多样化的特性。但是在数量和组合形式上都不能超过原有的这种普通植物,否则将会使原有的统一性毁于一旦。五、种植平面及有关说明种植设计完成后就要着手准备绘制种植施工图和标注的说明。种植平面是种植施工的依据,其中应包括植物的平面位置或范围、详尽的尺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苗木的规格、详细的种植方法、种植坛或种植台的详图、管理和栽后保质期限何等图纸与文字内容。植物配置的设计程序与原理第二章:植物景观专项配置第一节、水
30、景的植物景观设计第二节、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绿化第一节: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一、园林植物与水景的关系二、水生植物的生态群落与种植设计的组成(一)、水生植物生态群落的组成水生植物群落是在一定区域内,由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水生植物种群所构成有规律的组合。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结构和数量,并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了解这一点有助于园林水景的设计。1 .浮水植物群落:睡莲、王莲、凤眼莲、萍蓬草、荐菜、金银莲花2 .挺水植物群落:荷花、菖蒲、香蒲、水芋、雨久花、千屈菜、水葱、黑三棱、鸭舌草、慈姑、石菖蒲、水蓼、红蓼3 .沉水植物群落:金鱼藻、狐尾藻、水毛葭、水马齿、
31、红蝴蝶、香蕉草、鹿角苔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二)、水面植物的配置要求1 .数量适当,有断有续,有疏有密一般小的水面,水生植物所占面积不宜超过1m2,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水面,以产生倒影效果,且不放妨碍水上的运动。切忌种满一池或沿岸种满一圈,如有特殊需要,种植面积也不能超过水面的1/3o2 .因地制宜,合理搭配根据水面性质和水生植物的习性,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种类,注重观赏、经济与水质改良三方面的结合。可以单一种类配置,如建立荷花水景区。若为几种水生植物混合配置,则要讲究搭配关系,既要考虑植物生态习性,又要考虑其观赏效果,并考虑它们在一起的主次关系。如香蒲与慈姑配植在一起,有高矮之变化,不互相干扰,易为
32、人们欣赏;而将香蒲与荷花配置在一起,因其高矮相差不多而互相干扰,故显得凌乱。3 .安置设施,控制生长设置隔离带或盆载放入水中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三)、水体边缘的植物配置:一般选用适宜在浅水生长的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千屈菜、水葱、风车草、芦苇、水蓼、水生莺尾等。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四)、沿岸耐湿乔灌木景观设计:岸边的乔灌木主要衬托园林水景的背景,并形成虚幻、美丽的倒影,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效果。这些园林植物应具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在北方常见的有落羽杉、池杉、水松、竹类、垂柳、槐树、蔷薇、木芙蓉、迎春花等;在南方则以垂榕、小叶榕、高山榕、水蒲桃、羊蹄甲、蒲葵、水杉、夹竹桃、棕桐等为多。水边植物景观
33、设计的几方面要求:1 .以树木构成主景。在开阔水面的尽头常栽植一株或一丛具有特色的树木,以构成水池的主景。如水边栽植水杉、棕楣、红枫、蔷薇、桃、樱花、白蜡等。2 .利用花草镶边或与湖石结合配置花木。栽在水边能加强水景的趣味,丰富水边的色彩。像万寿菊、芦苇等可突出季相景观,同时也富于野趣。在冬季,水边的色彩不太丰富,倘若在湖畔驳岸设置耐寒而又艳丽的盆栽小菊,便可以添色增辉。在配置水边植物时,多采用草本或落叶的木本植物,它可使水边的空间有变化,因为草花品种丰富,经常更换可以丰富景观。水景的植物景观设计3 .林冠线。我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配置比较讲究植物的形态与习性,如垂柳“更须临池种之,柔条拂水,弄绿
34、搓黄,大有逸致”(长物志)。池边种垂柳几乎成了植物配置的传统风格。水边的植物配置宜群植,而不宜孤植,同时还应注意与园林周边环境的协调。4 .透景线。在有景可借的水边种树时,要留出透景线。水边的透景线与园路透景有所不同,它不限于一个亭子、一株树木或一个山峰,而是一个场面。配置植物时,可选用高大乔木,要加宽株距,用树冠来构成透景面,如北京颐和园选用大桧柏将万寿山的前山构成有5 .色彩构图。淡绿色的水色,是调和各种园林植物的底色,它与树木的绿色是调和的,但也较单一。最好根据不同的景观的要求,在水边或多或少地配植色彩丰富的植物,使之掩映于水中。如济南环城公园水边的蔷薇、品勺突泉枫溪岛上的柿树等。水景的
35、植物景观设计第二节: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一、建筑微域环境的类型:面向外部的建筑实体;建筑周围附属的局域小环境。二、不同建筑微域环境的绿化装饰:(一)、建筑基础绿化装饰设计要点:考虑建筑高低、朝向、保持距离等1、花境(低矮建筑的主立面基础)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2、花台(在有高差的建筑物周围,随地形建构阶式花台)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3、花坛(商展性建筑的前立面基础栽植)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4、树丛(高大建筑物的基础栽植,或在临街建筑周围形成树屏)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5、绿篱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6、草坪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二)、建筑墙体绿化装饰(墙体绿化要考虑到墙面类型、墙面朝向、季
36、相景观等):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三)、阳台绿化装饰: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四)、门、台阶、径缘的绿化装饰建筑环境的植物景观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绿化一、城市道路的类型及绿化形式(一)、城市道路的类型:1、主干道绿化2、区干道绿化3、区支道绿化(二)、城市道路的绿化形式:1、行道树:城市道路绿化2、分车带绿化:城市道路绿化3、交通环岛绿化:城市道路绿化4、交通枢纽绿化:(4)交通枢纽绿化:城市道路绿化(三)、城市道路环境的特点及绿化树种的选择:1、城市道路环境的特点:2、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1)对树种的要求:(2)选择树种的基本原则:A、以乡土树种为主;B、适地适树原则;C、结合城市特色
37、;D、结合城市景观要求;E、道路各种绿带常配置成乔、灌、草复层混交群落。3、常用行道树:台湾相思、三角枫、七叶树、臭椿、白桦、合欢、朴树、连香树、灯台树、凤凰木、细叶榕、白蜡、水曲柳、栾树、枫香、鹅掌楸、蒲葵、广玉兰、白兰花、芒果、水杉、马尾松、小叶杨、毛白杨、青杨、悬铃木、黑松、加杨、麻栋、栓皮栋、旱柳、馒头柳、无患子、落羽杉、池杉、糠搬、榔榆、榆树、光叶棒等(4)交通枢纽绿化:城市道路绿化第四节:园路植物景观营造一、按作用及性质不同:(一)、主要道路:园路旁的树种选择一般要求主干优美,树冠浓密,高低适中而起画框作用,如合欢、马尾松、白蜡、元宝枫、香樟、乌柏、无患子等。以树种搭配而言,一般有
38、两种植物造景方式:其一,同一种树或以同一种树为主配置的园路;其二,多个树种配置的园路。园路植物景观营造(4)交通枢纽绿化:(4)交通枢纽绿化:(二)、次要道路:(4)交通枢纽绿化:园路植物景观营造(三)、散步小道:(4)交通枢纽绿化:园路植物景观营造(4)交通枢纽绿化:二、按意境不同:(一)、野趣之路:1、要选用树姿自然、体形高大的树种,切忌采用整形的树种;布置要自然,树种不宜太多,乔木以三种左右为宜。2、要有自然点景,如散置于路旁的石块,或有意识地设置简朴的茅舍、亭台等。3、要注意周围景色的“野趣”,最好设置于人流少、没有喧哗的地方。(4)交通枢纽绿化:园路植物景观营造(4)交通枢纽绿化:(
39、4)交通枢纽绿化:(二)、山道:1、路旁树要有一定的高度,以便有高耸之感,路宽与树高之比在1:10时,效果比较显著。树种宜选用高大、挺拔的乔木,树下可用低矮的地被植物、少用灌木,以免降低高狭对比的“山林”效果。2、要使道路浓荫覆盖,具有一定的郁闭度,光线要暗淡一些,以产生如入“山林”之感。周围树木还要有一定的厚度,使游人感到“林中穿路”的氛围。3、道路要有一定的坡度。有起伏,陡坡,“山”的感觉就会越强;但一般坡度不大,只要加强其它处理,如降低路面,坡上中高树等,也可以创造出山林的效果。4、道路要有一定的长度和曲度。长显得深远;曲可增加上下透景,有幽邃之感。5、注意利用周围自然山林的气氛,园路的开辟,要尽量结合自然山谷、溪流、岩石等。园路植物景观营造(4)交通枢纽绿化:(4)交通枢纽绿化:(三)、花径:要选择开花丰满,花形美丽,花色鲜艳有香味,花期较长的树种。“花径”的株距要小,采用花灌木时,既要密植,又要有背景树。园路植物景观营造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5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