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事业主要任务实施方案.docx
《残疾人事业主要任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人事业主要任务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残疾人事业主要任务实施方案一、保障条件(一)建立多元投入格局大力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各级彩票公益金地方留存部分,每年 应当向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救助以及残疾人体育等事业倾斜。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残疾人事业捐赠,落实公益性捐 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通过社会团体对残疾人事业的捐赠支出, 未超出申报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时扣除。(二)强化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开发助残新产品,研究开发残疾康复训练的新技术、新 器具、新产品。开发建设全省残疾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高残疾人
2、 事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对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 调查数据、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数据的综合管 理和动态更新,实现与教育、民政、扶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 计生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推动残疾人工作的规范化、个性化。 大力发展互联网+ ,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与残疾 人各项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领域创造新生态。(S)增强基层综合服务能力有关政策、资金、项目要重点向贫困地区、农村和基层倾斜。将 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络纳入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平台建设。继续加强残疾人康复、托养等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完善 各级残疾人服务设
3、施运营管理机制,采取公办、公办民营、民办公助 等形式,确保残疾人服务设施发挥作用。实施县域残疾人服务能力提 升项目,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互补的基层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职业培 训、辅助器具适配、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平台,辐射带动乡镇(街道)、村(居)残疾人工作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城乡基层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对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加强 残疾人社会工作和残疾人家庭支持服务。严格规范残疾等级评定和残 疾人证发放管理,进一步简化办证流程。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到城乡社区开展助残服务。(四)充分发挥
4、残疾人组织作用残疾人组织是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实施残 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进一步扩大残疾人组织覆盖面,提升县 域残疾人组织治理能力,改善工作条件,解决好待遇问题。支持残疾 人专门协会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开展服务残疾人和维护残疾人合 法权益工作,加强经费、场地、人员等工作保障。加强基层残疾人专 职委员队伍建设,改善保障条件,充分发挥其作用。广大残疾人工作 者要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增强服务意识,强化 职业素质,做残疾人的贴心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鼓励广大残 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积极参与和 融入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5、中建功立业,与全省人民一道创 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二、主要任务(一)扎实做好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1、加大残疾人社会救助力度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生活困难、 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 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处于贫困 线以下的残疾人,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其如期脱贫。对以老养残、 一户多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中因抚养(扶养、赡养)人生活困难、事实 无力供养的残疾人,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有关规定的,纳入救助供 养范围。对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的残疾人,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和封 顶线。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建立严
6、重精神障碍患者 防治管理和康复服务机制。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 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应当 优先给予医疗救助。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对于残疾人申请社会救助的, 应当及时受理并提供相应便利条件。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残疾人和 残疾人家庭,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对城乡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残 疾人,给予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困难残疾人纳入 惠民殡葬政策范围。2、建立完善残疾人福利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适时调整补贴最低标准。对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予以补贴。有 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基本型辅助器具配置给予补贴
7、或将其纳入医疗保险 报销目录。认真落实湖南省残疾人扶助办法规定的各项残疾人优 惠政策,制定实施盲人、聋人特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将残疾人出行 纳入城市公共交通补贴范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残疾人持残疾证 免费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政策。3、帮助残疾人普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落实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要扩大资助范围、提高 资助标准,帮助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 保险。建立贫困残疾人健康档案,对残疾贫困人口实行系统化管理, 制定有针对性的分类救助政策。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 复项
8、目,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 险支付范围。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做好重度残疾人就医费 用结算服务。鼓励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增设预防各种伤残风险和 残疾人专项险种。采取给予补助等形式,支持残疾人家庭购买财产保 险、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增强残疾人家庭抵抗 风险能力。4、优先保障残疾人基本住房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 放住房租赁补贴。各地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时,要采取制定实施分类 补助标准等措施,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对无 力自筹资金的残疾人家庭等,要通过采取托底保障等措施,保障其改 善居住条件。到
9、2020年完成全省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任 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集体公租房、过渡房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残 疾人家庭的基本住房问题。5、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 服务体系,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 逐步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能力,扩大受益面。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 提高托养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为盲、聋、智障等残疾老人提供养老 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对收养残疾儿童的家庭给予更多政策优 惠支持,使更多的残疾儿童回归家庭生活。建立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 机构建设补贴、床位补贴制度。(二)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
10、就业增收1、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对象纳入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贫 困监测体系,将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水平提高和数量减少纳入贫困县 考核指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每年残疾人脱贫比例不低于10%。 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社会化生产服务和金融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农民 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阳光致富基地、阳光致富带头人的辐射带动 作用,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参与一项养殖、种植、设施农业 等增收项目。有序组织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在资产收益扶贫工作中, 财政专项资金形成的资产可折股量化优先配置给贫困残疾人家庭。积 极引导贫困残疾人家庭采取土地托管或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
11、股等方式,实现家庭资产增值增收。在各级各单位驻村帮扶工作中, 要更加关心、更加重视残疾人及其家庭,切实帮助其脱贫增收。建立 社会帮扶信息对接机制,支持互助和慈善组织实施贫困残疾人救助项目,精准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到2020年基本消除残疾人绝对贫困现 象。2、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和稳定发展集中就业各地要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除创业3 年内、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20人的小微企业外,对达不到比例要求的 其他用人单位严格依法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 就业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奖励。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建 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情况公示制度。稳步推进残疾人集中就
12、 业,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等残疾人集中 就业单位参照社会福利机构享受城市建设与公用事业收费优惠。搭建 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和服务展销平台,各类医疗机构要积极吸纳 符合条件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业执业。3、大力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增收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就业 能力。认真落实国家对残疾人创办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 并为其提供孵化服务。设置残疾人就业摊点,帮助残疾人自力更生从 事经营活动。支持发展残疾人家庭手工业,建立完善残疾人家庭手工 业服务体系,开辟残疾人居家就业渠道。借助互联网+行动,鼓励残疾 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给予设施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疾人 事业 主要任务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