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重点任务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氢能产业重点任务实施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氢能产业重点任务实施方案一、发展机遇1、紧抓自主创新发展机遇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随 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 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已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任 务和根本保障。我省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推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建设以合肥为中 心、服务全国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坚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破国 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作为具有前沿性和引领 性的技术,是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我国氢能和燃料电 池核心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
2、关键零部件仍 然依靠进口,关键组件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关键技术的自 主可控将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市发挥在燃料电池技术 上自主研发优势的重要机遇,应紧紧抓住国家和我省对科技创新的支 持和引导,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动实现燃 料电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标。2、紧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我省始终致力于打造生态文 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加强长江、淮河安徽段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把 生态优势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大
3、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从源头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氢能是清 洁无碳的二次能源,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化石能 源替代潜力大,可带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有助于提高清洁 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应把握绿色低碳发展 机遇,把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打造成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 育成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3、紧跟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机遇我国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地区根据 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长三角地区被定位为带动 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4、,三省一市共同担负着探索区域一体化发 展的重要职责。在深入推进长三角重点领域一体化、高质量建设过程 中,我省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省内也在持续推动合 肥都市圈建设、合六经济走廊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长三角 地区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引领区,具备全国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形 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集群,正在推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合力推动产业 有序健康发展。我市作为省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先行区,应抓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发挥特色和优势,在技术创新、承接 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与江浙沪三地加强交流合作,汇 聚发展优势,促进长三角氢能产业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当前我市氢能产
5、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但也存在不少挑战。一是 统筹发展力度不足。目前省内城市间氢能政策关联程度较低,产业分 布不均衡,虽然我市围绕燃料电池环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 与省内其他城市还未能形成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协同发展氢能产业也 没有有效的机制保障。二是市场空间和财政支持能力有限。我市自身 市场空间有限,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难度较大,在车辆示范规模、 加氢站建设数量等方面难以脱颖而出,而且目前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需求大、燃料电池汽车购置和运营成本高、 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亟待支持,仅凭市财政难以支撑产业更好发展。 三是制度障碍难以突破。目前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的法律规定尚未改
6、 变,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带来了阻碍,且作为新兴产业涉及多个管 理部门,各部门管理责任尚不明晰,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较多。二、现状与机遇(一)发展基础1、技术研发能力较强我市自2017年开始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加快引进行业高端 人才,衣宝廉院士在我市创建安徽省内唯一一座燃料电池领域院士工 作站。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同济大学建立了完备的项目孵 化机制,产、学、研紧密合作。掌握最新一代金属双极板电堆研发、 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功率40klh7OkW级电堆,产品的体积比功率最高 达到3. 3kWL,电堆功率密度国内领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电堆产 品全部通过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上海)认证,可广泛 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轨道交通等领域;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堆 测试平台性能稳定,相关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相近。随着重 卡及船舶等应用场景的开发,未来大功率电堆的市场空间较大,我市 已启动百千瓦级电堆的自主研制工作。为探索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制 氢技术和氢能综合利用开拓了空间。2、生产制造能力突出我市坚定聚焦燃料电池制造技术自主创新道路,龙头企业在全自 动化双极板冲压、焊接、镀膜以及膜电极组件生产、电堆组装、电堆 活化&测试、燃料电池系统组装、系统测试等领域拥有多条自主设计的 生产线,其中冲压线、焊接线、系统线、电堆线已达到万套级生产能 力,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燃料电
8、池全套加工制造能力的企业, 国产化率较高。首批两辆搭载我市生产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城市客 车累计运营里程已超20000公里,第二批8辆示范运营车辆已于2020 年陆续投入使用。3、氢气资源供应充足我市周边地区氢气供应企业较多,可满足氢气应用需求。此外, 我市可再生资源较丰富。6座大型水库及大量的中小型水库的水能资源 总蕴藏量为53. 4万千瓦,占全省的12. 5%,其中已开发利用19. 4 万千瓦。金寨县是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可再生能源总 装机容量在2018年底达159万千瓦,其中光伏达144万千瓦。丰富的 可再生能源为氢能产业提供了稳定的氢源。省内首座加氢站于2018年 底在我市
9、建成,储氢最高压力为45Mpa,储氢能力为IOOOkg,日加注 能力达400kg,可满足50-80台示范车辆的加氢需求。4、大力扶持氢能产业发展我市为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氢燃料电池产 业发展领导组。2019年4月,印发实施了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 产业发展的意见(六政(2019) 19号),是省内首个氢能产业发展 指导意见,围绕实施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创建产业发展平台、加大 应用试点示范、做优做强产业链、推进加氢站规划建设、加大资金支 持、强化人才保障和创新审批流程等多方面推出支持举措,对落户氢 能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最大限度支持。积极开展氢能产业链招 商,推动产业链条补
10、足补强,发展燃料电池产业制造、运营与配套服 务的产业集群。加强平台建设,支持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 业化重大新兴产业专项获批第三批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组建发 展研究院,对氢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前沿、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与部分长三角城市签署长三角氢能产业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5、合六经济走廊奠定了良好的城际合作基础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是我市与合肥市同城化、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 手。合六经济走廊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科创资源、较强的产业互 补能力以及完备的协商协调机制,为我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 供了良好基础。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将燃料电 池产业确定为先进制造业产业
11、集群建设的重要产业,为我市燃料电池 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合六经济走廊建设为我市与合 肥市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发展机遇1、紧抓自主创新发展机遇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随 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 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已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任 务和根本保障。我省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推进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建设以合肥为中 心、服务全国的大科学装置集群,坚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破国 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氢能和燃料电池
12、技术作为具有前沿性和引领 性的技术,是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之一。当前我国氢能和燃料电 池核心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仍 然依靠进口,关键组件制备工艺有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关键技术的自 主可控将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市发挥在燃料电池技术 上自主研发优势的重要机遇,应紧紧抓住国家和我省对科技创新的支 持和引导,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推动实现燃 料电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标。2、紧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应对气
13、候变化。我省始终致力于打造生态文 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加强长江、淮河安徽段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把 生态优势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从源头保障绿色低碳发展。氢能是清 洁无碳的二次能源,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等领域,化石能 源替代潜力大,可带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有助于提高清洁 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应把握绿色低碳发展 机遇,把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打造成我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 育成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新的增长点。3、紧跟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机遇我国相继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长三角
14、一体化发展等新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各地区根据 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长三角地区被定位为带动 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三省一市共同担负着探索区域一体化发 展的重要职责。在深入推进长三角重点领域一体化、高质量建设过程 中,我省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省内也在持续推动合 肥都市圈建设、合六经济走廊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目前,长三角 地区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引领区,具备全国领先的研发制造能力,形 成了较完备的产业集群,正在推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合力推动产业 有序健康发展。我市作为省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先行区,应抓住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机遇,发挥特色和优势,在技术创新
15、、承接 产业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与江浙沪三地加强交流合作,汇 聚发展优势,促进长三角氢能产业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当前我市氢能产业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但也存在不少挑战。一是 统筹发展力度不足。目前省内城市间氢能政策关联程度较低,产业分 布不均衡,虽然我市围绕燃料电池环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 与省内其他城市还未能形成产业集群,与长三角协同发展氢能产业也 没有有效的机制保障。二是市场空间和财政支持能力有限。我市自身 市场空间有限,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难度较大,在车辆示范规模、 加氢站建设数量等方面难以脱颖而出,而且目前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资金需求大、燃料电池汽车购置和
16、运营成本高、 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亟待支持,仅凭市财政难以支撑产业更好发展。 三是制度障碍难以突破。目前氢气作为危化品管理的法律规定尚未改 变,为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带来了阻碍,且作为新兴产业涉及多个管 理部门,各部门管理责任尚不明晰,导致项目推进过程中困难较多。三、配套措施(-)加强组织实施加强规划引领,系统谋划我市推进氢能产业的具体举措及实施细 则。市直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 认真组织落实,形成合力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工作格局。明确行业主 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分工合作。制定年度方案,提出 各阶段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统筹推动我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17、二)重视安全保障加大氢能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 督管理办法完善前期审批手续。强化重大风险辨识,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及时预警氢能终端泄露、疲劳、爆燃 等风险状态,以技术创新驱动管理变革。加强氢能关键装置与核心零 部件安全监测,建设氢安全测试平台,注重氢能制备、储运、加注及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加氢站装置设备、车载储氢系统、燃料电 池整车等涉氢工程及相关零部件进行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加强对操作 人员的安全培训与考核,完善氢能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整车(机)等 安全预警机制,对于极端情况下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制定切实可行、 处置高效的应急预案。(S)加大资
18、金支持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对氢能技术研发及多元化应用推广的支持,推 动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集聚等。加强银企间对接 合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氢能企业提供绿色信贷支持与服务,降 低融资成本,简化放贷审批流程。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氢能项目投资,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初创型、成长型氢能企 业发展。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为氢能技术研发机构、产业链相关企业发 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四)推动政策落实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政策支持,按一事一议原则,对技术先进的优 质氢能企业依法给予科技、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持;争取国家、 省级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示范项目及资金支持。加 大多
19、元应用推广政策支持。研究出台船用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冷热 电联供等多元应用具体支持举措。创新工作举措,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对涉氢项目、研发检测服务平台以及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审批 绿色通道,在燃料电池车辆购置运营、加氢站建设等环节给予一定支 持。支持物流园区推广应用燃料电池车,示范项目优先纳入生态建设 资金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五)完善合作机制注重区域协同,依托我市氢能重点企业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研发 和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取得的突破,利用合六经济走廊和长三角一体 化等发展战略契机,推动相应技术成果在本市、合肥及周边地区推广 应用。推动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纳入我省及合肥都市圈十四五
20、规划中。 加强行业合作。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全方位推动我市参与氢能合作 交流。鼓励企业选派人才出国考察,支持参与氢能行业标准规则制定; 通过举办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论坛、研讨会、展会等,全面提升 我市在氢能领域的公众认知度和国内外影响力。四、重点任务(一)构建产业创新体系1、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实现燃料电池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为目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 关。持续提升燃料电池关键部件的制造工艺,重点突破CCM (催化剂涂 层膜)涂布和多层纳米结构涂层技术,提升双极板冲压、焊接、镀膜 等工艺水平。加强对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增湿器、DC/DC变换器 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力度,实现对燃料电池辅助系统核心技
21、术的掌握, 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全面提升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 系统的批量制造技术,实现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的全面提 升,关键部件率大幅提高。重点开展船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大排 量氢气循环泵和空气压缩机、大功率等级功率变换器等关键技术研发。 发展绿色规模化制氢技术,重点突破PEM电解水制氢中电催化剂、质 子交换膜、膜电极、扩散层、双极板、端板等技术;开展能量利用率、 氢气纯度、产气压力更高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制氢技术的研发。 围绕氢能综合利用,重点突破耦合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高效低成本氢储 能技术。2、完善创新支撑载体打造一院三平台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
22、业为 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支持建设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研究院,积极引进专注于氢能产业政策及发展形 势研究的高端人才,为我市及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打造 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权威智库平台。支持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公共检 测平台,支撑我市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等关键核心 技术自主研发,同时为长三角地区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燃料电池系统 等提供综合检测认证服务,致力于创建长三角规模最大的燃料电池系 统研发检测及标准研制基地。支持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新型研发平台, 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与我市高等院校深入合作,建立科学高效的人才 引进培育机制,引导创新资源向氢能和
23、燃料电池产业倾斜,吸引集聚 一批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进一步提升我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 业科技创新水平。支持建设氢能和燃料电池国产化适配平台,开展国 产材料和部件的适配试验,尽早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促进成本快速降低。(二)打造产业高地扶持壮大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引进关键部件装备企业,聚焦燃料 电池研发制造环节,打造核心发展区。支持周边区县发展配套产业, 开展氢能综合利用技术示范。1、集中规划燃料电池产业核心发展区把燃料电池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振兴先导性产业 进行培育、支持和推动。在金安经济开发区集中规划燃料电池产业核 心发展区,建成燃料电池产业园,打造成为我市氢能产
24、业创新核心承 载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依托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 业化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聚焦关键组件制备工艺,实现大功率 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规模化制造,不断提升燃料电池产业化能力。以 龙头企业为核心布局燃料电池产业,吸引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 等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入驻,围绕氢气供应 系统、空气供应系统、热管理系统、DC/DC变换器、驱动电机、阀件等 关键零部件,积极对接国内外先进技术团队和企业。到2025年孵化引 进10家左右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全力开展燃料电池产品关 键材料和零部件的规模化开发生产,推动形成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 重大新兴产业专项
25、一重大新兴产业工程一重大新兴产业基地梯次推进 的格局,将燃料电池产业培育成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引领带 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支持周边区县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利用我市在汽车及电子精密零部件、汽车叉车零部件产业等 方面的基础,鼓励本地企业转型为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配套企业,培 育面向燃料电池汽车的电机、汽车电子、高效变速器等产业链,提前 布局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在制氢场所约束放宽情况下,选 择金寨、霍山、霍邱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试点开展质子交换膜纯 水电解制氢、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电解水制氢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展 氢储能、热电联供、备用电源、工业应用、天然气掺混等氢能多元应 用技术示范
26、,为打造基于氢的能源高效利用产业集群打下基础。(三)推动多元应用以公交车、物流车等交通运输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推进城市公交、 厢式物流等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应用,引导燃料电池汽车与纯电动汽 车错位发展,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开展燃料电池船舶 示范运行,推动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智能化家用和公共建筑用燃料 电池冷热电联供的示范应用,构建氢能多元应用格局。1、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应用结合快速公交(BRT)线路建设,制定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方 案,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范围,支持鼓励在新增及更新公交车、 环卫车、市政工程车时采购燃料电池汽车。积极推动在合六城际客运 等线路上进行燃料电池汽车替
27、代示范。依托全市物流园区建设,把握 长三角一体化、合六同城化发展、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契机,推动市内、 城际间以及区域内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运营。创新运营模式,积累 示范经验,为燃料电池物流车规模化推广提供可行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到2025年,全市范围内累计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市政用车、城际客 车等100辆左右,推广燃料电池物流车500辆左右。到2030年,随着 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高度自主化,成本显著下降,燃料电池汽车推 广规模化效应显现,全市范围内累计推广公交车、市政用车以及城际 客车等IOOO辆左右,推广燃料电池物流车2000辆左右。到2025年,在现有301路公交线路的基础上增加10路作为
28、公交 推广线路,累计推广燃料电池公交车80辆左右;在环卫车、洒水车等 市政用车中探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累计推广10辆左右;推动在53 路合六城际线路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累计推广10辆左右。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将从小规模示范运营向规模化批量 化推广拓展,在开展存量替代或新增推广的同时,城市间以及区域化 协同推广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燃料电池公交车、市政车、城际客 车等推广数量将达到千辆级。到2025年,燃料电池物流车以市内物流运输示范为主,推动实现 城际间物流运输的示范推广。在传化智慧物流产业园、中国供销大别 山农产品物流园、大别山中药材交易中心等物流园区率先推广燃料电 池物流车示范
29、运营。到2030年,随着燃料电池物流车推广运营模式的多样化发展以及 区域氢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推广规模将显著扩大,城际间物流运 输潜力进一步释放。2、开展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依托本地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为契机, 开展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到2025年,从中小型支线航运船舶改造 入手,基于现有轮渡船结构引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旅游航道以及 货运航道开展小型燃料电池游船、货船的示范应用,并推动船用燃料 电池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金属矿石和矿建材料等干散货船升级改造, 探索燃料电池货运船舶商业运营模式。到2030年,在示范运行取得一 定成效后,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数量,同时积极探索区
30、域合作推广运 营模式,向铜陵、安庆、芜湖等长江沿线城市推广燃料电池船舶动力 系统的应用。在佛子岭、磨子潭、梅山、响洪甸水库等库区旅游航道开展小型 燃料电池船舶示范运行。依托金寨港区、舒城港区、霍山港区旅游码 头建设,推动船用加氢站的布局以及燃料电池游船的示范运营。逐步 在济河航道、济淮航道、泮河航道、汲河航道等货运航道,开展燃料 电池货船示范应用。到2025年,我市燃料电池船舶示范数量累计为10 艘左右。随着技术进步,燃料电池船舶的示范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示 范规模达百艘左右。3、加大非交通燃料电池示范力度积极推广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及冷热电联供系统。鼓励燃料电池 作为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的市场推
31、广。探索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站与能 源互联网融合发展关键技术与运营模式,促进氢能与电能互补协同, 实现我市能源系统多种能源协同互补。探索燃料电池产品在便携式电 源、无人机、航天等特种领域的应用前景。中远期探索建立氢能与电 力、热力等共同支撑全市终端能源供给的氢能综合应用体系。到2025 年,建成氢-电综合调峰电站1座,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 用电源和冷热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100台(套)左右,燃料 电池分布式能源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到2030年,争取建成氢-电 综合调峰电站3座,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在储能、备用电源和冷热 电联供等领域的累计装机达到IOOOO台(套)左右。4、探索
32、在冶金化工领域的替代应用集聚我市及周边地区氢能领域科研院所研发资源,探索拓展低成 本的清洁能源制氢在钢铁、化工等行业作为高品质原料和热源的应用 潜力,着力突破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关键技术及成本障碍。研究钢铁、化工企业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营造有利于工业领域氢能应用 的市场与政策环境。(四)构筑供应网络1、确保氢源稳定充分利用安徽省内炼焦、氯碱、丙烷、煤化工等工业副产氢资源, 以马钢、昊源化工、晋煤中能、中盐红四方为重点,布局工业副产氢 提纯与应用相关技术与产业,降低工业副产氢成本,加强与气体企业 的气源供应合作,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氢能供应体系。鼓 励与省内供、用氢企业合作,利用已有工
33、业气体生产、运营经验,分 步构建完善的氢气储运网络。结合现有工业副产氢产能及工业用氢消 费地理布局,形成覆盖六安、合肥、阜阳、铜陵、马鞍山工业副产氢 产销链条,实现廉价副产氢就近使用,确保氢气资源的低成本稳定供 给。依托金寨、霍山、霍邱等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加大太阳能、水 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电解水制氢技术研发,提升大规 模电解水制氢设备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适应能力,打造立足于 本地清洁能源的中长期绿色氢气供应体系。2、统筹布局基础设施围绕氢能产业布局、氢源保障及终端推广应用统筹推动加氢基础 设施布局。重点选择在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周边、高铁站等重要交通 枢纽、加油(气)站以及合
34、六城际客运枢纽等布局建设加氢站,为燃 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的规模化运营以及市政专用车、城际客运车的 示范推广提供加氢支撑。加强与合肥在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布 局和一体化发展。探索多元化建站模式,积极推动加油(气)站改建 加氢站或扩建为油(气)氢合建站。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合作模式, 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站,实现加氢站商业化运营。明确行业 主管部门,出台加氢站审批及管理办法,打通行政审批流程,推进加 氢站科学规范建设。提前开展船用加氢基础设施研究布局,推动审批 制度创新。新增4座左右固定式加氢站,保障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等推 广应用所需氢能供给。加氢站选址位于重要交通枢纽(火车站)等周
35、 边、物流园区以及油(气)站等。合六城际客车的示范运行将推动沿 线加氢站的布局。新增10座左右加氢站,在新增公交路线沿线、物流园区、重要交 通枢纽、城际沿线以及港口航道等布局加氢站点,保障新增燃料电池 汽车及船舶等的加氢需求。(五)加强区域合作立足我市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基础和先发优势,坚持本地研发制造与周边应用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加强与合肥、长三角城市、长江和淮 河流域城市的氢能发展合作,不断拓展应用市场,推动实现关键核心 技术联合攻关、应用市场深度融合和各地区互补有序发展。1、依托合六经济走廊,与合肥一体化发展氢能产业利用合六经济走廊作为合肥都市圈核心廊道的区位优势和定期会 商的协调机制,扩大我市燃料电池市场应用空间,依托我市燃料电池 自主研发能力和合肥高端研发资源集聚优势,联合创建燃料电池汽车 示范城市群,打造技术自主可控、应用场景丰富的合六氢经济走廊。 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形成科学 高效加氢网络和氢能供应系统,构建协同高效的氢廊道。开展氢能和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创新区域政策体 系,推动构建有助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环境,破除制约产业发 展的制度性障碍,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资料来源: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