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x
《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4.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教学目标1 .读懂、背诵这首词。2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教学重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橹桐深院锁清秋。二、作者简介苏轼(10377101),字子晦,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亭张比喻,独具风
2、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三、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丙辰年中秋佳节,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政治上失意,与弟苏辙也已多年不见,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遂作此词。四、检查字词把酒:端起酒杯。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不胜寒:经受不住。起舞弄清影: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照无眠: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何事:为什么。宫阙:宫殿。何似:哪里比得上。绮户:雕花的窗户。五、研读课文请学生
3、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2 .“高处不胜寒”有怎样深刻的含义?明确:这句词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还包括不愿回朝廷做官,厌恶朝中的党派相争、钩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含义。3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1)月下起舞,
4、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出了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心情,”何似在人间”,词人觉得在人间乘着皎洁的月光翩翩起舞的情景,哪像在人间,但较独处琼楼玉宇又更富有意兴和情趣。有了这样人生境界的感受,也就摆脱了这一人生的矛盾了。(2)因为当时作者被贬官了,所以认为这里“何似在人间”,还有对现今的生活的满足,安于现状。4 .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明确:“转”“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表达了诗人对于亲人的思念。“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5 .赏析“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诗词 水调歌头 明月 几时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6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