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县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docx
《1XX县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XX县不动产数据整合技术方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方案2016年12月1.1. 背景41.2. 工作目的51.3. 工作内容52 已有资料分析63 建设内容64 技术依据74.1. 不动产登记文件与规范74.2. 土地规范84.3. 房产规范84.4. 其它规范85 成果规格与要求95.1. 数学基础95.1.1 坐标系统95.1.2 高程系统95.2. 不动产编码规则95.2.1 代码结构95.2.2 编码方法105.2.3 代码表示方法116 技术方案126.1. 技术路线126.2.1准备工作146.2.2资料准备146.2.3数据分析146.2.4分类登记信息分析156.2.5数据库结构设计156.2.6制定实
2、施方案和技术细则166.2.7软硬件准备166.2.8档案数字化176.2.9权籍调查216.2.10规范化整理306.2.11整合关联371.2. 12数据入库407 主要成果417.1. 数据库成果417.2. 文字成果428 工期计划429 质量控制439.1. 质量控制方法439.2. 检查方法449.2.1 非空间数据用随机抽样检查449.2.2 空间数据采用计算机软件全数检查441概述1.1. 背景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早在2007颁布实施的物权法第十条即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党中央、
3、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3年3月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窠,提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国务院共召开三次常务会研究不动产统一登记有关问题,决定将分散在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做到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簿册、统一登记依据和统一信息平台“四统一,明确了国土资源部的监督指导职责。2014年年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并于2015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从立法上明确了不动产登记的机构、类型、程序等内容。中央编办、国土资源部多次下发有关文件,就各级登记机构职责整合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国家的统
4、一安排,各地应于2015年内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职责整合工作,2016年要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全面运行,最终实现各类不动产从分散登记到统一登记的转变。到2017年底,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基本形成标准统一、内容全面、覆盖全国、相互关联、布局合理、实时更新、互通共享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体系;全国各级不动产登记业务全流程实现网上运行;各级不动产登记信息与审批和交易信息实现网上实时互通共享;面向各级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完备、准确、可靠;面向社会公众的依法信息查询服务便捷、高效。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成为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履行职
5、责的重要手段,在保障不动产交易安全、维护公众不动产权益、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1.2. 工作目的通过对XX县土地、房产等已有的登记信息按现行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梳理与规范化整理,形成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数据集;再依据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整合建设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提取、转换、补录、补测、整合等方法,实现将现有的分散存放、格式不一、介质不同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进行规范整合,为XX县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提供现势有效的数据基础。1.3. 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包括:(I)资料收集a.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相关规范收集。b.不动产登记已有数据收集,包括土地、房产等登记数据。(2)数据
6、分析对收集的各类不动产登记数据的数据格式、结构、内容进行全面分析,理清数据情况。(3)数据整合方案设计将数据分析结果与不动产数据库标准对照分析,进行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案设计。(4)数据整合按照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案进行数据处理整合工作。(5)质量检查在数据整合过程中对过程数据进行检查,整合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入库数据的正确性。(6)数据入库将整合处理后的数据入库,建立标准的不动产数据库。2已有资料分析(1)国土部门资料国土部门资料主要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资料,纸质档案约2万宗。XX县城区主要有国有建设用地约3000宗,涉及24000户土地登记数据。另涉及主城区及3个规划乡镇共计约6平方公
7、里无数据,需进行L500地籍测量。登记的宗地有矢量数据,矢量数据中具有不动产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登记信息与业务信息以纸质档案方式存储。(2)房管部门XX县目前已进行预登记的房屋档案资料约24000宗。以前较老的房产登记信息表现为登记信息不全,业务信息以纸质档案形式存储,档案信息混乱等。较新的房屋登记信息、楼盘表、业务信息较全,都已电子化形式管理。房屋信息中没有房屋空间位置信息、宗地信息,所有档案资料都为纸质资料,没有全部数字化工作。3建设内容任务一:开展城镇地籍修补测收集现有城镇地籍数据及新增宗地数据;根据收集的城镇地籍数据进行实地核实,并完成6平方公里地籍测量。任务二:档案数字化,建立档案数
8、据库完成城镇地籍、房产档案的数字化,并按行业档案规定建立档案数据库。土地和房屋档案约有6万户,约180万页。任务三:完成城镇与房屋数据整合完成县城区宗地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约24000宗,并按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标准化图形和属性数据。完成房屋登记数据约24000宗的整理工作,并按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进行标准化。完成房屋与宗地数据的关联整合。任务四:建立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全,建立关联,导入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完成建立XX县的不动产数据库建设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工作部署以及不动产登记中心和财政预算安排情,本项目的工作安排分两个阶段。本年度只针对主城区的不动产数据进行统一登记,并实现电
9、子化批量颁发新证;在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县城区工作后,开始对所有乡镇的不动产数据进行统一登记,并实现电子化批量颁发新证。4技术依据4.1不动产登记文件与规范(1)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2)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不动产单元代码编制规则(4)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整合技术规范(试行)(5)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试行)(6)不动产登记簿册证(样式)(7)不动产权证书样式(8)不动产登记申请审批表样式4.2土地规范(1)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1015-2007(2)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3)存量土地登记信息上报办法国土资源部地籍司(4)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
10、部国家局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7)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8)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1008-2007z(9)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1016-20074.3 房产规范(1)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2)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JGJA252-2011(3)房屋代码编码标准JGJ/T246-2012(4)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15-2007(5)房屋登记簿管理试行办法4.4 其它规范(1)纸质
11、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31-20055成果规格与要求5.1 数学基础5.1.1 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地图投影,采用标准3。分带。过渡期间,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宜采用地籍图的坐标系统和投影方法,并适时建立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最终测量成果须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5.1.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5.2 不动产编码规则5.2.1 代码结构按照每个不动产单元应具有唯一代码的基本要求,依据GB/T7027规定的信息分类原则和方法,不动产单元代码采用七层28位层次码结构,由宗地代码与定着物代码构成,分述如下
12、:a、宗地代码为五层19位层次码,采用TDZT1001规定的编码规则,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特征码、宗地顺序号,其中宗地特征码和宗地顺序号组成宗地号。b、定着物代码为二层9位层次码,按层次分别表示定着物特征码、定着物单元编号。c、不动产单元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5.2.2 编码方法a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GB/T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b、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OoO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区可用“000”表示。c、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码值为000999;其中,海籍调查时,地籍子区可用“000”表示。d、第四层次为
13、宗地特征码,代码为2位。其中:1)第1位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地(海域)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海域)所有权未确定或有争议。2)第2位用A、B、S、X、C、D、E、F、G、H、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E”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林地),“F”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草地),“H”表示海域使用权宗海,“G”表示使用权无居民海岛,“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
14、地(海域),“Y”表示其它使用权土地(海域),用于宗地特征扩展。e、第五层次为宗地顺序号,代码为5位,码值为OOOOl99999,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号。f、第六层次为定着物特征码,代码为1位,用F、L、Q、W表示。“F”表示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L”表示森林或林木,“Q”表示其他类型的定着物,“W”表示无定着物。g、第七层次为定着物单元编号,代码为8位。1)定着物为房屋的,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内应具有唯一编号。前4位表示房屋的幢号,房屋幢号在使用权宗地(或地籍子区)内统一编号,码值为(XX)I9999;后4位表示房屋的户号,房屋户号在每幢房屋内统一编号,码值为0001-9999o2
15、)定着物为森林、林木的,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内应具有唯一的编号,码值为0000000199999999O3)其他的定着物,定着物单元在使用权宗地内应具有唯一的编号,码值为00000001-99999999O4)使用权宗地内无定着物的,定着物单元编号用“00000000”表示。5.2.3代码表示方法不动产单元代码采用分段的表示,具体方法如下:a、第一段表示行政区划代码。b、第二段表示地籍区与地籍子区。c、第三段表示宗地号,由宗地特征码和宗地顺序号共同组成。d、第四段表示定着物代码,由定着物特征码和定着物单元编号共同组成。e、不动产单元代码在表示时,段与段之间可用全角字符“空格”进行分隔,“空格
16、”不占用不动产单元代码的位数。如:34Q103002001GBOOO25EQQggeSIS6技术方案6.1 技术路线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路线为:首先收集已有不动产登记数据与标准收集,并对收集数据的完整性、格式、内容、结构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制定不动产数据整合方案;依据方案利用数据处理技术与手段进行数据分类整理、集成整合;整合数据经检查修改合格后,利用建库软件将整合数据入库,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空间数据登记数据档案数据其他数据准备阶段资料收集完整性分析 现势性分析 一致性分析土地房产等标准规范要求土地登记数据房产登记数据林权登记数据其他登记数据梳理规范
17、语义一致性规范数据类型规范空间参考一致规范性分析数据类型分析空间参考分析间据集空数采I 土地登记数据藏房产登记数据集Il林权登记数据集抽取转换补录整合关联语义一致性规范数据类型规范空间参考一致质量控制不动产登记标准规范敷据整合阶段(中间败据X),J ,空间数据信息I登记簿册信息Il登记业务信息I 档案数据数据入库阶段(JMMM)空间信息权利人信息权利信息登记业务信息不动产单元信息档案数据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工艺流程图6.2 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整合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数据规范化整理、数据整合、数据入库等工作。6.2.1准备工作准备阶段做好对现有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现状调查,搜集土地、
18、房屋、等不动产登记执行的数据库标准、技术规程以及原来的各类不动产登记图、表、卡、册等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并和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做好比对分析;完成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分层和属性结构设计,建立映射关系,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情况修订确定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整合建设的技术路线,以此为基础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全面清理和整理不动产登记历史资料;做好人员培训,制定质量控制规范,落实质量责任。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数据分析、数据库框架设计、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技术培训四部分。6.2.2资料准备对于已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及
19、构(建)筑物所有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登记管理的,已经建成较为完备的数据库的,搜集完备的电子数据信息、元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执行的数据库标准、技术规程等资料。对于利用传统手段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及构(建)筑物所有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登记管理或有部分电子数据,或者已经建成相应档案系统,实现档案查询管理或登记结果以电子化方式存储的,需要搜集完备的纸质登记簿和电子化档案,以及原来执行的技术规程等。对于利用全手工方式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及构(建)筑物所有权、集体林地使用权等登记管理的,需要搜集全部的纸质登记簿
20、册以及原执行的技术规程。6.2.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土地登记、房屋登记等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分析、一致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完整性分析需对土地、房屋等数据中的空间数据、业务数据、档案数据的完整性进行分析,检查建库必要数据是否缺失。一致性分析需要对土地、房屋等数据内部的空间数据和登记业务数据一致性进行分析,是否有空间数据对应不到登记业务数据的情况,或者登记业务数据对应找不到空间数据的情况;对土地空间数据各层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比如城镇地籍图层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图层在空间上的一致性等。规范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登记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建库,其中土地登记数据是按照最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标
21、准进行建设,房屋登记数据是否按照房地产市场基础信息数据标准进行建设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6.2.4分类登记信息分析根据数据整合要求,对土地与房屋登记数据的分类登记信息进行分析,为后续数据库结构设计及数据整合做准备。针对土地登记的不同业务类别,制定采集数据指标项,按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所有权证书、土地他项证书、土地抵押业务、土地查解封业务的证书信息及对应的登记卡信息分析数据来源。针对房产登记的不同业务类别,制定采集数据指标项,按颁发房屋所有权证书、房屋他项证书、房屋抵押业务、房屋查解封业务的证书、证明信息及对应的房产登记卡信息分析数据来源。6.2.5数据库结构设计选取目前地籍数据库和房产交易登
22、记数据库中典型的土地登记、房屋登记信息以及集体登记资料参照原执行的技术规程和数据库标准,对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逐项进行对比分析,完成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包括中间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包括:(1)确定空间数据库的分层方案。确定分层方案时将按照原有的空间图层进行图层设置,但是每个图层的属性结构需要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进行创建。(2)确定采用的数据库平台和地理信息系统平台。(3)在指定的数据库平台下,对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设计具体的数据库表,建立数据字典;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建立空间数据图层,并建立相应的属性结构表。6.2.6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细则(1)对搜集的已有的登记簿进行整理,用土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不动产 数据 整合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6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