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版心理健康素养十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版心理健康素养十条.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理安康素养十条2018版第一条:心理安康是安康的重要组成局部,身心安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一个安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安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安康的。心理安康是人在成长和开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安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心理安康与身体安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安康会影响身体安康。例如,消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安康也受到身体安康的影响。例如,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
2、对心理安康和身体安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安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运动是安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安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更为有效。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案。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安
3、康的表现。不愿求助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担忧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安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安康知识教育、承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第四条:睡不好,别无视,可能是心身
4、安康问题。睡眠质量是心身安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心身安康不可无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那么常常伴随着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会影响心理安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缺乏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
5、有较高的自杀不安全因素,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忧、坐立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病症。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安康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焦虑症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不安全因素,预防复发。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导致药
6、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响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展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自己任意调整药量甚至停顿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不安全因素。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第七条:儿童心理开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儿童心理开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各有其内在开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开展的速度、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开展
7、特点,理性对待孩子间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开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开展阶段,对一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儿童的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儿童心理开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良好的家庭气氛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安康。惩罚是短期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儿童开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养育者有时可能会夸大或无视孩子的问题,要
8、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响,或向专业人员求助。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到达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病症包括:记忆退化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安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展社会交往等。第九条:要理解和关心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
9、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病症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展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缓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安康的减压方式。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安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安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求人际支持。选择适宜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安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安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利于长远的心身安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6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