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docx
《202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国金融稳定报告.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吧吗!?2023目录第一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1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3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6三、展望13第二章银行业15一、运行状况17二、稳健性评估21三、展望27第三章非银行机构及其他29一、保险业31二、证券业35三、其他行业及新兴风险38第四章金融市场41一、金融市场运行情况43二、金融市场融资情况46三、金融市场制度建设47四、金融市场稳健性评估48五、展望50第五章宏观审慎管理53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及落实进展556567二、主要经济体实践三、我国实践专栏专栏一我国宏观杠杆率变动趋势及结构分析7专栏二2022年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10专栏三存款保险核心功能进一步发挥18专栏四农村信用社
2、运行情况及改革19专栏五银行风险监测和早期预警22专栏六增量高风险机构硬约束早期纠正试点24专栏七促进中小寿险公司健康发展33专栏八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展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39专栏九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的国际实践57专栏十保险公司关键功能识别的实践和最新进展61专栏十一制定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69专栏十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框架71专题专题一积极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工作73专题二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管理77专题三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结果分析81专题四银行业压力测试84附录统计资料91Jl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CinaFinancialSiaNlltyReoon第一章宏观经济运行情况-XI中田;
3、IM*比析* 欧元汉实RCmt析摩奉H本实为nt折年令, 2,口N 47 5* 215M 工皇W-6IS l7ael vracl dHK ZIeOi HJmi v-* 2士 JI2J=M VW=K2022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持续,部分主要经济体通胀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金融市场持续震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面对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基本完成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下一步,金融系统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一、国际经济金融形势2022年,受新冠疫情跌宕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升级、部分主要经济体通胀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短期内持续大幅加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一)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经济增长放缓。2022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受出口疲软、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年增长2.1%,不及2021年GDP增速5.9%的一半,11月和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5、分别为49和48.4,持续处于收缩区间。欧元区全年GDP增长3.5%,也显著低于2021年5.3%的增速,其中第三、第四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分别为1.5%和-0.2%,较第二季度的3.7%明显放缓。日本全年GDP增长1.1%,增速低于2021年的2.1%,总产出仍未恢匏至疫情前水平(见图1-1)O图IT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失业率处于低位。2022年12月,美国和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3.5%和6.7%,均处历史低位,日本失业率为2.3%,基本回落至疫情前水平(见图1-2)。美欧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依然严峻。2022年美国劳动参与率在62.1%62.4%波动,始终未能恢复至疫
6、情前水平,12月职位空缺数环比增长6.7%至1101万,创2021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欧元区第四季度职位空缺率为3.1%,环比持平,仍处于历史高位。日本劳动参与率保持稳定。一KM1I4flIa7工HK MQ-G=nZT二K g,rUJ,工5IJ图1-2主要经济体失业率(数据来源:Wind数据)通胀出现见顶迹象但仍处历史高位。2022年12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D同比上涨6.5%,较6月峰值的9.1%明显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lCP)同比上涨9.2%,增幅连续两个月下降。日本CPl同比上涨4%,创1991年以来新高(见图1-3)。本轮全球高通胀成因复杂,具有较
7、强黏性。一是疫情以来主要经济体实施强刺激政策,全球流动性大幅扩张,在需求侧为本轮通胀埋下伏笔。二是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供给瓶颈问题,因俄乌冲突升级进一步加剧,能源、农产品、金属等大宗商品供给短缺,价格普遍上涨,经全球供应链向中下游RMcnM比一*UHiCPMlt-IlMEIt170 ,-ax 卑IaX 20x Ufi W-芟 !/_ elM l-4-fi WoS 4一S fi 55 2-Hfi S=M图13主要经济体物价中国敢(数据来源:Wind数据)行业广泛传导。三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持续失衡,工资增速较快。(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外汇市场大幅波动。2022年,美元指数先升后降,-一
8、度突破114高位,12月回落至103106区间,全年上升7.84%。欧元、日元兑美元汇率均创20年来新低。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最低跌至0.96,年底回升至1.07,全年下跌5.89%。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跌破150,年末升至130附近,日本于9月22日开展24年来首次支持日元汇率的外汇干预,并于12月20日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目标浮动区间从0.25%上调至0.5%。英镑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03,创1971年以来最低水平,年末回升至1.21,但较2022年初仍下跌约10%(见图1-4)O一艮一艮冗ILHnj ) 一MrRttBir /4*1 Italolns m图1-4主要货币汇率走势
9、(数据来源:Wind数据)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因高通胀和货币政策加快收紧,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截至2022年末,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3.88%、2.51%、3.80%和0.45%,较2021年末分别上升2.36个、2.72个、2.79个和0.37个百分点(见图1-5)。Mllii IfttFflKM Il *OO* taMiZ7目 -73 O-88.图1-5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数据来源:Wind数据)主要发达经济体股市震荡下行。受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和市场流动性担忧加剧、避险情绪上升影响,主要发达经济体股票等风险资产一度遭到抛售。9
10、月末,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欧洲斯托克50指数均较年初高点下跌超20%o第四季度,随着通胀出现触顶迹象,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上述两大股指有所反弹,较9月末分别上涨15.4%和14.3%,全年分别累计下跌8.8%和IL7%。日经225指数全年累计下跌9.37%。英国富时100指数年末收于7452点,与年初基本持平(见图1-6)。4om MMn Hixn 2Mn 2 o Ifom x)-r闷油感RI出方公 2l!1fl I J三;.-x. OTi图16主要股指走势(数据来源:Wind数据)大示商品价格大幅波动。2022年,殳地缘政治冲突、通胀持续高企和主要经济体央行快速加息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市场
11、波动剧烈。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飙升。国际油价3月达到高点后价格有所回落,但总体仍高于2021年。截至2022年末,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较上年末分别上涨10.5%和6.7%,玉米和小麦价格较上年末分别上涨2.8%和14.4%,黄金走势平缓,现货黄金较上年末小幅收跌03%(见图1-7)。指怆断煲I左2MKX战南阚左伦Ct能覆优I右)图17国际黄金、原油期货价格走势(数据来源:Wind数据)(三)风险与挑战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不确定性上升。202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0%,较7月预
12、测值持平;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较7月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其中,2023年和2024年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分别为1.5%和1.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分别为4.0%和4.0%。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以下风险与挑战。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地缘政治紧张可能通过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等多种渠道传导至经济金融领域。同时,全球范围内经济金融发展考量让位于政治、安全考量的现象日益显著,全球经贸秩序和供应链安全受到一定程度干扰。欧美银行业风险事件推升金融稳定风险。2023年3月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欧美银行业相继出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
13、硅谷银行、瑞士信贷等破产或被收购的直接原因是经营不善,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在高利率环境下,美国中小银行受客户结构单一、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资产质量恶化等因素影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在市场信心脆弱时,小风险事件可能迅速演变成流动性冲击,部分银行可能被迫出售证券以回收流动性。然而快速加息导致许多银行证券资产出现巨额账面亏损,一旦出售,账面损失将成为真实损失。此外,风险事件导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下降,银行收紧信贷标准,或将推升发达经济体衰退概率。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面临在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艰难权衡。2022年3月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为抑制高通胀开启激进加息进程,全球金融条件持续收紧,对实体
14、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负面冲击。本轮高通胀呈较强黏性,主要发达经济体若继续加息,金融体系中积累的脆弱性可能持续显现,威胁金融稳定:但若暂缓加息,有可能导致高通胀持续时间延长。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风险进一步上升。在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储备流失、经常账户恶化、债务水平高、政策空间不足等问题和挑战,债务可持续性堪忧。阿根廷、斯里兰卡、加纳等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已陆续爆发债务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2023年至2025年,个别经济体可能面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全球房地产市场承压。随着全球金融条件收紧,全球房地产
15、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住宅市场方面,按揭贷款利率大幅上升,加之住宅价格处于高位,购房需求降温。部分经济体长期以来家庭债务水平较高,房价波动可能进一步推升家庭债务违约风险。商业地产市场方面,市场利率急剧上升引发商业地产市场下跌。同时,由于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和流动性紧缩,部分欧美银行收紧了商业地产贷款发放标准,负债水平较高的商业地产投资者或因此面临较大的融资接续压力。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冠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有力支持宏观
16、经济大盘稳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经济运行大局稳定,产业发展韧性凸显2022年,我国GDP为12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各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4.8%、0.4%、3.9%fl2.9%(见图卜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83万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32万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3.87万亿元,同比增长2.3%。从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笫一产业为7.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为39.9%,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为52.8%,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图1-8中国经济增
17、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专栏一我国宏观杠杆率变动趋势及结构分析宏观杠杆率是一国非金融部门债务余额与GDP的比值,是衡量债务融资规模、债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指标,能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重要决策参考。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但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出在超预期冲击扰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一、我国宏观杠杆率基本情况2017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增幅有所下降。20172021年五年间我国宏观杠杆率年均增长4.6个百分点,比20122016年五年间的年均增幅低8.8个百分点,增幅有所放缓,为后续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创造了宝贵
18、的政策空间。近年来,我国宏观杠杆率受经济增速变化影响更大。名义GDP是计算宏观杠杆率的分母,其增长快慢对宏观杠杆率变化有重要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波动加大,我国宏观杠杆率也相应有所波动: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导致我国GDP增长T.7%,受此影响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2021年我国经济恢复较快,上半年GDP增速高达13.0%,宏观杠杆率相应回落。2022年,受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GDP增速有所回落,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初步测算,2022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81.6%,比上年末高9.6个百分点。分部门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以下简称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4%
19、,比上年末高6.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为50.4%,比上年末高3.6个百分点;住户部门为71.8%,比上年末低0.6个百分点。二、合理认识宏观杠杆率回升现象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有所回升,既客观反映了超预期冲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扰动,也体现了逆周期调控政策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是超预期冲击导致实际GDP增速放缓。2022年,面对新冠疫情反复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全年实际GDP增长3.0%,比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上升9.6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扩大18.3个百分点,其中实际GDP增速放缓对宏观杠杆率同比多增
20、的贡献率约为80%。分季度看,2022年5月起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宏观杠杆率上升势头边际趋缓。2022年第二至第四季度,宏观杠杆率环比增幅分别为4.7、0.4和0.2个百分点。二是我国物价指数溺幅有所回落,推动宏观杠杆率下降的作用弱化。价格上涨有利于名义GDP增长,进而推动宏观杠杆率下降。2022年,我国GDP平减指数增长2.2%,涨幅温和,比上年低2.4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2022年物价指数涨幅回落对宏观杠杆率多增的贡献率约为33%。三是宏观政策实施有力、有度、有效,以可控的债务增量稳住了经济大盘。为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也
21、有效防范了宏观金融风险。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得益于此,我国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增长相对可控,2022年末我国总债务余额增长9.0%,比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有利于保持宏观杠杆率相对稳定。2022年5月起,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实现了以可控的债务增量有效支持经济增长恢复至合理区间。三、我国宏观杠杆率结构持续优化(一)企业部门杠杆率回升,桂杆结构持续优化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企业稳则经济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金融部门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方针,加大对经营主体的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进而稳就业、保民生。2
22、022年末企业部门杠杆率为159.4%,比上年末高6.6个百分点,占宏观杠杆率全部增幅的68.7%,其中企业贷款与GDP之比较上年上升8.4个百分点,对企业部门杠杆率增长的贡献率超100%。企业部门杠杆结构持续优化,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分别拉动企业部门杠杆率上升5.7、0.8和2.0个百分点,表外债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继续收缩,与GDP之比较上年末低1.3个百分点。(二)政府部门杠杆率低于主要经济体,有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末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为50.4%,比上年末上升3.6个百分点,低于美国(103.1%)、欧元区(88.7%)、日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2022年财
23、政预算执行报告显示,当年政府赤字3.37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依法盘活用好专项债务结存限额5029亿元。同时坚守严控政府债务风险的底线,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强度,拉动有效投资,有力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三)疫情反复影响居民预期,住户部门杠杆率稳中有降2022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71.8%,比上年末降低0.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净下降。住户部门杠杆率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在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影响下,大部分居民对未来预期偏向保守,倾向于减少负债、增加储蓄。2022年末住户部门债务同比增长4.4%,比上年末低7.9个百分点,增速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连续七个季度持续放缓;住户部门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国金融 稳定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69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