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docx
《XX县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乡村教育振兴专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振兴XX县乡村教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专项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落实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设优秀教师队伍,关爱特殊儿童群体,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县,为全市建设乡村教育
2、振兴先行区打造可借鉴的样本。二、工作目标到2027年,城乡一体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全面建立,乡村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办学条件全面改善,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乡村群众教育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之比降至1.05以内,力争达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到2035年,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村教育独具特色,服务引领乡村振兴的功能充分发挥,形成覆盖城乡、普惠共享、公平持续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三、主要任务1.深入推进乡村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全面加强党对乡村学校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
3、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强乡村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乡村学校“一校一案”制定全环境立德树人实施方案,并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责任,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及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育人功能,推进德育队伍梯级培养,丰富德育体验载体构建,开展美德信用进校园活动,打造特色德育品牌。开展乡村文明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创建活动,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核心,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更加规范标准、安全卫生、温馨舒适,持续强化校园环境育人功能,让校园处处成为德育场所。加强乡村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发挥市县家校共育示范学校带动
4、作用,适时遴选推荐优秀家长学校及优秀家长学校课程。依托文明实践所(站),普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乡村自然人文资源,组织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致富能手、乡贤名士进校园,以校本课程、课后服务等形式,开设特色课程、丰富课堂内容,不断挖掘乡村育人元素,形成育人合力。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教体局(县委教育工委),责任单位:团县委、县妇联、县发改局、县文化旅游局,各乡镇(街道,下同)2 .大力开展强镇筑基改革试点行动。全面增强镇域驻地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十四五”期间积极支持乡镇开展县级试点,遴选推荐优秀试点乡镇
5、创建市级试点,积极承接省市级试点任务,指导试点学校高质量开展试点改革项目,逐步提高试点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管理机制,有序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选优配强乡镇学区(联区)主任,主任由乡镇驻地的初级中学或中心小学校长兼任,教育指导员由乡镇驻地的中小学相关人员兼任,负责学区(联区)教育教学业务管理工作。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形成工作合力,有效实现学段衔接、贯通培养。推进乡村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按学段整合为三个或多个独立法人机构,实行“一校多区、一园多点”一体化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效益。(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各乡镇)3 .扎实推进强校扩优梯
6、次发展行动。贯彻落实XX市教育局等4部门印发的XX市基础教育强校扩优梯次发展行动方案,构建城乡协作发展共同体。探索联盟化办学机制,通过托管、挂牌等方式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共建,签订协议、捆绑评价,2023年全县乡村学校强校扩优覆盖率达到40%以上,2025年实现结对全覆盖。完善城乡学校一体化教研制度,支持城区名师、学科带头人等在乡村学校建立工作室。以城区优质学校为龙头,建立城乡教研共同体,推广乡镇间联片教研模式,提高乡村学校教研水平。全面落实县教研员帮扶乡村学校制度,县教研员每人至少帮扶2所乡村学校,每学期到联系学校指导教学、参加教研活动不少于5次。积极推动全县网络教研对乡村学校的全
7、覆盖。配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乡村学校建立实习实训、教科研基地,选派专业人员支教送教,支持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科技局)4 .全面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系列工程,2027年所有乡镇驻地学校功能室建设及仪器器材配备均达到省定11类以上办学条件标准。实施乡村幼儿园规范化建设提升工程,2027年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校车接送和午餐标准配备等服务的基础上,稳妥撤并办学质量低、生源持续萎缩的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妥善处置撤并学校或教学点资产。(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和规
8、划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卫生健康局、县市场监管局,各乡镇)5 .科学提高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效益。实施乡村教师配备工程,按照国家课程改革和开齐开足课程的需要,通过引进、公开招聘等方式科学合理补充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生源变化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及时核定乡村学校教职工编制,对偏远山区等生源少、教学点较多地区的中小学,或年级学生数达不到标准班额的农村学校、教学点,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配备教职工编制。全面实行乡村学区内教师“走教”制度,县有关部门统筹制定具体政策,在考核评价、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走教”教师倾斜。深入推
9、进教师交流轮岗,着力推动城乡间、校际间师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之间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全面落实“县管校聘”改革,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农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实行新任职教师前两个聘期城乡学校捆绑聘用制度,自2023年起,新招聘教师应优先满足乡村学校需求,原则上,在乡村学校开足开齐课程的情况下,到城区学校跟岗锻炼1-2年后返回乡村学校任教。新任职的省属公费师范生可根据实际参照执行,其农村服务年限可分段合并计算。(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6 选优培强乡村学校校长。实施乡村校长培养工程,加大乡村优秀校长培育配备力度,严格校长选任条件,遴选一批政治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综合能
10、力强的城区年轻(专业化)校长后备干部到乡村担任校长(副校长),到2027年底,全县45周岁以下乡村学校校长(含副校长)原则上达到50%以上。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城乡定期交流轮岗机制,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2个任期的校长或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城乡学校交流,力争用3-5年左右时间完成乡村学校校长轮换。实施乡村校长专题培训,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组织实施县级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按照3年一个周期培养评选名校长。开展全县名校长研修活动,组织名校长到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学习,每年择优选派1至2位名校长(副校长)外出跟岗学习。打造一批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带动区域内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打造XX县特色教育品牌。选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乡村 教育 振兴 专项 工作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