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docx
《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发布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编制日期:编制:评估:复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批准页(人员签名)(人员签名)(人员签名)(人员签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它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的要求,有效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单位财产损失,本单位特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北京*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该预案是本单位实施应急救援的规范性文件,用于指导本单位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年月日批准发布,年月日正式实施。本单位内所有部门均应严格遵
2、守执行。北京*有限公司目录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71总则71.1 编制目的71.2 编制依据71.3 适用范围91.4 预案体系111.5 工作原则112基本情况122.1 生产经营概况122.2 平面布置122.3 生产工艺简介122.4 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132.5 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132.6 设备设施142.7 该项目的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142.8 地形地貌152.9 气象气候152.10 水文地质152.11 土壤植被16(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163.1 人员管理风险分析163.2 物质风险分析173.3 设施风险分析173.4 辅助生产设施
3、风险性识别173.5 环保工程风险性识别193.6 不可抗力风险分析19(四)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194.1 组织体系204.2 指挥机构及职责20(五)预防与预警235.1 环境风险源监控235.2 预警及措施245.3 预警发布、调整与解除25(六)应急处置256.1 应急响应256.2 应急措施276.3 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286.4 应急监测316.5 信息报告与发布33(七)后期处置347.1 善后处置与恢复重建347.2 应急终止347.3 调查与评估35(八)应急保障368.1 应急人员通讯378.2 物资装备保障378.3 制度保障378.4 人力资源保障378.5 技术保障3
4、88.6 资金保障38(九)监督管理389.1 培训与演练389.2 奖励与责任追究39(十)附则3910.1术语和定义3910.3应急预案实施41(十一)附件4111.1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表4111.2 应急预案启动令4211.3 应急预案终止令4211.4 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4311.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4411.6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报告4511.7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总结报告4611.8 通讯方式4711.9 应急物资4811.10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4811.11 项目地理位置图5511.12 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5511.13 厂区周边情况图5611.14 总平面布置图5
5、711.15 突发环境事件人员撤离路线图5711.16 消防设施分布图5811.17 厂区雨水、污水排放示意图5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环境污染事故能力,能够确保迅速做出响应,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按事先制定的抢险救援工作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
6、事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增强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防范能力,减少风险,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以保障企业员工和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与健康,使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免受侵害,特制订本预案。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编制。主要依据如下:1.2.1 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0101实施);(2)中华人
7、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15修改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9)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Il)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12)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13)山东省
8、环境保护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4)XX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XX环境保护局XX分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17)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2.2 标准、规范、规程(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5
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9)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年版);(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14);(13)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动部发199556号);(1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5)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6)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0、/T169-2004);(1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窠编制导则;(18)生产经营单位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9)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环境风险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年第2号);(20)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22)环境风险应急响应手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3)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2011年5月1日施行);(24)XX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5)XX高风险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淄环发(2011
11、)67号;(26)关于提高全市重点行业和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的通知(淄环工委办发20116号);(27)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1.3 适用范围1.3.1 本预案适用于北京*有限公司年产2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项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对工作。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1.3.2 事件分级按照突发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12、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重大环境事件(H级)、较大环境事件(山级)和一般环境事件(IV级)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1)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2)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5)因环境污染造成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6)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重大环境事件(I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环
13、境事件:(I)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件。较大环境事件(I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一般环境事件(IV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环境事件:(1)发生3人以下死亡;(2)因环境污染
14、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为了与主管部门及当地政府预案体系相衔接,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风险特性,将公司内事件细分为公司级事件、车间级事件、岗位级事件三个级别。公司级事件(V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司级事件:(1)对周边环境敏感区产生较大影响,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2)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致使群众有中毒现象发生;(3)消防废水或物料流出厂界,对下游水体、植被或无防渗区域产生污染。车间级事件(VI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大面积泄露事故,在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临界点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达标排放,物料未流出厂界。(2)发生小型可控火灾
15、事故,消防废水全部进入本单位收集系统。岗位级事件(Vn级)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车间级事件:(1)发生小型泄露,物料未流出围堰或岗位周边10米范围,有毒有害气体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2)三废治理设施出现故障,导致污染物在卫生防护距离临界点超标排放。1.4 预案体系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结构图如下:突发环境事件综合预案水污染专项预.突发环境事件专项预案气污染专项预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处置方案1.5 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
16、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环境事件造成的影响,把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处置事故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污染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各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和社会影响相适应。(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
17、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人力、技术、物资和信息应急资源来处理事故。明确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当达到公司级时,要在1小时内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请求外界支援。当达到车间级时,要第一时间通知周边保护目标,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衍生污染。2基本情况2.1 生产经营概况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位于XX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内。该公司主要从事墙体材料、地面材料及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项目总占地面积13340m2,位于XX区齐鲁化学工业区内,该公司南面是农田,东面为*,西侧、北侧均为道路。中心纬度,中心经度。厂区地势平坦,附近无居民区。2.2 平面布置厂
18、区出入口位于北侧,门卫位于大门东侧,办公楼位于大门西侧,厂区南侧为料场、仓库、罐体和主控室。2.3 生产工艺简介工艺说明:项目是用水泥、外加剂、沙子、石子、粉煤灰等进行加工混凝土,水泥、粉煤灰由罐车运至项目现场,采用抽真空的方式输送到项目料仓内,料仓为全密闭钢结构,料仓中的水泥、粉煤灰从料仓直接进入搅拌机;项目石子、外加剂、沙子等其他物料储存于密闭的料场罩棚中,并采用密闭输送设备输送到搅拌机内。在搅拌机内加入物料的同时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完成后的混凝土由搅拌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工艺流程图如下:的:4:水产管fc-rI原料ITFH三I-WJ2.4 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2.4.1 废水本项目料场
19、防尘洒水全部蒸发;生产水大部分进入产品,小部分蒸发;车辆冲洗废水经水池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2.4.2 废气该项目废气主要为:原料在储存、运输过程的无组织粉尘;沙子及石子上料工序产生的无组织粉尘;搅拌机投料搅拌过程中产生有组织粉尘。2.4.3 噪声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设备噪声,噪声源强约在75-95dB(八)之间。由于厂区布置合理,采取了吸声、减震、维护维养等合理措施,噪声经厂房隔声和距离衰减后达到厂界时叠加噪声影响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影响。2.4.4 固废该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生活
20、垃圾,旱厕粪便,沉淀池污泥。2.5 原料、产品储运规模情况2.5.1 主要原材料消耗如下:项目主要原料消耗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单位年用量123452.5.2产品储存情况产品储存情况表序号名称储存地点年产量相态备注1混凝土不储存24万立方米/年固态产品2.6 设备设施本项目的主要设备、设施详见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12混凝土拖泵车电力13混凝土拖泵车柴油14混凝土输送泵车日野大象15混凝土输送泵车沃尔沃-大象16混凝土搅拌车UD107混凝土搅拌车重汽78混凝土搅拌车欧曼19轮胎式装载机山工/柳工各110地磅100T111全自动清洗平台12.7 该项目的保护
21、目标及功能划分该项目为环境风险二级,保护目标范围定为3公里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及功能划分表序号名称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人口数量环境功能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地表水乌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l类标准23地下水厂界周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HI类标准2.8地形地貌XX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北纬35563718,东经11732LL831,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地貌景齐全的地区。鲁山横亘中南部,主峰海拔1108.3米,将XX分割为
22、两大水系单元。鲁山以北为小清河水系,在胶济铁路以南呈簸箕状分布,其东西两翼为丘陵地带、中部为河谷低地,向北倾伏开阔至胶济铁路以北,由山前平原过渡至高青县黄泛平原,海拔最低点5米。全市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XX地质条件为Il级粘土层,最大冻土深度-0.5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性征周期为0.4s,相当于地震烈度为7度。XX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隶属华北地台区的鲁西断块之鲁中南隆起区的北缘,地层属鲁西地层分区。该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变缓,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2.9 气象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企业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 综合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