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3)第七章储能氢能发展一、储能1、储能累计装机5980万千瓦,市场规模全球领先2022年,在全球通胀高企、传统行业增长缓慢的大背景下,我国储能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598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25%,同比增长38.1%,继续领先全球。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4610万千瓦,同比增长24.6%;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307.7万千瓦,同比增长128.2%回十月.S2017-2022年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及增速(数据来源:CN
2、ESA全球储能项目库)2022年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00万千瓦达到1650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新增910万千瓦,同比增长75%;新型储能新增734.7万千瓦,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o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比重上升至94%,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等其他储能技术路线的装机规模均有突破。熔融盐储热1.0%压缩空气1.5%截至2022年底电力储能市场装机结构(数据来源: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2、新型储能规划在建规模远超顶层设计,百兆瓦级项目频繁落地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市自治区规划了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总规模超过
3、6700万千瓦。其中,青海、甘肃和山西规划的储能规模最大,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均为600万千瓦;山东、宁夏和内蒙古紧随其后,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均达到500万千瓦各地规划的规模总计已远超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设置的2025年实现3000万千瓦装机的目标。25省(区、市)“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装机目标I地区文件S称装机目标(万千瓦)Ll前II.肃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600背海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600山西山西省“十四日”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600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500宁熨宁夏“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500山东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
4、发展行动方案500河北河北省卜四Iin新型储能发展规划400安徽安徽省新型储能发展规划(20222025年)300浙江浙江省“卜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300广东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i发展的指导意见300江苏江苏省“I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60河南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220湖北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0湖南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200四川四川省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200云南云南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212025年)200广西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200陕西关征求陕西省2022年新型储能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函200辽宁辽宁
5、省“十四日”能源发展规划100贵州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100江西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100北京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70福建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60后津.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50吉林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25总计6785从技术应用看,当前锂离子电池储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多家主流厂商为储能开发了专用300安时以上大容量电芯介别厂商的电芯单体容量已达560安时;压缩空气储能加速发展,首个1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单机规模正向300兆瓦功率等级挺进;液流电池技术实现突破,首个100兆瓦全钢液流电池项目并网发电,锌基液流、铁基液流技术逐渐走出实验室,并获得
6、资本关注;飞轮储能等短时高频技术应用需求持续增长,已有300兆瓦以上规模项目进入建设阶段。3、储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地方政策对市场影响较为明显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超过230个。其中,集中式新能源配储项目投运93个,电源侧辅助服务(调峰/调频)项目投运15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投运23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不含微网)和分布式微电网储能项目(属于用户侧储能)分别投运72个和20个,共享储能项目投运12个。(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2022年,华东、西北地区新增新型储能项目数合计占比超50%,山东、江苏、浙江、福
7、建、广西、内蒙古、宁夏等二十余省(区、市)陆续发布新能源配置储能的政策,显著带动了当地新型储能市场需求。从各区域储能应用场景分布看,华北、西北地区以新能源配储为主,华东新能源配储、电网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分布较为均衡,南方区域以火电厂配储为主。相对而言,华北、西北地区新能源配储等效利用系数高于其他区域。二、氢能1、氢气产量全球第一,石油化工领域为产氢主力近年来,我国氢气产量保持连续增长,是世界上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氢气产能约4100万吨/年,2022年产量达4004万吨。45()。35次一眼钟月 -20132022年氢气产量及增速(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氢能联盟)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
8、在石油化工领域,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产能占比有所提高,超过三分之一的省(区、市)年产能超过百万吨。大型能源央国企引领,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建设运营,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等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工业副产氢价格保持稳定,多个地区电解水制氢价格初具竞争力,化石能源制氢价格下降明显。不同来源氢气供应价格种类燃料氢化工氢工氢高纯电子氢能源氢供应来源焦炉煤气氯碱尾气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电解水制氢电解水制氢多种来源纯度(%)609699.999.999.999999.99到货价格(元/标准立方米)0.611.53.04.05.05.02、输氢管道建设加码推进,高压气氢储运仍为主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能源 数据 报告 2023 第七 章储能氢能 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7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