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docx
《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docx(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科学家揭示19世纪画家颜料作用原理英国19世纪的风景画家J.M.W.特纳被誉为“光之画家,因为他善于运用多层次的颜色与纹理表达那些洒满阳光的场景。在特纳之前,油画家很难将这样充满层次感的色彩表达在画布上,局部原因在于他们当时使用的颜料。早期的油画颜料是油、颜料色素与树脂的混合物,需要数周才能充分枯燥,而在这之前,画家无法在其上分层涂画额外的颜料。特纳的?战舰无畏号?1839年但特纳等画家在颜料中增加了被称为“gumtion或“调色油的涂料基质。这是一种乙酸铅、亚麻籽油、松节油与干乳香树树脂的混合物。这种奶油色、果冻状的调合物,能够让油画颜料在几天之内就变干,这样有利于画家在其上分层涂抹其他的颜料。现在,研究人员已经理解了这种混合物的作用原理:其中的铅能使氧气到达一种非常活泼的形态从而与油发生化学反响,加速颜料枯燥。同时,它还能促进一种弹性有机一无机凝胶的形成,当人们画下一层颜料时,这种胶体可以固定颜料的位置。近日,研究人员将相关论文刊登在?应用化学杂志?上。由于特纳等画家在当时已经掌握了这个有利“武器,于是能不断叠加颜料的层次,使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家 揭示 19 世纪 画家 颜料 作用 原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8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