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 黄瓜栽培编制说明.docx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 黄瓜栽培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 黄瓜栽培编制说明.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黄瓜栽培编制说明-XX.刖百黄瓜是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据记载,每100克黄瓜鲜果含水分94g97g,糖1.6g4.1g,蛋白质0.4g1.2g,维生素C4mg25mg及钙、磷、铁、钾、钠、镁等多种营养成分,肉质脆嫩、汁多味甘、芳香可口。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瓜有清热、解渴、利尿、消肿之功效。黄瓜中含有的细纤维素,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肠道蠕动,加速废物排泄,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含有的丙醇二酸,还能有效地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因此,常吃黄瓜可以清火解毒,利尿消肿,减肥和预防冠心病的发
2、生等。黄瓜作为一种重要蔬菜,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种质资源丰富,栽培方式多样,大棚栽培可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一、项目背景(一)贵阳市黄瓜产业现状随着贵阳市大力推进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截至2022年,全市建立设施蔬菜基地3.89万亩,占全省的20.51%,在全省占比最大,其中设施大棚基地2.45万亩。大棚具有保温、避雨、提早、延晚、抗病虫的作用,大棚生产的黄瓜品质好、产量高,能有效延长蔬菜供应期,相比露地效益更高,因而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值亦逐年增加。据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监测调度系统统计,2020年,全市黄瓜累计种植面积21209.9亩,累计产量42758吨,累计产值6157.6万元;2
3、021年,累计种植面积22800亩,累计产量49046.8吨,累计产值17968.6万元;2022年,累计种植面积25161亩,累计产量51807.5吨,累计产值18966万元。(二)制修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1、制修订地方标准的必要性在2006年以前,贵阳地区黄瓜种植基本以露地栽培为主,设施栽培几无,2006年贵阳市开始大规模兴建蔬菜塑料大棚,规模一度达到6000多个标准单棚,截至2022年,全市建立设施蔬菜基地3.89万亩,占全省的20.51%,在全省占比最大,其中设施大棚基地2.45万亩。大棚黄瓜种植面积达万余亩,产量达5万吨以上。主要栽培品种前期有津研系列等,最近几年主要是德瑞特8号
4、、津盛203等,因品质优良,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点和亮点。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长期以来,也一直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新品种更替缓慢、育苗设施简陋、育苗嫁接发展滞后等问题,同时,受多变气候影响而引发的低温等自然灾害,造成黄瓜幼苗死亡率偏高、育苗成本增大,种植面积徘徊不前,产量受损严重,对黄瓜产业发展影响不小。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育苗设施及育苗技术显著提升,大棚栽培黄瓜的丰产优质高效特性日益彰显,大棚黄瓜规范化种植亦显得越发重要。通过“贵州省地方标准查询服务平台”查询,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规程目前暂无地方标准;省级标准也只有2018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
5、布实施的七星瓢虫饲养及防治黄瓜螃虫应用技术规程(DB52/T1322-2018)1个针对全省防治黄瓜蜡虫应用技术的规程;同时,国家标准只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10部分:杀菌剂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GB/T17980.110-2004)、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黄瓜霜霉病(GB/T17980.26-2000)2个针对黄瓜病害防治方面的标准,农业行业技术标准日光温室黄瓜气肥水一体化施用技术规程(NY“3845-2021)、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黄瓜(NY/T3745-2020)、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NY/T26302014)。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
6、系统全面满足贵阳地区大棚黄瓜生产需求,因此制定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规程,改善大棚黄瓜生产技术落后现状,进行系统、全面技术培训显得十分必要。2、制修订地方标准的意义通过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地方标准的制定,可有效规范和提高贵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大棚利用率,实现蔬菜提质增效,推动贵阳大棚黄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绿色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菜篮子”保供、平抑菜价。因此,此标准的制定及发布具有重要意义。(三)标准制定原则本标准在制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准确性: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力求明确而无歧义。2 .统一性:标准结构、文体和术语力求统一。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涉及其结构、起草规则和内
7、容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3 .协调性:充分结合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达到标准间的相互协调。4 .适用性:标准内容易于实施,便于被其它文件所引用且具可操作性。5 .特殊性:本标准既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又体现我市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势地形等的特殊性和区域性,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四)编制依据本标准基于原有科研成果,结合科技项目实施状况及贵阳多年、多产区的大棚黄瓜种植经验,参照相关文献,经与多位专家多次交流讨论而成,且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起草
8、过程参照了5个国家标准和3个农业行业技术标准等标准的规定,5个国家标准分别是: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6715.1瓜类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3个农业行业技术标准,分别是: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2119蔬菜穴盘育苗通则;NY/T761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根据2022年11月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对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等16项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立项的
9、通知文件精神,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承担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一部分螺丝椒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二部分番茄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三部分黄瓜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四部分苦瓜栽培等四个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二)编制过程1.组织起草阶段根据贵阳市市场监管局下达的2022年度贵阳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22年6月,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联合多家单位向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制定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2022年11月7日,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关于对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等16项地方标准项目立项的通知,批准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1部分:螺丝椒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
10、2部分:番茄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3部分:黄瓜栽培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第4部分:苦瓜栽培等4个标准进行立项,立项标号(2022T316),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为主要起草单位。2022年11月10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邀请贵州大学、息烽县农业农村局、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南明区农业农村局、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贵阳市菜篮子集团公司、贵阳市蔬菜学会等各级部门蔬菜专家、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同志共同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对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研讨,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关于2.5万亩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筑科项目20202号)”项目20202022年在贵阳地区实施
11、状况,结合编制组多年筛选的最佳工艺实验总结(已发表的论文、专利)及种植基地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实地调查,确定了本标准起草的重要技术指标和参数。2022年12月16日,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完成本地方标准起草初稿。2023年2月一10月,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召集标准拟稿人在开阳县、清镇市、息烽县等蔬菜基地开展设施黄瓜栽培试验示范,符合相关数据。2023年4月26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召集标准拟稿人召开标准会议,对初稿进行认真讨论并修改。2023年7月31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召集标准拟稿人召开标准会议,经认真讨论修
12、改后形成了讨论稿。2023年9月4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召集标准拟稿人召开标准会议,经认真讨论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2023年9月27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再次召集标准拟稿人召开标准会议,经认真讨论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23年9月28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将征求意见稿定向发送给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农科院相关专家,收集专家意见。2023年10月16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再次组织标准拟稿人员,汇总送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26条,采纳26条,未采纳0条,并按照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统一修改完善。2023年10月30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组织各标准拟稿人再次对标准进行统
13、一修改完善。2023年12月25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组织各标准拟稿人根据贵州省标准化院的关于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审查记录进行修改完善。2 .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9月28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将征求意见稿定向发送给贵州省果树蔬菜工作站、贵州大学和贵州省农科院等5位专家征求意见。2023年10月16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再次组织标准拟稿人员,汇总送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26条,采纳26条,未采纳0条,并按照专家意见对标准进行统一修改完善。2023年12月25日,通过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网络公开等方式征集到的意见建议情况。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再次组织标准拟稿人员,根据贵州省
14、标准化院的审查意见进行了详细修改和完善。三、主要起草人及其工作分工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职务任务分工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赵宏高级农艺师第一起草人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陈林站长高级农艺师主持起草全面工作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陈家秀高级农艺师主要起草人贵州大学徐秀红副教授参加起草贵州盐业(集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金琳山副总经理农艺师参加起草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陈永波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参加起草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周霞农艺师参加起草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任雪莲助理农艺师参加起草贵阳市蔬菜技术推广站邓隽昕助理农艺师参加起草贵阳市菜篮子集团公司周贵平助理农艺师负责试验示范息烽县农业农村局莫邦兰农艺师负责试验
15、示范修文县农业农村局葛会敏站长农艺师参加起草花溪区农业农村局杨金燕农艺师负责试验示范开阳县农业农村局吴光美农艺师负责试验示范南明区农业农村局文永超站长农艺师参加起草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员职称/职务任务分工观山湖区农业农村局汪萍农艺师负责试验示范修文县六桶镇农业中心白远飞副主任农艺师参加起草四、主要条款的说明及确定依据(一)主要条款本标准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建立生产档案等构成。其中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覆盖大棚黄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对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适用于当前贵阳大棚黄瓜栽培所用品种。(二)
16、主要技术指标、参数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是:“产地环境质量、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指标。其中,栽培技术又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嫁接技术、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等主要技术。(三)确定依据1.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环境质量李莉等黄瓜高效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黄瓜起源于热带雨林潮湿地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及空气新鲜的环境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830,土壤含水量为85%95%,空气相对湿度为白天80%,夜间90%为宜,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透气性良好、保水保肥又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为适宜。薛鑫,孙信成,李琪,等.低温弱光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17、长江蔬菜,2022,2:36-40.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的温度为10-35,最适宜的温度为25C32C。当温度低于5C时,会产生冷害;低于0C时,会产生冻害,造成植株死亡;超过35时,光合产量和呼吸消耗处于平衡状态,当温度超过40C时植株停止生长。黄瓜生育期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以昼夜温差维持在10左右为宜。3 .整地施肥、定植、植株调整等杨晓蔷.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6)。黄瓜种植中,整地移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幼苗移栽前,瓜农应提前进行整地,深翻大棚土壤,翻地深度控制在25cm左右,翻地的同时施足有机肥、尿素及过磷酸钙,提升土壤肥力。整地的同时,还应清理干净土爆
18、中的杂物、枯枝败叶,避免病菌和虫卵残留。完成整地后备用,当黄瓜幼苗长出3心1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应选择晴朗天气上午移栽定植。定植时,应控制好密度,行距以55Cm为宜,株距控制在30Cm为宜,定植后应进行覆膜保温。付文苑,李芳,唐兵,等.贵州黄瓜生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9,36(10):4-10o黄瓜苗达到2叶1心时应及时定植,一般从出苗到定植需2530do采用斜对窝栽培方式,双行单株种植,株距30-40cm,每亩植2000-2500株。史晓燕,杨静静,安林林.温室大棚黄瓜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8:26-27。黄瓜定植时间一般选择2月下旬或3月初,在棚内温度高
19、于8C时进行,每亩定植3500株。徐彦军,刘燕,李伟,等.不同落蔓方法对大棚黄瓜农艺性状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7(10):48-50o采用保持有叶的茎蔓距垄面13T5cm,每株保持功能叶21片以上,株高LOm(靠南边)T.5Di(靠北边)的落蔓处理方式,黄瓜植株生长良好,单株结瓜数、单瓜鲜质量和黄瓜产量都高。张作标,许春梅,顾兴芳,等.不同蘸花剂对黄瓜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L中国蔬菜,2016(5):10-13,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对促进黄瓜果实生长的影响为氯毗脉防落素2,4-D蔡乙酸赤霉素清水(CK)o其中IOmgLT氯帆脉蘸花处理对黄瓜果实生长的促进效果最明显,且激素残留量检测符合欧盟标
20、准0.01mg.kg-E2,4-D能延迟黄瓜开花,保持黄瓜鲜花不败;用100mgL-l的赤霉素溶液蘸花,能促进黄瓜果实膨大;蔡乙酸蘸花处理的黄瓜会出现花冠不完全展开的现象,但不能长时间保持鲜花;防落素和氯毗脉处理对黄瓜坐瓜和果实膨大都有促进作用。张东琴,侯栋,岳宏忠,等.单性结实黄瓜在亚低温条件下子房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JL北方园艺,2021,482(11):50-56.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在8-1Oh的短日照条件下,有利于性器官与雌花的分化与形成。唐卫东,刘振文,刘冬生.低温弱光胁迫对大棚黄瓜叶片形态变化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22,35(03):
21、536-542。低温弱光胁迫导致叶片的叶面积、干物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植株中下部的叶片叶面积下降较为显著(最大降幅约40.3%),而植株中上部的叶片干物质量下降较为显著(最大降幅约20.6%)。轻、中度低温胁迫(温度为1020C)导致紧邻植株中部位置的叶片叶面积明显比处于植株两端的叶片叶面积更大,而重度低温胁迫(温度为510)对不同叶序叶片形态变化影响较小且彼此差异不明显。4 .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杨晓蔷.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6)。定植后需进行封棚处理,缓苗3d后再通风,定植后1周浇灌缓苗水,座瓜之前做好控水、中耕及蹲苗等各项工作,当黄瓜长度达
22、到IoCnl左右时即可浇灌催瓜水,进入结果期后,应每周浇1次水。同时,在灌水的同时,还应及时施肥,黄瓜苗期追加氮磷钾肥,其比例为3:2:1,挂果期追肥时氮磷钾比例调整为2:2:4,针对土壤埔情较差的地块,应适当增加氮肥,同时要保持土壤湿度,将湿度控制在60%即可。石文学,王军,张志国,等.灌溉方式对春大棚黄瓜产量、经济效益和灌溉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6(05):56-59。相比较覆膜沟灌,膜下微喷和膜下滴灌均能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方栋平,张富仓,李静,等.灌水量和滴灌施肥方式对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06)
23、:1735-1742o不同的灌水量和滴灌施肥方式对黄瓜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滴灌施肥方式下,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黄瓜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量和产量,提高黄瓜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左丽芬,曹龙,朱建军,等.不同灌水次数对大棚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L湖南农业科学,2018(10):29-32.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分不同次数灌水对黄瓜株高影响不显著,前期灌水次数少有利于黄瓜茎粗的膨大;2d一次和3d一次灌溉方式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增强黄瓜对水分的渗透调节能力;其中以2d一次灌溉方式下的黄瓜品质最佳。1d一次灌水方式能促进黄瓜瓜长增长和叶面积增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第3部分 黄瓜栽培编制说明 大棚 蔬菜 栽培技术 规程 部分 黄瓜 栽培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8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