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docx
《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集装箱式储能电站9MW36MWh编制:审核:审批:XXX科技有限公司20xx年9月目录一、项目概况41、*1,页目31、2项目背景41、3建设内容41、47文,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52.1 产业政策52.2 目,jy三、设计依据6四、用户配电现状82.3 1j2jL市84.2 配电系统84.3 用电统计9五、设计方案125.1 并网接入125.2 135.3 电池参数135.4 电池成组方案:145.5 电池管理系统(BMS)165.6 *f*j*175.7 电站布置18六、系统酉已置清单187.1 电站安全207.2 2异常响应217.3 蓄电池热管理237.4 消防安
2、全26一、项目概况XXX集团有限公司(简称“XXX”)成立于20xx年,是中国建材的核心企业,是集XXX商品混凝土、砂石骨料、XXX制品等制造及研发、节能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大型XXX企业集团。XXX有限公司于2002年12月25日在X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孙建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XXX、熟料生产、仓储、销售及售后服务。XXXXXX坚持以专业化的制造技术、专家化的管理手段确保高品质产品的生产;坚持以完善的市场保障系统、专情化的服务理念对消费者负责。生产线全部用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工艺,按XXX统一的质量标准生产,使用统一的“CUCC”XXX牌商标。产品品种涵
3、盖了32.5、42.5、52.5、62.5等各种型号及性能的一般XXX和商品混凝土。XXXXXX生产的“CUCC”XXX牌XXX具有较高的安定性,凝结时间适中,早期、后期强度高,和易性、耐磨性、可塑性、均匀性优良,色泽美观,碱含量低等特点。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水利、工农业建设等复杂、要求高的工程。1、1项目名称XXX有限公司综合能源系统解决项目。1、2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XXX省XXX市,用电池组作为储能元件,在电力处于低价位时期蓄电,在电力处于峰时段放电,实现电力削峰填谷,调节用户侧需求响应,这不但可以降低电网的峰值负荷,有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4、。1、3建设内容1)建设内容:集装箱式储能电站;2)装机容量:9MW736MWh;1、4建设地点与占地面积XXXXXX初步估算需求占地面积为900m2,详细选址需进一步调研后确认。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2.1 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xx年颁发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储能产业在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于20xx年9月22日联合颁布发改能源20xx1701号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在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储能系统,鼓励通过配置多种储
5、能设备提高微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完善用户侧储能系统支持政策。对于满足要求的储能系统,电网应准予接入。鼓励和支持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储能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总结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XXX辅助服务(调峰)市场主要开展深度调峰交易和启停调峰交易两类交易品种。市场建设初期,深度调峰交易参与主体为燃煤火电机组、核电机组,启停调峰交易参与主体为燃煤火电机组和储能电站,储能电站建成后参与电网侧辅助服务市场可再获得部分收益。2.2 项目意义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
6、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将储能设施部署在用户侧,可解决电力生产与消费不匹配和电网通道不畅的问题,改变电力“产、运、消”瞬时同步完成的特性,实现消纳清洁能源与满足电力需求的双重目的。1)储能设施可发挥电力“仓储”功能,改变电力产品的瞬时特性,使新能源发电机组供电稳定、安全,促进新能源技术的发展。2)当配电网中用户所安装的储能容量总和达到一定时,能有效地延缓配电网增容扩建,提高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减少用电高峰时电能长距离输送所产生的损耗。3)用户侧
7、储能可为用户平滑负荷、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4)用户侧储能可实现需求侧管理,减小峰谷负荷差,并带动新型电力消费和交易模式,降低用户的购电费用。三、设计依据GB51048-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T36276-20xx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36545-20xx移动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技术要求GB/T34120-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技术规范GB/T34131-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范GB/T36558-20xx电力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6549-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指标及评价GB/T36547-20xx电化学储能系
8、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T33592-20xx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控制规范GB/T33593-20xx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NB/T33015-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4-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31016-20xx电池储能功率控制系统技术条件NB/T33014-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33015-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NB/T33016-20xx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程NB/T42089-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功率变换系统技术规范NB/T42090-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
9、技术规范NB/T42091-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用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DL/T1815-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1816-20xx电化学储能电站标识系统编码导则NB/T33011-20xx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测试技术规范、NB/T33010-20xx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NB/T33013-20xx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控制规范、NB/T33012-20xx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1564-20xx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Q/GDW676-20xx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测试规范Q/GDW696-20xx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运行控制规范Q/GDW697-2
10、0xx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监控系统功能规范Q/GDW/Z1769-20xx电池储能电站技术导则Q/GDW1884-20xx储能电池组及管理系统技术规范Q/GDW1886-20xx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典型设计规范四、用户配电现状4.1 峰谷电价目前XXX省XXX市电网的电力价格见下表4-1:表4-1XXX省XXX市电网峰谷分时电价表时区ABCDE时间(时)00:00-08:0008:00-12:0012:00-17:0017:00-21:0021:00-24:00间隔(小时)84543峰/平/谷谷峰平峰平电价(元/kWh)0.30391、01970.61181、01970.61184.2 配电系统XX
11、X配电网络为2路IlOKV进线,一路郎螺778路进线下挂1#和2#主变,其中1#主变停运,2#主变为30000KVAIlOKV/6KV变压器;另一路郎螺779进线下挂3#主变,其3#主变31500KVA110KV/6KV变压器。目前正常运行状态下2#主变下带6KVI段母线;3#主变下带6KV11段和In段母线(两条母线间母联开关处于闭合)。同时6KVI段母线接有一台6KV18000KW余热发电机,即为1#余热发电机;6KV11I段母线也接有一台6KV18000KW余热发电机,即为2#余热发电机;1#发电机发电在13000Kw左右,2#发电机发电在16000KW左右。两路进线都按其变压器容量缴纳
12、基本电费。XXXXXX配电系统如下:4.3 用电统计2#主变用电量统计如下:kwh450000040000003500000300000025000002000000150000010000005000000峰(kWh)平(kWh)谷(kWh)2#主变月平均功率曲线如下:2018-2019年典型月平均功率曲线kW400003000020000100000计费容量(kVA)峰(kW)平(kW)谷(kW)2#主变典型日负荷曲线如下:基于以上的曲线分析,2#主变整体负荷波动符合公司24小时连续生产特征,峰平谷时段在4000-13000kW区间内波动。考虑到基本电费按变压器容量30000kVA收取,储
13、能系统具有充足的容量进行充电,因此2#变压器主要限制为消纳问题。为保障电量能充分消纳,初步判断储能系统规模3MW12MWho3#主变用电量统计如下:kwh600000050000004000000300000020000001000000峰(kWh) 平(kWh) 谷(kWh)3#主变月平均功率如下:kW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18-2019年典型月平均功率曲线计费容量(kVA)峰(kW)平(kW),谷(kW)3#主变典型日负荷曲线如下:0基于以上的曲线分析,3#主变整体负荷波动符合公司24小时连续生产特征,峰平谷时段在7000-2400OkW
14、区间内波动。考虑到基本电费按变压器容量3150OkVA收取,储能系统充电余量和消纳均有一定限制。为保障电量能充分消纳及充电不超容,初步判断储能系统规模6MW24MWh综合上述分析,可确认XXXXXX储能电站规模为9MW36MWh,分2个并网点接入。其中,2#主变6kV低压侧接入3MW12MWh,3#主变6kV低压侧接入6MW24MWh0五、设计方案XXXXXX项目拟建设功率为9MW,储能电量36MWrh的储能电站。系统由18个0.5M372MWh储能单元构成,用磷酸铁锂作为储能电池,分别通过2个并网点接入6kV母线。系统用3层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实时数据,经由RS485或CAN通信发送至EM
15、S系统集中控制。EMS可由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讯,实时监控储能电站运行情况,并通过符合跟踪装置调整充放电功率,在谷段及平段进行充电,并在峰时段进行放电,实现峰谷套利。5.1 并网接入XXXXXX项目由2个并网点共接入9MW36MWho其中,2#主变6kV低压侧接入3MW12MWh,3#主变6kV低压侧接入6MWr24MWh0两个并网点分别装设双向计量装置,对储能系统充放电量进行实时计量,且通过装设逆功率保护装置,保障储能系统不向电网返送电。接入示意图如下所示:6tfW24MMttW3MWUKh*t4t5.2 系统组成电池系统以2MWh组成一个集装箱单元,一个集装箱内有12个电池簇,单节电池用3
16、.2V120Ah规格磷酸铁锂电池。集装箱内包含电池、电池管理模块,汇流开关,消防设施等,电池簇经直流汇流排汇流后接500kWPCS,经PCS变流后出线为0.4kV每4个500kW的PCS通过1台250OkVA60.4kV变压器升压至6kV后并入储能系统6kV母线。5.3电池参数电芯用磷酸铁锂电芯-LFP48173170E,容量120Ah,标称电压3.2V,工作电压范围2.53.65V,电芯月自放电率3%,电芯通过GBT314842015、GBT31485-2015和GBT31486-2015国家强检测试,及IEC62619、UN38.3、MSDS等认证,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基本特性参数备注一
17、、电芯电芯型号LFP48173170E方形铝壳电芯类型磷酸铁锂电芯容量120Ah().5C标准充放电电芯额定电压3.2V最大充电电压3.65V最大持续放电电流120A重量2.86kg尺寸厚度:480.5MM宽度:173.90.5MM高度:170.20.6MM5.4 电池成组方案:本项目由18个0.5MW/2MWh储能单元构成,通过选型计算,选用单体电池为LFP48173170E(额定电压3.2V、容量120Ah)的锂离子电池。24只FEl05A(额定电压3.2V、容量120Ah)单体电池用2并12串方式构成电池PACK(额定电压38.4V、容量240Ah),每簇电池由19个PACK串联组成(额
18、定电压729.6V、容量175.104kWh)o储能单元成组过程如下:名称成组单元设备组成详图装机容量电池单体用3.2V/120Ah锂离子电池3.2V120Ah电池PACK锂离子电池用2P16S方式构成一个PACK,配备一台电池监控模块PACK%38.4V/240Ah从控电池簇一个电池簇由19个PACK组成电池簇1729.6V/240Ah175.104kWhFErrnrnllrmrmT三11(T111mumMrnTI主控500kW20OOkWh储能系统12簇锂离子电池并联接入1台电池系统2000kWh500kWPCS,配备总总控fFFF控,高压箱高压箱500kWPCSi国5.5 电池管理系统(
19、BMS)本次BMS系统是根据大规模储能电池阵列的特点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本系统使用锂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储能电池阵列,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包括:监测并传递理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内阻及保护量等;评估计算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寿命健康状态SOH及电池累计处理能量等;保护电池安全等。每个储能电池单元(0.5MW/2MWh)配置BMS,BMS包括三层架构分别监测电芯、电池簇和电池堆的相关运行参数。一级BMS监测单体电芯的电压、温度,具备均衡功能,支持禁用均衡,自动均衡,手动均衡和指定均衡目标电压等均衡模组。二级BMS监测整簇电池总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能源 系统 解决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8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