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_T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docx
《GB_T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_T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13.200CCSA90Iv-rjt:L*.卜.,Iy-t三-三z中华人民共和家标准GB/T435002023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afetymanagementsystems-Requirements2023-II-如发布2024-06-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In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组织及环境44.1 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4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54.3 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54.4 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5领导力与全员参与55.1 领导力55.2 安全方针65.3 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65.4 全员参与66策划76.1 法律
2、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的确定76.2 应对风险的策划76.3 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96.4 变更的策划97支持1()7.1 通则107.2 资源107.3 安全文化117.4 沟通127.5 文件化信息128运行13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138.2 应急准备和响应149绩效评价149.1 监视、测量、分析、评价149.2 内部审核159.3 管理评审1510改进1610.1 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610.2 持续改进17参考文献18本文件按照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
3、文件由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1)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天津理工大学、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像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急管理局、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工三t量监督中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东航技术应用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
4、司、北京东方易初标准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装题人刘工石坤、罗云、钟茂给郑鹏、张宝舂飕福、陈全、董成文、秦稣丁日佳、孙有力、建硕、史冰洁、刘照容姜飙寇丽平、张楠、袁宏永、黄弘、朱伟、陈源翁文国、杨威、贺永利、孟超、张国、王亚飞、史聪灵、张取李炎、m蝌皴、段志祥霍中f翻法E、吕慧。有效的安全管理是维护社会程定、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基于我国总体安全观的思想,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对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和预期结果是防止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
5、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本文件提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和通用性要求,为消除隐患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风险提供一个管理框架,可作为指导各行业、专业领域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性、指南性和技术性标准的纲领性文件。组织也可以直接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具体制定其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安全风险并提升安全绩效。对组织而言,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是一项战略决策。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领导力、承诺、组织的安全方针、各层次的参与、与相关方的沟通、资源配置、安全文化建设、组织的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有效过程,以及对安全管理体系绩效的持续监视评价和有效改进等诸多关键因素成功实施本文件可使相关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6、O然而,采用本文件并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杜绝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和改进安全绩效,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还取决于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活动的性质及相关安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本文件中所采用的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策划一实施一检查一改进(PDCA)”的循环理念。PDCA是一个迭代过程,可被组织用于实现持续改进。它可应用于管理体系及其每个单独的要素,具体如下:策划(P:Plan):评价和确定安全风险,制定目标并建立所需的过程,以实现与方针相一致的结果一一实施(D:Do):具体计划并实施所策划的过程;-检查(CCheck):依据安全方针和目标,对活动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以进行审核;改进(A:A
7、cl):采取措施持续改进安全绩效,以实现预期结果。注:括号内给出的数字涉及本文件的章条号。图1PDCA与本文件架构之间的关系IV本文件中所采用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原理,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机结合,并明确提出了隐患的辨识是基于组织安全风险识别的结果,安全风险管控的失效可能导致隐患的产生。图2给出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原理图。图2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过程原理图本文件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包括高层逻辑结构、核心正文和通用术语,旨在方便使用者在使用木文件时实施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本文件包含了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涉及的人员伤害、健
8、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方面的安全风险主题。本文件包含了组织可用于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和开展符合性评价的要求。希望证实符合木文件的组织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开展自我评价和声明;一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一一寻求组织的外部机构对其自我声明进行确认;寻求外部组织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或注册,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总体原则和要求,提供了整体和通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a)有意向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安全管理体系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b)生产安全、社区安全、功能区安全、公共场所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及防灾减灾等领域;c)组织
9、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可以应用于所有级别的任何活动,包括内部和外部活动。注:在不引起混的情况下,本文件中的“标准化文件”简称为“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组织organization为实现目标(3.12),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组织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政府耳胸、社团、个体工商户,或者上述组织的某部分或其组合,无论其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来源:GB/T450012020,3.1,有修改3.2相关方interestedparty可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者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
10、个人或组织(3.1)。示例:相关方可包括顾客、游客、居民、社区、供方、监管部门、非政府组织、投资方和工作人员等。来源:GB/T450012020,3.2,有修改3.3工作人员staff在组织(3.1)管理下开展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人员。注1:在不同安排下,人员有偿或无偿地开展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如定期的或临时的、间歇性的或季节性的、偶然的或兼职的等。注2:工作人员包括最高管理者(3.8)、管理类人员和非管理类人员。注3: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在缈只控制下所开展的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可由组织雇佣的工作人员、外部注昉的工作人员、承包方、个人、外部派遣工作人员,以及其工作或与工作相关的活动在
11、一定程度上受组织共同控制的其他人员来完成。3.4要求requirement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满足的需求或期望。注1:“通常隐含的”是指,对组织(31)和相关方(32)而言,按惯例或常见做法,对这些需求或期望加以考虑是不言而喻的。注2:规定的要求是指经明示的要求,如文件化信息中所阐明的要求。来源:GB/T450012020,3.8,有修改3.5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legalrequirementsandotherrequirements组织(3.D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组织必须遵守或选择遵守的其他要求(3.4)。注1:对本文件而言,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是与安全管理体系7)相关的要
12、求。注2:“法律渤腰求和其他要求”包括集体协议的规定,例如:组织的和行业的标准、合同规定、与社团或非政府组织间的协议。来源:GB/T450012020,3.9,有修改3.6HS体系managementsystem组织(3.1)用于建立方针(3.10)和目标(3.12)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注1:一个管理体系可针对单个或多个领域。注2:体系要素包括组织的结构、角色和职责、策划、运行、绩效评价和改进。注3:管理体系的范围可包括:整个组织,组织中具体且可识别的职能或部门,或者跨组织的一个或多个职能。来源:GB/T450012020,3.10,有修改3.7安全管理体系s
13、afetymanagementsystem用于建立和实现安全方针(3.10)和目标的管理体系或管理体系的一部分。3.8最高管理者topmanagement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3.1)的一个人或一组人。注1:在保留对安全管理体系(3.7)承担最终责任的前提下,最高管理者有权在组织内授权和提供资源。注2:若管理体系的范围仅覆盖组的一部分,则最高管理者是指那些指挥和控制该部分的人员。来源:GB/T450012020,3.12,有修改3.9领导力leadership确立战略方针目标,建立管理体系,并运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有效实施,达到目标的能力。3.10方针policy由组织最高管理者(3
14、.8)正式表述的组织(3.1)的意图和方向。来源:GB/T450012020,3.14,有修改3.11安全方针safetypolicy由组织最高管理者(3.8)发布的安全宗旨,体现内部的安全追求和行为准则,以及对外部的安全承诺。注:安全方针是组织防止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并提物建康安全的环境的总体意图和方向的表述。3.12目标ObjeCtiVe要实现的结果。注1:目标可以是战略性的、战术性的或运行层面的。注2:目标可涉及不同领域(如财务的、健康安全的和环境的目标),并可应用于不同层面(如战略层面、组织整体层面、项目层面、产品和过程层面)。注3:目标可按其他方式来表述,例如:按预期结果、
15、意图、追求、目的、运行准则来表述目标。注4:安全目标,是由组织设定的,与安全方针一致的,与安全相关的目标。来源:GB/T450012020,3.16,有修改3.13安全目标safetyobjective组织(3.1)为实现与安全方针(3.11)相一致的特定结果而制定的目标(3.12)。3.14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组织(3.1)运行或管理过程形成的被人们广泛认同和共享的对安全的态度、理念、意识、行为方式,以及安全制度和安全环境的总和。3.15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源头。注1:风险源一般是某种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注2:本文件中的“危险源”
16、有时也会被理解或表述为“风险源”。3.16风险risk不确定因素对目标(3.12)的影响。注1:影响是指对预期的偏离正面的或负面的。注2: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缺乏甚至部分缺乏相关信息、理解或知识的状态。注3:通常,风险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两者的组合来描述其特性。注4:通常,风险以某事件(包括情况的变化)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述。注5:本文件中风险指安全风险(3.17)。3.17安全风险safetyrisk发生某一特定危害事件如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可能性与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3.18隐患hiddenperil可导致安全事件(3.24)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
17、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或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3.19监视monitoring确定体系、过程或活动的状态的手段和过程。注:为了确定状态,可能需要检查、监督或批判地观察。3.20审核audit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和文件化的过程。注1:审核可以是内部(第一方)审核或外部(第二方或第三方)审核,也可以是一种结合(结合两个或多个领域)的审核。注2:内部审核由组织1)自行实施或由外部方代表其实施。注3:“审核证据”和“审核准则”的定义见GB/T1901L来源:GB/T450012020,3.323.21绩效performance可量化
18、的结果。注1:绩效可能涉及定量或定性的发现。注2:绩效可能涉及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体系或组织(3.1)的管理。来源:GB/T450012020,3.27,有修改3 .22符合conformity满足要求(3.4)o4 .23不符合nonconformity未满足要求(3.4)。注:不符合与本文件的要求和组织1)自己确定的安全管理体系(3.7)附加的要求有关。3.24安全事件safetyincident可能或已经导致人员伤害、健康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情况。注1:发生伤害、损失或破坏的安全事件有时被称为“安全事故”。注2: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伤害、损失和破坏的事件在英文中称为“nearmi
19、s”“nemfit或closeCaI1”,在中文中也可称为“未i肄件“味遂事故或”事故隐患”等。注3:尽管安全事件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不符合(3.23),但在没有不符合23)时也可能会发生。3.25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提高绩效(3.21)的循环活动。注1:提高绩效(3.21)涉及使用安全管理体系(3.7)以实现与安全方针(3.11)和安全目标(3.13)相一致的整体安全绩效的改进。注2:持续并不意味着不间断,因此活动不必同时在所有领域发生。来源:GB/T450012020,3.37,有修改4组织及环境4.1 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安全管理
20、体系预期结果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因素。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价。注1:内部和外部因素可能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包括能影响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的条件、特性或变化情况。注2:府盯理解外髀境,一般考虑来自于国际、国内、地区或当地的政治、法律法规、文化、社会、经济或金融、技术、市场竞争、自然环境等有关的因素。注3:为利于理解内部环境,一般考虑与组织的属性、特征、价值观和文化等有关的因素。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a)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相关方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需求和期望;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是或将可能成为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
21、求;d)这些需求中哪些将通过安全管理体系来解决。4.3 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明确安全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见4.2);c)所计划或实施的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在组织控制下或在其影响范围内可能影响组织安全绩效和韧性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组织应将范围形成文件化信息。4.4 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组织应按照本文件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安全管理体系应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组织应确定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a)确定这些过
22、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d)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并确保获得;e)分配这些过程的职责和权限;f)按照策划(见第6章)实施过程保留文件化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确保其过程按策划进行;g)有效评价过程,及时整改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h)改进过程和安全管理体系。5领导力与全员弁与5.1 领导力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其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并承诺:a)对安全管理体系及其绩效全面负责并承担责任;b)明确建立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并与组织战略方向相一致;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_T43500 2023 安全管理 体系 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0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