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与痤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023.docx
《IL-17与痤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L-17与痤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023.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L-17与座疮相关性的研究进展2023白细胞介素17新突破。座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性皮肤病。近年来座疮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广。目前认为其发病与雄激素水平、皮脂分泌过量、毛囊角化过度、座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acnes,C.acnes)定植等因素有关。大量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参与座疮发病过程。IL-17等Thl7通路相关细胞因子在早期座疮病变中显著表达。一、IL-17概述IL-17是TM7细胞产生的标志性细胞因子,最早发现于1993年。IL-17细胞因子家族包含6种结构相似的细胞因子,即IL-17
2、A-F,且除了Th17细胞外,肥大细胞、NK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也可以分泌IL-17o目前认为IL-17在抵抗细菌和真菌入侵,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肥胖和肿瘤的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IL-17结构:IL-17家族的第一位成员IL-17A最初被命名为CT-LA8,它与一种嗜T细胞疱疹病毒开放阅读框具有同源性,其3非翻译区(3UTR)中存在一个富含腺昔-尿昔的不稳定序列,并能诱导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通过对同源基因的筛选,进而发现了IL-17B、IL-17C、IL-17D、IL-17E(又称IL-25)和IL-17Fo这些细胞因子中富含半胱氨酸结褶皱结构,类似于神经生长因子(nerveg
3、rowthfactor;N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IateI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oIL-17的来源:研究发现朗格汉斯细胞可以处理释放到滤泡中的免疫原性C.acnes蛋白,然后通过Toll样受体2(toll-likereceptors2,TLR2)将这些抗原呈递给局部淋巴结的CD4+T细胞。C.acnes抑制Thl细胞分化,刺激CD4T细胞分化成Th17细胞,分泌大量的IL-17oIL-17可以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这些细胞分泌IL-6/1、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前列腺素E2(pr
4、ostaglandinE2zPGE2)E2等促炎因子,所有上述细胞因子在IL-23的协同下进一步激活CD4T细胞,使其向Thl7细胞的方向分化。肥大细胞在皮肤和粘膜中特别丰富,它们可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且对环境中的变化较为敏感。活化的Th17细胞通过细胞间接触使得肥大细胞激活IL-17的转录。Eliasse等研究了15例座疮患者,发现肥大细胞作为先锋,在座疮的免疫反应中最先出现,数量在座疮粉刺阶段就可以达到峰值,由此可以确定座疮早期的IL-17是由肥大细胞生产的。中性粒细胞、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也可产生IL-17。研究表明在炎症晚期,IL-15可以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大量的IL-17
5、l而在早期先天免疫反应中,T细胞可在IL-23的诱导下快速产生IL-17CD8T细胞产生IL-17的过程则是由TGF-轿口IL-6调节。二、IL-17与座疮的相关性1、IL-17在座疮患者表皮中的表达:Farag等发现寻常座疮患者在表皮细胞、真皮乳头部淋巴细胞和病灶周围淋巴细胞中IL-17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IL-17与TNF-xIL-1一起可诱导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因此这些蛋白酶在座疮患者表皮中也有所升高。对座疮患者皮损的研究中发现Jh17细胞产物(IL-17A、IL-22、IL-6)均有较高表达,不仅如此,IL-17诱导的促炎细胞和趋化因子,如CSF2和CCL20的水平在座疮病变中也
6、有明显升高,这些证据都提示在座疮病变过程中激活了Th17/IL-17通路。2、IL-17与座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座疮严重程度与IL-17的表达呈正相关。Abd-EI-maged等发现座疮患者的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皮损匀浆中IL-17水平随着座疮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证实座疮患者皮损中抗IL-17抗体阳性,且其水平同样与座疮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抑制IL-17的表达可能会阻止座疮进一步发展,从而改善座疮患者的预后。3、IL-17或成为座疮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C.acnes能刺激干扰素-c(interferOn-GIFN-C)的产生,并刺激炎症细胞分泌更多的IL-17研究显示
7、,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患者的血清IL-17截断值9.51pgml和12.59pgml在早期预测和检测严重类型座疮方面具有显著意义。因此,当血清IL-17水平高于截断值时,或可用于座疮的早期诊断。4、IL-17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较多研究表明IL-17具有促纤维化作用,IL-17增加了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如TGF-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疙瘩中IL-17/IL-22诱导的产物S100A7和hBD2明显增加,证明了IL-17在瘢痕疙瘩中发挥作用。IL-17可诱导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IgroWthfactorreceptor,EGFR)介导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L 17 痤疮 相关性 研究进展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0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