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
《“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8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今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浦江经验”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20年来,浦江县和浙江各地健全完善并创新发展“浦江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政治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价值,以逐级兜底化解为方法路径,以助力“两个先行”为目标使命的制度文化体系,不仅有力夯实了浙江改革开放事业的社会稳定基础,也为全国范围内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了重要的地方经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浦江经验”的
2、诞生和发展,正是我们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深化践行初心使命、主动迎考时代之问、不断交出优异答卷的生动写照。20年前,“浦江经验”创造性回答了转型期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一众难题。20年后的今天,”浦江经验”对于应对基层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如何提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水平、如何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保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等时代新考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一、答好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能力的考题下访接访群众是检验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驾驭复杂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愈是崇高伟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愈为艰巨复杂。体现在基层治
3、理方面,突出表现为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基层治理风险和难度日益加大。化解好矛盾纠纷,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然而实践中,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不了解矛盾、不直面矛盾、不会解矛盾等情况,传承发展“浦江经验”就为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一方面,运用好“浦江经验”要坚持问题导向,源头化解矛盾。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变群众上访寻领导为领导下访找群众,直面群众的维权诉求,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真情实意帮助群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群众越级上访等维稳难题。另一方面,运用好浦江经验”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化解矛盾。领导干
4、部要准确识别矛盾纠纷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正确把握好一般与特殊、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实质的关系,通过系统施治、组合施策解决好一些涉及广、影响大、层次深的复杂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老问题又引发新问题。二、答好如何提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水平的考题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浦江经验就是经由地方实践充分检验行之有效的,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的科学理论。不仅理论的本身服务于群众的利益,同时理论建立和发展过程也充分体现了走好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新时代运用和发展好“浦江经验”,就要牢牢坚持蕴含于这一科学理论之中鲜明的人民性和群众观。新时代运用和发展
5、好“浦江经验”,首先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本源。要树立信访工作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把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作为检验信访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价值标尺,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和敢于接受人民监督的无私气度把信访工作发展成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制度工具。新时代运用和发展好“浦江经验”,还要旗帜鲜明地走好群众路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否稳固,关键要看群众对党是否拥戴支持。要把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当作党的群众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树立党的光辉形象,畅通组织与基层、政府与社会、干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让群众更加信任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三
6、、答好如何以基层治理现代化保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考题党的二十大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内容实质上,不仅要求续写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必然要求以基层治理现代化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新时代坚持运用和发展好“浦江经验”要以更加有效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持续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社会稳定基础。一是推动“浦江经验迭代创新。充分吸收各地发展“浦江经验“好的做法,如浙江全省“民呼我为”互联网政务应用等,创新“浦江经验”的制
7、度和文化结构,丰富新时代“浦江经验”的内容体系。二是推动“浦江经验”推广复制。加强”浦江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浦江经验”的传播度、知晓度和应用范围,通过强化制度规范、标准化建设等手段,促进“浦江经验”在全国各地复制应用。三是推动“浦江经验”研究阐发。要加强对“浦江经验”的历史形成、制度变迁、理论内涵、实践创新、文化价值等重要问题的理论研究,促进形成“浦江经验”与“枫桥经验”后陈经验”“三治融合经验”等理论融会贯通的基层治理“经验”谱系,为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理论根基。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习体会“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8、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之江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
9、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背后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农业农村统计工作实际,谈三点体会:体会一:感悟“千万工程”中的为民情怀,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统计作为统计工作的最大政绩。“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千万工程”不是用砖瓦建设出来的,他是党心和民心的铸就,是历史的选择。“千万工程”从人居环境整治入手,由环境变革触发生态变革,激发文化、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场乡土重整、乡村重塑、城乡重
10、构的社会变革,堪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先声,其蕴含的人民立场,既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总书记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农业是国之大者,对标对表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们要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统计为民意识。要围绕国家农业农村战略部署,提升统计监测能力;要科学设置指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监测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11、等重点领域监测分析;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方法,完善设施农业调查制度,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统计调查领域;要全面反映农业农村新发展新进程,全面推动农村统计现代化改革,用实实在在的统计数据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体会二: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作为统计工作的根本方法。2002年底,履新浙江、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展开调查研究,寻求破解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200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因地制宜,针对浙江省城乡发展实际,做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村整
12、治“应运而生,走出了一条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之路。“千万工程”是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典范,不仅为农村带来生态革命,更带来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下,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就是要学习“千万工程”的求实作风,坚持实事求是,办实事、做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一方面,要带着问题找答案,另一方面,要扑下身子解难题。就是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突出“深、实、细、准、效,要“钻进去”调查研究、总结规律,“走出去”沟通交流、学习经验,“贴上去剖析问题、破解困难,把调查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调研成果加速转化应用。对统计部门来说,实事求是是立身之本,是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13、根本要求。当前,就是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千方百计防范统计数据造假,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统计数据质量,为加快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提供坚强统计保障。就是要涵养优良作风,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裤腿沾着泥土,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国家统计局有关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和我省统计改革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目标,深入开展粮油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选题调研,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
14、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客观反映“三农”总体形势和最新情况,为“三农”发展添活力、强动力、增后劲奉献统计之力。体会三:感悟“千万工程”中的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责任担当。“千万工程”20年的实践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随着群众需求升级而发展。“千万工程”是基础工程、龙头工程、生态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伟大的乡村“探月”工程、民族筑梦工程、时代共富工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那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认准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久久为功,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一点点累积起来,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和“功成必定
15、有我”的责任担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农村统计工作者距离“三农”最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要先知先觉,要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敏感性。要紧紧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对“三农”发展形势和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把问题找准、把情况说透。要着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个“根本,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统计台账建设,健全村、乡镇基础统计台账,规范村、乡镇统计台账信息采集记录,做到农村统计数据数出有源,有据可查,从源头上管控好农村基础统计数据。要把抓基层
16、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建规范、强管理、稳队伍、提能力,让统计之基坚如磐石”,真正出统计“功成”之力,而不求统计“功成”之誉,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统计保障。2023学习贯彻落实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交流经验报道专题报告农村生态环境行动、农旅融合发展、乡风文明建设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谋划部署“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我市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出发,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成了新村建设“轮一遍”、四大精品区块“拧一把“、历史文化村落“保一批”、美丽示范“创一批”的工作目标,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17、得到全面提升,一幅干净整洁、生态秀美、宜居宜业,充满诸暨特色的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美丽浙江推进大会上,表彰了“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其中,市农办、市环保局两家单位获评突出贡献集体,获记功表彰;12名同志获评突出贡献个人,获记功表彰或通报表扬。关键词:“四级联动”向“一片美”转型近年来,我市坚持“四级联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一片美”转型。以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目标,高起点绘制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基本建成以“西施为主题的“一环六线”景观线骨干网,形成”点上盆景、线上风景、面上胜景、全域美丽“诸暨特色风
18、景长廊;依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成果,完善综合功能,建成枫桥镇、山下湖镇、五泄镇等6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东和乡、同山镇、王家井镇等12个绍兴市级示范乡镇;以营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挖掘村庄个性特色,成功创建13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个绍兴市级精品村,打造出”七彩五泄”浪漫东白湖”“湖光山色,时尚珠都”美丽耀乡,养生福地”等特色镇村品牌;推进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在绍兴市第一批“五星3A”创建中,235个行政村创成“五星达标村”,14个行政村创成“3A示范村”,通过率居绍兴市首位。关键词:“四大整治”向“持久美”转型我市深入开展”四大整治,推动美丽乡村
19、建设从“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型。生活污水治理提质扩面,在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基础上,继续查找集镇和城市规划内行政村治理空白盲点,开展14个镇、42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2.6万农户就地生态化治理行动。同时,组织污水治理“回头看”,启动48个改造提升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常态化暗访,督促专业运维公司规范运作;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础上,开展“五个强化、十五个有“提升行动,坚持“每月一暗访一通报一总结”,提升分类处置效果;深入推进农村公厕改造提升民生实事,全面消灭露天粪坑和旱厕,目前改造提升公厕1952只;开展“美丽星”创建工作,基本完成第一批277个村庄
20、三线”整治项目,全面启动第二批199个村庄项目。同时,完善“五张清单、五好标准、五有要求“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营造“群众催干、干部领干、村庄比干”氛围。一次次的坚持,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我市已连续三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创成国家生态城市,获评中国人居环境奖,多次获评省美丽乡村先进县,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分类优胜县市。关键词:“四项改革”向“发展美”转型我市持续深化“四项改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形态美”向“发展美”转型。严格按照土地确权十八个环节,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396个村,20.235万户,37.0436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目前已通过省级综合考评验收,
21、被评为优秀等次;出台闲置农房激活实施意见,推动闲置农房成为农村招商选资的新平台,目前,激活农房454幢,吸纳社会资本4.47亿元;围绕“有机构、有制度、有规范、有品种、有数量”五项要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化建设,截至10月底,全市农村产权交易量1277笔,同比增长111.07%,交易额11290.2万元,同比增长57.70%;丰富信贷产品,创新推出“产权+信用”贷款,破解农民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目前,农村产权+信用贷款已累计发放4657户,贷款金额达5.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0.9%和138.17%。关键词:“四大途径”向“生活美”转型我市积极探索“四大途径。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
22、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以特色化、品牌化、园区化、集聚化为方向,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现拥有珍珠、香椎、茶叶、蓝莓等特色产业和米果果小镇等“国”字号三产融合典型、珍珠电商小镇等省级产业振兴典型,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市,2017年农业发展综合评价位居全省第四位;探索”旅游+”模式,升级椎乡养生休闲之旅、东白湖养生修行之旅、五泄观瀑寻梦之旅、白塔湖休闲观光之旅、石壁湖农家美食之旅和安华湖运动体验之旅等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共享农旅融合发展红利;以淘宝村、电子商务专业村和农村电商园区创建为载
23、体,纵深推进“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依托淘宝天猫等成熟的网络营销平台,多形式开展农副产品电商推广活动;深入实施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响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推行增收八条和节流四条,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关键词:“四大行动”向内在美”转型我市深入实施“四大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型。不断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整体推进古建筑与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和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序发展,目前斯宅村等5个村列入省历史文化保护重点村名单,椎王村等17个村列入一般村名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编辑乡村故事,举办传统节会,开展移风
24、易俗活动,引导村民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良好乡风,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面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建成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文化礼堂207家;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和移风易俗工作,加强道德讲堂等载体建设,书香家庭、孝义家庭、绿色家庭不断涌现,向上向善的好德氛围日益浓厚;强化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引领”工程,全力推进特色党建地标、党建示范带建设,目前全市拥有5条市级党建示范带和29条镇级党建示范带,建成一批以枫源村为代表的“三治融合”示范村和大唐“红袜子、店口“红帽子”等27个特色党建品牌,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千万 工程 浦江 经验 专题 学习心得 体会 研讨 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