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四唯”和“立新标”如何才能并举——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调研.docx
《“破四唯”和“立新标”如何才能并举——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四唯”和“立新标”如何才能并举——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调研.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破四唯”和“立新标”,如何才能并举关于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调研中科院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王强摄/中科院融媒体声像资源数据库供图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新疆哈密戈壁科考。资料图片中国水科院科研人员在内蒙古调研农田水利运行情况。资料图片【大调研,我们在行动】开栏的话设若,山河大地是舞台,可敬人民是主角,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是剧情,那么,就让我们,到舞台最深处、到时代最前沿、到人民中间去。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如何改革?当代年轻人的思想状况若何?大山深处的村庄经历了怎样的岁月嫂变?脱贫地区如何迈向新征程?无数个若何、怎样、哪里,需要我们俯身大地问计于民,需要我们沉潜追索,将问号拉直。是
2、此刻,也是昨日和明天。在时间的交接处,萦绕着历史与未来的双向思辨。是出发,也是重启和鹿续。新闻工作者用脚丈量大地的同时,紧扣着时代的脉搏。是一个,也是千个和万个。杯水连浩荡,一村映家国,窥一隅而体察中国社会的全貌。是迎难,也是破难和解难。激流险滩,急难愁盼,在对堵点痛点的剖析中,直面问题,探寻出路。大地赋我们力量,人民予我们智慧。我们“光明人”,今天就出发,用脚上的泥土、用笔下的温度,履行使命,担责在肩!编者按没有论文能不能评职称?学历不高算不算人才?奖项不够是不是贡献小?多年来,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算工分”“数个个”“睁眼就为项目愁”,让本该凝心静气的科技工作夹杂着急功近利、
3、拔苗助长的焦躁这,不是科技强国建设征途上该有的样子!2018年以来,一系列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鲜明指向的人才评价改革新政密集出炉。然而,当“破四唯”成为广泛共识,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破,不是目的。破了之后立什么?该怎么立?近日,本报调研组深入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就这些问题展开调研。人才,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分量极重。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是总书记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两年前的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总书记的话切中
4、肯索,暖了科技工作者的心!没有论文能不能评职称?学历不高算不算人才?奖项不够是不是贡献小?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久为人们所诟病!2018年,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45.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论文是科技评价的最主要手段。93.7%发表过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的人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一系列以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为鲜明指向的人才评价改革新政密集出炉中力、国办陆续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5、科技部、教育部先后推出“破四唯”相关改革举措。2022年11月,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立新标”正式进入试点探索阶段。从“破四唯”迈出第一步,到“立新标”进入试点期,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进展怎样、成效如何?本报调研组近日对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调研表明:“破四唯”已经取得可喜进展,但“立新标”仍然在路上。“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一系列问题有待破解。一、评什么实践探索“不数个个”论贡献,让更多埋头实干的人才“冒”出来33岁的副高很常见,34岁的正高也并非没有。但,从副高到正高,只隔一年,则堪称“奇迹”!1989年出生的房震,正是这个“奇迹
6、”的主人公。而他的“奇迹”,源于另外一个“奇迹”。2022年7月15日,安徽合肥,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房震和同事们正紧张地盯着大屏幕上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42T(特斯拉),43T,44T45.22T!世界纪录!这是全球范围内可支持科学研究的最高稳态磁场。原纪录由美国国家强磁场实验室保持了23年。“真过瘾!”作为新纪录创造团队的一员,那一刻的兴奋,直到今天还能被房震瞬间激活。还有更“过瘾”的事等着他。几个月后,院里开始评职称。按说,这与刚评上副高的房震没什么关系。但听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有绿色通道”,他决定试试。随后的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现场,房震的名字和成果成为焦点之一
7、。评审专家讨论后认为:这个突破不简单强磁场就像显微镜,通过它可以“看见”物质内部的特点、规律,为前沿探索提供“非常高的平台”。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最终的正高名单里,房震颇有点恍惚。这要放在过去,“怎么可能!”“刚做出成果,几个月是攒不出论文和专利的。“他直言。确实,按照过去的标准,论文、奖项、专利都是刚性要求。“但这几年完全不一样了,只要你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真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孙玉平告诉调研组。与科研成果“高大上”的房震相比,年过五旬的“花生专家”崔凤高,也迎来了自己的“新赛道”。选育花生品种、建成果转化基地、给农民搞培训这位山东省农科院的“土”专
8、家,干了一辈子“接地气”的事,却连续19年没评上正高。一切卡在了一张纸上他只有大专学历。转机出现在“破四唯”,院里将科研成果转化效果等指标列入了评聘依据。2021年,没学历、没几篇论文的老崔,凭借长期在一线服务“三农”的贡献,成功“上了正高”。那一刻,他感慨万千。所有的委屈,最终化为振奋:“破四唯让我们看到希望,干事有了奔头。”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的杜强,也是“改革的受益者”。这位性格直率的年轻人,作为国家重大专项某基础研究项目的牵头人,2018年参加了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现场,一位评审专家质疑他的SCI论文数量。“我不慌不忙地解释,我的研究旨在解决重点型号
9、研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并不简单以发表论文为目标,这也是我多年聚焦核心技术攻关的初衷。”这个回答,得到了现场多数专家的认可。“那年刚好开始破四唯,不然我可能不会参评。”杜强笑着说。看实效,讲贡献,房震受到鼓舞,老崔有了干劲,杜强更加自信!而这,正在成为科技人才评价表里的“多选项”。调研发现,随着论文、项目等量化指标被逐步弱化,一种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日渐清晰。评什么?评代表性成果,评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水平,评解决问题的效果,已成为很多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中的普遍做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年单项科技成果转化达到500万元可直接申报副高,1000万元可申报正
10、高;安徽农业大学,只要能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国家级项目,照样被认可。这个例子更有说服力。我们在广东调研时获知,一位科研人员申报副高时,拿出一篇自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然而,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讨论后认为,这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来自通讯作者,不能充分证明他的创新能力,未予通过。这无疑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论文不再是“硬通货”,能力和贡献才是。问题困惑旧标难舍,新标模糊“评什么”的导向在变,内涵在改,但“新标”还不清晰,困惑与焦虑依然存在。1 .“论文究竟还要不要整”一种声音是,“破四唯”,最先要破的是“唯论文”;另一种声音是,“破四唯”,破的是“唯”,不是不要!要着重处理好“
11、不唯”与“不要”的关系。这就带来一个疑虑:“论文究竟还要不要整?特别是基础研究,不看论文看什么?!”新疆某高校科研处负责人向调研组反映,基层科技工作者普遍困惑:“现在是过渡期,申报一些项目不仅要提交论文,还要看你服务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要求反而更高了。”还有不少困扰来自“破得不彻底”。,一些单位仍以期刊分区来评价论文,实在没必要,本质上还是唯论文。”一位院士直言。所谓期刊分区,就是根据影响因子排名,将科技期刊划分等级。期刊分等级,发在期刊上的论文,自然也会被分等级。在医学领域,一些单位依然把SCl论文和分值作为评价指标。某学术期刊副主编,同时也是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2022年还在国外发了48篇
12、论文,原因是“没办法,学校有要求”。调研组了解到,2021年,人社部、国家卫健委等明确提出,取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时对论文篇数的要求,将论文作为代表作的一种。但是,一位来自江苏的基层医生反映:“我们医院还是看论文,把它当成硬标准,要花大量精力。”“立上推进难”的现象也不在少数。“以论文交差的目标导向打破了,新标怎么能让大家够得着?像我们搞环境本底监测,一般需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长,很难写成论文,拿什么评?”一位长期在西藏野外台站从事环境监测的科研人员说。2 .“实际贡献怎么认定”调研发现,“破四唯”后,虽然以实际贡献来评价人才成为共识。但,“实际贡献”以什么标准来体现,尚难把握。甚至评价一
13、些确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时,评委们仍会受到任职时限、年龄大小等“惯性”影响,“放不开手脚”。对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免不了回到数论文、看奖项、论“帽子”的老路上。长三角地区某科研单位的一名青年人才,凭借重大科研成果破格评上正高职称。“但评审时并未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该单位相关人员告诉调研组,“评委们对新标的认同很重要。这个破格太大,大家还有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专注成果转化的科技工作者更会为评职称犯难,商业上的成功往往并不能成为职称评审会上的“加分项”。“没办法,评委不认可,就是不投。”一位科研单位负责人无奈地说。尽管代表性成果制获得普遍认可,但一些科技工作者反映,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对“
14、代表作”判定标准不一、质量不易把握等问题。广西华锡集团某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胡明振说:“实际贡献怎么认定,是个难题。”3 .“步调不一致,不敢轻举妄动”部门、地方、单位之间的步调不一致、内外不协调所产生的扰动因素,是大家反映的又一焦点。“你看,现在高校、科研院所介绍材料的首页,不还是在摆有多少高学历、多少帽子人才、多少奖项吗?对于帽子,大家还是爱不释手。从管理者的角度,你一戴帽子,他就觉得把人才给选出来了。而且,这些帽子的背后都连着或显性或隐性的资源,谁能不想要?”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徐芳说。不少科技工作者也反映,有的部门走得快,有的地方推不动,让人无所适从。让高校不敢“轻举妄动”的
15、是,事关排名的一切。”都在数论文、算博士率、拼奖项,谁敢真放下?稍微卡一卡,名次就掉了,这影响可就大了!”某省属高校人事处负责人说。“只有从上到下真正吃透破四唯的内涵和要求,才能逐步改变四唯现状,让科技工作者投入到国家及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来。“西部某高校青年科研人员不由感慨。二、怎么评实践探索给你“菜单式选择”,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广受欢迎一次通过!做了32年田间地头“晴雨表”,新疆喀什莎车县气象局胡桂萍去年终于享受到了副高岗位工资待遇。“向往副高职称多年,始终没参评,主要是从事一线业务服务工作,能发表的成果少。”说起过去,这位“老气象”大倒苦水。把服务基层的技术人员与专门搞研究的科研人员
16、放在一块比,能不吃亏吗?2021年,中国气象局实施分类分层评价,让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人才都有自己的专属“赛道”。“不同的人干的活不一样,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解释道。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气象局在南疆地区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试点,为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定制岗位晋升“快车道”。与胡桂萍一样,那一年不少人搭上了这趟“车”。目前,“双定评价”已推广到更多地区,让扎根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的气象人,不再“原地踏步”。“量体裁衣,这样才能稳住队伍。”王志华感慨。稳住了队伍,也激发了活力。“破四唯后明显感到,工程应用研究人员更爱钻研了。”这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滕超的心
17、里话。去年,滕超和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研制了一种新型光刻胶,使我国芯片制造供应链上的重要原料实现自主可控。“现在的评价机制是因人而设,区分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等,做到了同而不同。”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摆脱了单一评价政策的束缚,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产品研发。”他对调研组说。“同而不同”,同的是科技工作者的身份,不同的是从事的研究工作,没有高下之分。吴生志用了一个比喻“菜单式”选择。“分类评价就像菜单,体现科研活动多样性和人才差异性。菜单里有很多菜,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他说。吴生志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做人事工作,如何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是他和同事一直琢磨的事。他们将人才分为五类,分类设
18、置评价重点。比如,基础研究人才侧重考察理念、理论、方法能否做到“三个超前”;产品开发人才侧重考察在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长经济效益上能否实现“三个突破”。“与分类评价同步进行的,还有拉长评价周期,减少考核频次。”吴生志说,“院里实施的五大人才计划项目以五年为周期,除了一次中期评估外,不设其他考核和过程监管环节,让科研人员尽可能将精力集中到创新本身。”彭慧的成功就得益于长周期考核。“我做了十多年原始创新研究,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得益于学校柔性评价体系,不然可能早被淘汰了,因为我的研究周期很长。”她说。彭慧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肝脏免疫学研究,对于像她这样的青年科研人员而言,长时间稳定经费保障,日常
19、性年度考核减免,就是对他们专注科研最大的支持。事实上,无论是分类评价,还是长周期考核,都是尊重科技工作者成长规律的用心之举。让各类人才尽得其所、各展所长,安心做研究,已成为许多科研单位的共识。地方政府也在推进。上海、广东、江苏、重庆、湖南、青海、辽宁、内蒙古等地纷纷出台分类评价相关实施方案,分类健全人才评价标准。问题困惑精度准度,影响效度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上升通道,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确实在发力。不过,改革远未到位。1,分“赛道”定“赛制”,就怕不精细“分类评价,科技工作者怕什么?就怕不精细。”中部某省一家研究院科研人员反映:“虽然做了分类评价,但在基础研究内部,我们偏重应用基础研究的,与搞纯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破四唯 立新 如何才能 并举 关于 完善 科技人才 评价 体系 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