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观后心得【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志愿军》观后心得【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志愿军观后心得【5篇】目录志愿军观后心得1志愿军观后心得4志愿军观后心得6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心得体会8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心得体会H志愿军观后心得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又可以幸福的放假玩耍了!可是坐下来仔细想想,今天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的呢?这个国庆又上映了一部新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志愿军。本部电影讲述的是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1周年,71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志愿军18万将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三千里江山,毛主席曾写下:“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
2、顿作倾盆雨。”在志愿军中,让我最有感触的还是在松骨峰上与美军的激战了一一1950年11月30日拂晓,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为追击在清川江前线受重创后企图南逃的美军,一路穿插,赶到了松骨峰一带。为了给大部队合围赢得时间,聚歼敌人,1营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截击敌人。6时30分,3连击溃敌尖兵小部队,爬上了光秃秃的山包,还没有来得及修筑工事,便与在军隅里遭我40军痛击后,败退下来的美二师部队打了个“照面”,敌人黑压压的汽车,坦克和步兵蜂拥而来,惨烈的松骨峰阻击战开始了这支美二师部队,曾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是一只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部队,也是美军的王牌师之一,拥有当时美国最好
3、的战斗武器,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装备先进性上,都比我军占有很大优势。正在我为我们中国志愿军捏把汗时,三连连长戴如意怒吼一声,给我打!我们的志愿军势如破竹,猛虎下山般,迅速站起身来,拿着枪朝着美军。这次突袭十分的有效果,打了个美军,措手不及。但是美军终究是美军,我们志愿军与他们的实力相差太大,美军的空军和坦克迅速开始轰炸我军。我心砰砰的跳着,呀!他们天上的飞机都开始轰炸了,志愿军,你们小心,不要被炸到了呀!我心中波澜万分。不敢直视电视上我们的中国先烈们被导弹炸到的场景,我想,要是我上了这个战场,肯定会哭着找妈妈的!可是志愿军们呢?他们个个眼神坚定,手中攥紧枪的把手,丝毫不怕自己牺牲,与美军艰难而又
4、坚定地抵抗着!其中一个场景让我非常扎心,三连连长马德峰,看着敌人的坦克中的炮弹炸向了队友,眼睁睁看着队友牺牲在了炮弹之下。他的眼神充斥着火光,浑身都能感受到他的怒火,这时,他的胸膛被子弹打中了,可是他却好像没有感觉似的,毅然决然的托起炸药包,冲向敌军的坦克,在这时,美军那群恶魔又端着枪,对着他的腿和手连开数枪,可是连长却用自己超乎常人的毅力,连滚带爬到坦克底部,血淋淋的手指勾住炸药包的引线,轰隆一声!坦克被炸成了碎片,他的牺牲为3连打开了突破口,美军被吓得瑟瑟发抖,节节后退!这时,空中响起了美军撤退的消息终于终于,结束了!冷冷的松骨峰山上遍布了志愿军的遗体,唯独留下那一颗颗保卫国家,视死如归的
5、真心在山谷中回荡!影片结束了,但是我的内心却仍然百感交集,我们一定一定要珍惜感恩当下美好的生活,积极向上,自立自强,不负烈忠贞的亡魂!志愿军观后心得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电影志愿军讲述了新中国刚成立1周年美国参与南北朝鲜内战,打破了中国和平的美梦,再现了中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第一场战役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抗争!彼时中、美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都相差悬殊,美国是中国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中国参战,有胜的可能性吗?如片中的专家所说,“就像小孩与拳击世界冠军打拳一样,完全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可能性”。如果不打,美国就会打到鸭绿江,新中国在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就可能被摧毁,和平的愿望就会成
6、空,新中国可能不复存在因此,1950年10月19日,在新中国刚成立1年后,中国出兵朝鲜,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也跟着参加了这场战争。而在38军第一次任务失败被批评时,军长回复老总原因时,说刚结束战争,心疼战士,想做足准备再打,但错失时机,让老总对自己军法处置。将军说,“我们不打,我们的儿子、孙子就要打,我们都是泥腿子抗过来的,还是我们来打吧,谁让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呢?”最震撼的是松骨峰战役了。美军根本没料到我军的伏击,但是仗着大炮飞机和坦克的多重加持,连续发动了五轮进攻,我们的战士奋力死守到底。当连长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的黑色土地上颤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
7、我似乎看到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举起了手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有的烈士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松骨峰上的那棵松树会记得,我们也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通过一部电影了解一段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险阻和中国人民的苦难,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志愿军观后心得假期,我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朝鲜战争爆发以来,美军不
8、断在中朝边界挑衅,轰炸无辜百姓。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10月来到朝鲜,参加了一场“抗美援朝”战争。尽管我们和敌人的军士武器相比悬殊,但是我们志愿军战士们还是迎难而去,不怕牺牲,同时在外交上,中国在联合国的角色备受瞩目;国内民众也以捐款捐物的方式全力支持前线,展现出了全国人民团结和勇敢的精神。看到志愿军为了维护祖国人民生命安全而舍生忘死的身影,我深深感动,感受到了革命的精神,那份信念和勇敢。信念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坚守,心中时刻想着人民。影片中,志愿军38军团本应出现在防守阵地却迟迟没到,让彭德怀大怒,他把38军军长梁兴初找了过来,问他为什么要迟到,梁兴初却说:
9、“我们是想准备再准备,为了不让更多人牺牲,我们想等准备够了,再去打美国老子!”彭德怀听完这句话后,严肃地说:“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子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段话深深地震撼了我,“国寿民安,山河无恙”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勇敢则是承担了人生重任,即使危险重重也毫不畏惧的精神。影片中3连的志愿军们大部分都死在战场上,一位小战士背着一位受伤了的战士准备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坐下休息,可不料一个美国士兵把枪口对准丁那位战士的腿部,在按开关键的一刹那,他不顾腿上疼痛拿起一把枪,嘴中好像诉说着美国老子的无数坏话,把那美国士兵打死了;可又有无数美国
10、兵冲向他,那一枪一弹让他的全身沾满了血,最后他坚持不住了,躺倒在地,七八个枪口对着他,可他还是不放弃,尽管嘴中流出多少鲜血,他从腰间拨出一颗炸弹,炸出了一片烟灰。前几日,我和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因为那天下雨,石阶与泥土都很滑,但我们不怕困难,翻越了两座大山,像一次小长征一样,不畏艰险,勇攀高峰。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心得体会“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致敬英雄的旋律再次唱响。国庆档电影志愿军三部曲首部志愿军:雄兵出击热映,可谓大火。影片立足历史角度,详细描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缘起,再现了新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历史性决策的
11、过程,全景式多维度地再现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抗美援朝是一场用英雄气概打赢的伟大战争,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而志愿军:雄兵出击无疑是敲响时代精神的一把鼓槌,更是一把冲锋号。广大党员干部要解锁志愿军:雄兵出击背后的“胜利密码”,从中读懂中国军队、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华民族、读懂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领我们在复兴之路上攻坚克难,无往不胜。读懂矢志不渝的“信仰图鉴”,筑牢“舍我其谁”之使命意识、担当精神。面对飞机轰炸、炮火覆盖、火焰包围,缘何志愿军战士仍能保持视死如归般的信念和战斗意志?影片中“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
12、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一话语掷地有声,既透着一种决然,更是一种信仰支柱,就是答案所在。“英烈的魂,民族的根”。缅怀先烈,为的就是不忘历史苦难和屈辱,从先烈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排除万难,以实干报国,也当如战士陈祥榕用生命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而今,山河已无恙,我辈身处和平时代,共享幸福生活,当继续沿着英烈的足迹、朝着他们为之抛洒热血的伟大理想,接续奋斗,这才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用忠诚和无畏扛起如山责任、守护国泰民安,用担当实干将先烈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读懂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拼出“保家卫国”之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万7
13、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透过影片可以看到,既有艰难抉择、决策出兵;临危受命、“彭老总”过江;首战获胜、毛岸英牺牲;抢占三所里,阻击松骨峰志愿军死战到底、视死如归,以血肉之躯铸就了守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也有舌战联合国,喊出今日之中国不再是往日之中国,中国站起来了的振聋发腱,从战场到谈判桌,这一仗足以彰显志愿军战士及外交官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百折不挠的超强意志,终让敌人无法进攻一寸。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也正是经此一战,中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彻底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彰显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亮明新中国底
14、色。读懂绝不退缩的“前进姿态”,激发“伟大复兴”之奋斗信心、壮阔远景。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好在于细腻且深刻地抓住了每一位志愿军战士的身影,传承并弘扬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精神,再现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毅力,扫清后辈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塑造出英雄群像。航空航天成果丰硕,绿色能源造福民生;文博产业欣欣向荣,非遗传承守正创新;大运会、亚运会等赛场竞技建功新时代,我们见证亿万中国人民正黝力同心、阵厉奋发,用心血浇灌事业、以奋斗勇开新局。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理应通过银幕,再次走进“时空”体悟血染志愿军:雄兵出击里的滚烫,将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以“雄
15、赳赳、气昂昂”之势,争当群众身边、人民眼里“最可爱的人”,钾足干劲、勇毅前行,沿着中国式现代化康庄大道阔步前行。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心得体会“金戈铁马战沙场,热血豪情铸军魂”,近日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震撼上映,以全景式的呈现方式,围绕决策出兵,以及入朝后第一、二次战役展开叙事。首战两水洞、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光影犹如一座桥梁,跨越时空的距离,带领我们走近这鲜活壮烈的历史、这些最可爱的人,这一个个灿烂的生命,他们的坚毅、智慧、血性凝成了浩荡的“英雄气”,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感动着我们,更激励着我们,奋斗不止、前行不辍。一句铿锵话语震撼人心,读懂“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志气”
16、。志气是根,是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和雄兵出击的决心勇气。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战士明知和美军实力悬殊,为何能舍生忘死地战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道:“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生存之战,也是属于志愿军的信仰之战,他们共同捍卫的,是那个刚出生一年的新中国。硝烟已散,但丰碑永存。一个民族的灵魂,需要英雄精神来滋养,我们之所以不断回望抗美援朝这场立国之战、正义之战,是因为志愿军身上凝聚的“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舍生忘死,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伟大精
17、神,是今天强国建设中必须继承的精神品质。向英雄、先烈致敬,广大年轻干部要学习他们坚定信仰、矢志报国,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更加自觉、坚定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把强烈的爱党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一次长途奔袭创造奇迹,读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胜“底气”o底气是源,源于过硬的本领支撑、对敢打胜仗的渴望。志愿军第38军113师在师长带领下,“脱裤泅渡”智取德川,随后立即奔袭三所里,14小时奔袭72.5公里,在完成强行军的过程中连续接敌,突破了数道封锁线,用两条腿跑赢了全机械化的美军部队,提前五分钟到达三所里死死堵
18、住敌人不让通过,创造了世界轻步兵史上的奇迹。战斗精神不会凭空而生,血性胆气在战场上的迸发,背后是经年累月的长期塑造和点滴培养,是大量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战员、官兵上下同欲、灵活机动、英勇顽强。国家的发展进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底气,更是一代代人的接力赛,新时代年轻干部身处转型升级、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更要传承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保持斗争精神、增强过硬本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学新理念、悟新政策,拓宽专业视野,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要深刻认识到群众的实践最丰富、最生动,深入到群众中学习,拜群众为师,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指导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
19、、取得新成效。一场激烈战斗打出军威,读懂“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不屈“骨气”。骨气是魂,是艰难困苦、重大斗争中不屈不挠、永不退缩的灵魂。在电影中,有较多的篇幅展现了激烈的松骨峰阻击战,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以百人之力,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万人,长达十几个小时。全连100多名勇士,最后只剩下7人。在一次次激战后,当连长戴如义高喊着“还有活着的吗?还有能打的吗?举手!”尘土、雪花、火焰和血水中,一只只灼伤的手臂挣扎着举起,接着镜头切换到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现场举手,不同战场的短兵相接、不屈斗争,两两呼应,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松骨峰战斗之后,作家魏巍来到现场,写出了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志愿军,就是最可爱的人!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会有新时代的“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等风险考验,“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广大年轻干部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厚植”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愿抓未成之事的执着、甘当铺路之石的奉献,接力奋斗、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基础性工作,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动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