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docx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日本概况课程英文名称SurveyofJapan课程编号23421101课程类别口通识教育核心课团跨学科基础课口通识教育拓展课专业教育核心课口学科专业拓展课方向特色课(双百、卓越班课程)总学时48讲授学时48实验学时总学分3开课学院外国语搬系(室)日语授课对象日语专业三年级学生适用专业日语专业先修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二、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为日i吾专业的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还专门安排了关于日本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使学生通过此课程窥见日本之全豹。三、课程教学目标1.概述通
2、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日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有一个系统、全面、深入、透彻的了解。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对应培养标准/毕业要求指标点1.日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毕业要求52.国际交流毕业要求53.国际贸易毕业要求54.国际化人才毕业要求55.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日本地理、气候、人口、交通【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日本地理、气候、人口、交通等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教学内容】(1)了解:日本的自然条件、居民(2)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与国土特征(3)掌握:日本国土的区域划分【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
3、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以课本为主线,通过多媒体,使学生能与实际向结合,深刻体会日本的自然环境。【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李国比日材土会,高磊靖版社。(2)韩曲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的自然条件如何?(2)简述日本的地理区划及主要城市。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二章日本历史【教学目标】使学生基
4、本认识日本历史的总体轮郭,以史为鉴,使学生牢记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学内容】(1) /解:日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理解:日本的对外侵略(3)掌握: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学习口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近现代口本社会的发展。【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李国庆日本社会,高球育出版社
5、。(2)韩说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明治维新的契机是什么?(2)日本帝国主义崩溃的原因是什么?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三章日本的政治、军事与外交【教学目标】使学生充分正确理解近现代日本的政治、军事与外交发展历程和现状。【教学内容】(1)了解:日本的政党及政治潮流(2)理解:日本的军事及外交(3)掌握:日本的国家制度及国家机构【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
6、网站。(3)正确理解近现代日本的政治、军事与外交发展历程和现状。【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 日构土会,iWW飒上(2)韩说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简述日本外交政策的演变与现状。(2)简述日本的国家制度及国家机构。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四章日本经济【教学目标】学习了解日本主要经济部门、企业、对外经济关系等基本知识。【教学内容】(1)了解:日本主要经济部门(2)理解:日本的企业(3)掌握:日本的对外经济关【教学策略与方法】(1)
7、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从经济、企业、对外经济等方面详细作中日对比。【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李国天日柚会,高翎W版社。2 2)WL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的主要经济部门有哪些?(2)日本的对外经济政策如何?2.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五章日本文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日本宗教、
8、艺术、民俗等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1)了解:日本的宗教、大众传媒、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2)理解:日本的表演艺术、“道”及国技(3)掌握:日本的民俗及衣食住行【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详细分析日本宗教、艺术、民俗等传统文化的特点。【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 5JW,日科给,W育飒上(2)韩渤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
9、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2)日本的“道”与国技有哪些?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六章日本文学【教学目标】简要了解日本文学史,介绍当代日本作家以及经典作品选读。【教学内容】(1) 了解:日本的古典文学(2)理解:日本现当代文学(3)掌握:日本近代文学【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着重讨论近现代日本文学作品对文学界的影响。【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
10、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李国亮日本社会,高球育出版社。(2)韩近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简述口本明治时期的文学特点。(2)简介日本大正时期的主要文学作品。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七章日本社会【教学目标】使学生从社会意识、国民生活、社会问题等方面,全面了解现代社会。【教学内容】(1) 了解:日本的社会问题(2)理解:日本的社会意识(3)掌握:日本的国民生活【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
11、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从日本人交际礼仪为切入点。【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5i三%飒上(2)尉红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Vk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2)日本的国民生活状况如何?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第八章日本教育与科技【教学目标】了解口本的教育模式及状况,理解日本近代日本科技的发展。【教学内容】(1)了解:日本教育改革展望(2)理解:日本的科学技术
12、研究(3)掌握:日本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兼有课堂讨论及课堂提问。(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方式使学生对抽象的内容有一定感性认识,运用网络教学,指导学生了解与本门课程教学相关的主要网站。(3)以日本人的工匠意识重点。【课外学习指导要求】1 .课外阅读资料或作业要求课外阅读2本参考书,以下文献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owe,W育飒上(2)韩漱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布置2道作1趣,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日本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是怎样的?(2)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有哪些?2 .作业要求笔记形式或课堂提问完成。五、课
13、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形式。2 .成绩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心40%、期末考试成绩占70-6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构成。六、相关教学资源七、说明23421102日本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日本文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IntroductionofJapemeseLiterature课程编号23421102课程类别通识教育核心课回跨学科基础课通识与专业教育核心课口学科专业拓展课口方向生育拓展课特色课(双百、卓越班课程)总学时48讲授学时48实验学时总学分3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加粽
14、(室)日语系授课对象外语学院本科日语专业适用专业口语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执笔人李星审核人张乐乐审批人何谦卫修订时间2019-4-13二、课程简介本课程系拓宽日语专业知识类专业任选课,为日语专业方向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开设。旨在通过阅读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使学生掌握本近现代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化修养。三、课程教学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日本语阅读欣赏日本文学的兴趣,提高日语阅读水平和交际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知识提供相关背景材料;了解大量不同文学派别的优秀作品,从中汲取养分,赏析玩味,取其精
15、华,修炼性情,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学创作能力;为建构合理的专I网识结构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本课程是在已经完成两年基础日语课教学的基础上,进出巩固,二年级所学知识和掌握更新口语知识和技能的提高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书面阅读和日语文学作品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还应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有明显提高,对日本的近代文学,现代语言儆策人的理解和文学作瞅方面的初步懒,为大三第二学期的日本经典文学作品鉴赏课的文学作品读解水平打下颗的m2.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对应培养标准/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教学目标1、1、了解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展简史。重点掌握日本近现
16、代文学的时间分界点、日本近现代小学的主派别,各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以及主要的文学创作特点,以及对日本文坛、日本受众的影响和相应社会效果;理解和掌握观念小说或悲惨小说、私小说、转向文学、综合小说等的含义、主要内容和特点等。课程教学目标2、2能熟读和正确理解教材选编的日文小说。大量识记每篇小说中的重点、难点和陌生词汇,为理解句子奠定基础,扫除障碍;明白重点难点段落的中文意思,达到全面理解全文的目的。掌握每篇小说作者的生平及主要著作、所属文学派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的写作背景、文学特点、创作手法;文学的思想性、社会影响和作品的主要内容等。课程教学目标3、3、培养阅读日本文学作品的兴趣,提
17、高阅读能力;积累欣赏中外文学作品的素养和挖掘自己创作文学作品的潜力。课程目标4、4、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缴、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良好供国际视野和人文素质;具备较高的文代素箱吐弊树缔,较弓蹈现代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上代文学(1)【教学目标】(I)了解日本上代文学史概况(2)理解日本上代文学时代背景(3)掌握日本上代文学代表作【学时分配】4学时【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日本文学史,小茎和明,吉川弘文篦2作业与思考题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简述日本上代文学主要的特点。(2)列举熟
18、悉的日本上代文学作品。【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日本文学发生论以及承文学的特征。(2)难点万叶假名的解读。【授课内容】日本文学的萌芽期至公元794年迁都平安这一历史阶段产生的文学现象。上古文学横跨“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三个时期。上古文学总体可分为“口传(承)熔代”,“记载文学时代”。(一)口传文学日本远古和飞鸟时代,并未产生文字,处于诸种文化混沌于口头文学时期。日本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均为口传文学系列。(二)公元4-5也己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产生日本文字,尤其是汉籍和佛典的初传日本,对推动文字文学的诞生起到很大作用,宫廷贵族开始逐渐使用汉字来记述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代表作:古事记日本书
19、纪万叶集仓昨恃色:“岂上内精神”,即“清明城直之心”,纯真朴实,峥耨&懦地【授课方法与手段】(可根据需要填写)主要教学方法:以教授法为主、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为辅开展教学。主要教学手段:口头讲授、板书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加深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理解。第一章上代文学(2)【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上代文学史概况(2)理解日本上代文学时代背景(3)掌握日本上代文学代表作【学时分配】6学时【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日本文学史,小茎和明,吉川弘文篦2作业与思考题布置2道作业题,以下仅供参考,教师在教学中可进行调整。(1)简述日本上代文学主要的特点。(2)列举熟悉的日本上
20、代文学作品。【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日本文学发生论以及口承文学的特征。(2)难点万叶假名的解读。【授课内容】(一)第一批受汉文化影响,具有文学价值的典籍古事记于712至谶,是日本现存最早用汉字写成的史书。分为三卷,i瞰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还有丰富的歌谣。日本书纪成书于720年,稍晚于古事记,用汉文编年体写成。风土记是日本最早的地方志,内容包括地名起源、传说、生活习惯、信仰及每年的祭祀活动。评价:三部著作的诞生是日本民族文化进步的标志,结束了口头传承的原始水平。古事记日本书记都把汉字作为表音文字一字一音地记录大量民谣。(二)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收录7世纪到8世纪,64名
21、上流知识分子依照唐诗的风格创作的120首汉诗。汉诗集中除有七首七言诗以外,皆是五言八句诗。并且诗句中大量引用Q吾、老庄等语句表现了人正对儒教思想、老庄神IdJ思想等曲脉的雌。(三)第一部和歌集: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和歌集,成书于770年前后,以大伴家持为中心编成,共收录约4500多首和歌。和歌分为杂歌、相闻歌、挽歌三大类。和歌体裁多样,有长歌、短歌、旋头歌、连歌和佛足石歌等。并诞生了“万叶假名”。【授课方法与手段】(可根据需要填写)主要教学方法:以教授法为主、讨论法、自学辅导法等为辅开展教学。主要教学手段:口头讲授、板书演示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等,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加深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概况 日本 概况 课程 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4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