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税务合规报告》(2023).docx
《《石化行业税务合规报告》(20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化行业税务合规报告》(202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2022年石化行业税收征管趋势观察二、2018至2022年石化行业涉税案件大数据分析三、2022年石化行业典型涉税争议案件观察四、2023年石化行业涉税风险分析五、2023年石化企业涉税风险管理与税务合规建议六、华税成功代理石化行业疑难复杂涉税案件解析一、2022年石化行业税收征管趋势观察不玷热词:iR信息公开年度法治报告国家税务总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N0年,税务总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屏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九届历次全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C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0021一2025年)似下简称K纲要3)和
2、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2似下简称意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澈姒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义,不断增强“四个触T、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推进税收法治建设,为更好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批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提供有型治陆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同刘敏酬法治政府建设,专T持S开党委会议,研究货彻实施T殿卜,,调战坐.狠抓工作落实,法治税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1年法治三建设情况报告如下:2022年3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报告指出,2021年度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税务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2018年8月以来
3、联合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开展的打击“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专项行动圆满收官,依法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7万余户,虚开骗税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虚开骗税高风险行业案发率呈下降趋势。联合最高检、公安部、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实现打击“三假”从集中打击向常态化打击转变。依法对偷逃成品油消费税的企业进行查处,维护国家税收安全。从中可以发现,查处偷逃成品油消费税已经上升到了维护国家税收安全的高度。(三)六部委打击“三假”工作机制常态化2018年8月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专项行动,于2021年10月底圆满收官,共依法查处涉嫌虚开骗税企业44万户,挽回税收损失
4、909亿元,并构建常态长效打击机制。2021年10月28日,全国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总结暨常态化打击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决定,在税务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四部门专项打击的基础上,新增最高人民检察院、外汇管理局加入联合打击工作机制,并将打击“三假”和虚开骗税常态化,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各项工作。全国打击器器违涉曝百年专献访总监人窗态化打击工作部詈会议2022年5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公布了六部委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阶段成效。国家税券总局a入关械字燧S iflWMHMMWM电 M!舞倒公开蒂向发布税收政策纳脱限务我务IUK互劫交流首页新闻发布税务新I
5、S六部联合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行为成效显现202淬05月12日来派:反朦税务总局办公厅【学小;大中小】打印页U;自2018年8月以耒,国家税务总局,公安Sh海关总箸和中国人民第行四部门开展了打击“1H企业”假出,假申投”虚开骗税专项行动.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累张气G利效地妒了姓济税收秩序.敲至2021年9月,三年来依法蜜处涉嫌虚开媾税企业44.48万户,挽回出口退税授失345的亿元,如获犯重嫌日人43459人.58M名犯罪嫌疑人慑于离压态势主动投窠自首,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己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76,170户。其中:检查涉嫌虚开企业75,386户,认定对外及接受虚开增值税发票及其
6、他可抵扣凭证139.98万份,涉及税额282.64亿元;检查出口企业784户,挽回税款损失19.09亿元。2022年6月16日,全国六部门联合打击留抵骗税和出口骗税工作交流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披露,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累计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9.2万户,其中:检查涉嫌虚开企业9.1万户,认定虚开增值税发票涉及税额623亿元。共对2,026名涉税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319名不法分子慑于高压态势投案自首。2022年9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落实退减缓免税费政策新闻发布会。会议披露,截止今年9月底,全国累计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14.35万户,其中检查涉嫌虚开企业14.1方户。(四)“金税四期
7、”重大升级,税务司法查处力度进一步强化2021年3月24日,中办、国办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3年,税务执法体系要完成“从经验式执法向科学精确执法转变”;税务监管体系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转变。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工作部署,具体时间线为2022年底基本建成金税四期主体应用系统,2023年底前推广上线金税四期主体应用系统,2025年底前深入应用金税四期系统,实现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因此,作为“金税三期”的结构性升级版,“金税四期”将助力税务执法和监管更具科学性、精准性、智慧性。“金税三期”实现了国地税数据合并统一,
8、对全部税种、全部税务局、全部税务系统业务流程全面覆盖,数据信息可在总局和省局集中处理。2022年9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在第三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上的发言指出,中国税务部门正在开发“金税四期”(智慧税务),今年年底将基本开发完成。“金税四期”将整合税收业务与非税业务,实现对各部委、人民银行涉税信息全覆盖,开发纳税人综合画像功能,实现分类精准监管。可以说,金税四期上线后的“以数治税”,其前提条件是在对产品信息、物流信息、银行系统充分并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会让虚开发票彻底消失。通过强化税收大数据治理与多部门跨区域联动协作,石化企业虚开发票的涉税风险爆发形势深刻加剧。石化企业与发票
9、相关的各项经营活动和业务信息透明化,纳税信息不对称的格局根本改变,变票等相关问题业务的涉税风险潜伏期迅速缩减,税务风险向刑事风险的转化率急剧升高甚至成为必然,石化企业应对涉税刑事风险的回旋余地大大减少,应对税务稽查的同时往往还要应对公安侦查,公安税务异地协查数量大大增加,涉税风险向涉税刑事责任演变不断加剧。二、2018至2022年石化行业涉税案件大数据分析(一)2018-2022石化变票案件地域分布石化变票案件地域分布情况(2018-2022)2521经检索“裁判文书网”、华税代理案件和其他公开途径,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汇总96起石化变票案件。其中,70起石化变票案件进入司法程
10、序(行政诉讼、刑事程序),另有26起在税务处理阶段已结案。从整体上看,石化变票案件现阶段呈现在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区域化集中分布特点,其中,以浙江省、江苏省、湖北省、安徽省、山东省5地为最。进入司法程序的石化变票案件地区分布情况为:浙江省17起,湖北省12起,安徽省9起,山东省7起,湖南省5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5起,江苏省4起,福建省2起,陕西省2起,广东省2起,其他地区5起。(二)2018-2022石化变票案件移送刑事比重石化变票案件移送刑事处理情况(2018-2022)石化虚开案件多采用“变票”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并不会造成增值税税款的损失,其争议焦点之一在于造成“消费税”损失是否应该以虚开增
11、值税专用发票罪论处。部分地区税务机关认为,造成消费税损失直接启动行政程序追缴税款、滞纳金处以罚款即可,不必然移送公安转化为刑事追责;但大部分地区税务机关认为,“变票”行为不仅破坏了发票管理秩序,而且造成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损失,应当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将案件直接移送公安机关杳处。这就导致了石化虚开案件截然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根据统计,所选96件石化虚开案件中,有26起案件系经过税务处理后未进入诉讼程序,有70起案件进入司法诉讼程序。在70起诉讼案件中,有9起案件系行政诉讼案件,有61起系刑事诉讼案件。总体上看,移送刑事处理的案件(含最终作出不起诉决定和公安机关作出撤销决定的案件)61件,占比63.
12、54%o可见,该类案件移送刑事处理的比例居高不下,刑事风险仍然突出。(三)61起石化变票刑事案件司法查处情况石化变票刑事案件罪名分布情况表(2018-2022)石化变票案件在目前司法审判中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通过“变票”行为偷逃消费税应该定性为逃税罪,还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根据统计,所选61件移送刑事处理的案件中,公安机关撤销案件4件,检察院不起诉案件7件,诉至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共50起。在这50起案件中,判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案件43件,占比86%;判处逃税罪的案件5件,占比10%;判处无罪的案件2件,占比4%。由此可见,石化变票案件一旦移送刑事处理,判处虚开增值
13、税专用发票罪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被告人将面临较为严厉的刑事处罚。(四)消费税损失认定情况石化变票司法裁判案件消费税损失认定情况(2018-2022)石化变票司法裁判案件消费税损失认定情况(2021-2022)根据统计,在2018年至2022年合计50件取得刑事判决的案件中,共有33起案件判决认定了消费税损失金额,占比66%;有17起案件判决没有认定消费税损失金额,占比34%。在2022年度3件取得刑事判决的案件中,共有2起案件判决认定了消费税损失金额,占比67$;有1起案件判决没有认定消费税损失金额,占比33%。由此可见,在石化变票案件审理中,随着审判经验的积累,法院对于石化变票案件侵害法益的本
14、质的认识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石化虚开案件究竟造成哪一税种的税款损失成为法院作出裁判考量的重点。(五)涉案企业参与环节石化变票司法裁判案件涉案企业参与环节(2018-2022)-以50件取得刑事判决的案件为样本,根据统计,共有刑事被告人70人。被告人控制、介绍的企业中,属于变票方的占比52.86%,属于过票方的占比31.43%,属于用票方的占比15.71%。由此可见,在石化变票案件中,从事变票活动的企业风险最高。经对关联案件(案件被告人处在同一开票链条上)作整体分析可以发现,在特定的开票链条上均是变票企业最先受到查处,过票、用票企业被牵连查处。且不存在仅处理过票、用票企业,而不处理变
15、票企业的情况。可以说,石化虚开案件的稽查和侦查均以变票企业为切入点,向上下游沿伸。此外,随着司法机关逐渐认识到石化变票本质在于协助用票企业(主要包括运输贸易企业和炼化企业)偷逃消费税,用票企业在此类案件中也己经无法高枕无忧。(六)定罪量刑情况石化变票获判虚开专票罪案件定罪量刑情况(2018-20223年(含)以下,在43起获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案件中,有20起案件主犯量刑在10年(含)以上,占比46.51%;有16起案件主犯量刑在3年到10年,占比37.21%;有7起案件主犯量刑在3年(含)以下,占比16.28%。值得注意的是,石化行业变票案件往往涉案数额较高,被判处虚开后量刑档位近一半居
16、于最高档位。但涉案数额高与刑罚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在7起量刑在三年(含)以下的案件中,有4起案件法院认定被告人参与开票税额超过250万元,既然定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则本应按照最高法定刑区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量刑。但被告人最终仅获得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的甚至还获判缓刑。这是因为有很多过票、变票公司并不是油品贸易的主导方,也不是最终造成消费税损失的主体,在量刑时法院综合考虑,予以适用缓刑。三、2022年石化行业典型涉税争议案件观察(一)辽宁三家石化企业偷逃成品油消费税涉嫌虚开被移送司法处理演体繁体EnSal网站无除国国家税务总局Statclaxatioi) Administra
17、tioniMfc美诞主本站珞词:退税M税个税地的税小做企业发票总局概况值思公开新闻发布税收政策纳税暇务税务视频互动交流首页新闻发布税案通报辽宁省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部分企业偷逃成品油消费税案件进行查处2022年01月19日1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2021年初,辽宁省税务局稽查局根据有关信息和反映以及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辽宁省盘锦市部分企业存在数额巨大的涉嫌虚开发票偷逃成品油消费税问题。随后,在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人民政府的指导督办下,辽宁省税务局稽查局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深入调查。2022年1月,辽宁省税务局披露调查结果:经查,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宁宝来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
18、以篡改生产设备名称等方式为掩护,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手段,通过将应税成品油变名为非应税化工品销售等方式,偷逃成品油消费税。辽宁省税务局稽查局依法对涉案企业进行查处,其在规定期限内未能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相关人员涉嫌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逃避缴纳税款罪,已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已对涉案企业实际控制人及相关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并采取强制措施,检察机关正依法审查起诉。有关部门依纪依规依法对涉嫌违纪违法、失职失责的政府部门公职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始终坚持把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分子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区分开来,积极采取系列有效措施,
19、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目前,涉案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生产运行平稳。辽宁省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决依法严查严处各种偷逃税行为,坚决维护国家税法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持续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促进相关企业和行业长期规范健康发展。(二)安徽绩溪特大石化虚开案件主犯获刑20年2022年2月,安徽绩溪特大石化虚开案件获判。绩溪法院经审理查明,2015年以来,被告人张某凌为谋取非法利益,先后纠集另外多名被告人陆续成立财务部、业务发展部、宜城办事处等部门,注册、租用、购进445家“空壳”公司,长期从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以被告人张某凌为首要分子,包括众多主要成员、一般成员在内的
20、犯罪集团。该犯罪集团在无真实业务发生的情况下,采取虚构业务往来、虚假资金走账等手段,以收取开票费的方式,为购票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3,283份,价税合计45亿余元,税额4.5亿余元,已认证抵扣税款4.5亿余元;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8,575份,价税合计8亿余元。同时,该犯罪集团以支付开票费的方式,通过高某勇、周某某等人介绍,从石化等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4,209份至张某凌控制的公司,价税合计18亿余元,税额2亿余元,已认证抵扣税款2亿余元。被告人张某凌还介绍上游石化公司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334份,价税合计1亿余元。为应对税务部门检查,该犯罪集团购买伪造的通行费发票、加油发票1万余份,并
21、利用控制的空壳企业“互开洗票”,以虚构空壳企业的运营成本及业务的真实性;安排公司员工伪造国家机关印章5枚及公司、事业单位印章20枚,以虚构业务合同,应对税务检查。25名下游人员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无真实业务往来的情况下,从张某凌控制的公司及经营部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至相关公司进行认证抵扣、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并从中赚取好处费。2022年2月24日,绩溪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张某凌等39人特大涉税案一审宣判。其中,主犯张某凌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张某艳、王某等38人犯虚
22、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其中一罪或数罪,被判处十年八个月至一年不等的刑期,并处数额不等的罚金。(三)陕西榆林某煤化工企业生产化工原料未备案,税局要求按石脑油补税2022年4月,华税接到一起案件咨询,A公司是一家煤化工企业,主要经营范围系煤炭开采、煤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2年,税务机关对A公司实施税务检查,税务机关认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消费税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7号)规定,“纳税人以原油或其他原料生产加工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5C一个标准大气压)呈液态状(沥青除外)的产品,按以下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化行业税务合规报告 石化 行业 税务 合规 报告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