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导学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导学案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语文一学科导学案编制人审核人编号课型课题课前测试(限时5分钥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秦朝管理藏书的史官。B.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共有八十一章传世,尽管其作者是否为老子尚有争议,但基本能反映老子的思想。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D.牖,指室与堂之间的窗子。秦代以前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秦时多用牖,而窗少见。自我评价高分-目标+积累课堂教学(35分钟)课标要求一、学习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
2、经以及相关知识.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重点难点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导学设计教学设计(学生总结)一、预习检测老子,姓李名耳,字,一字伯阳,或日谥伯阳,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的思想核心是“”。老子传世作品(又称老子),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二、知识链接:1、时代背景: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
3、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
4、了深刻的影响。老子试图建立一个适合于所有事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老子认为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转化的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2、介绍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公元前571年诞生,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3、介绍老子老子,道家著作,亦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相传为春秋末年老子所著。Ja一般认为编定于战国中期,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
5、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
6、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三、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L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通“,)2.其脆易泮(”通“,)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一”通“,)(
7、二)古今异义1.蜒埴以为器古义:今义:认为。2 .民之从事古义:今义:做:投身于某种活动或事业中去。3 .自见者不明古义:今义:不明亮;不清楚;不懂。(三)一词多义1 .当(1)当其无,有车之用()(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5)北邀当国者相见()2 .伐(1)自伐者无功()(2)此五霸之伐也()(3)十年春,齐师伐我()(4)坎坎伐檀兮()(5)伐无道,诛暴秦()3 .为(1)为之于未有()(2)我世世为泮潞统()(3)君王为人不忍()(4)使子婴为相()(5)窃为大王不取也()(6)为秦人积威之所劫()(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
8、为鱼肉,何辞为()(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 .自足者不彰()2 .其未先易谋()3 .常于几成而败之()4 .慎终如始()(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4 .合抱之木,生于亳末。()5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名句默写1 .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以提高自身修养。2 .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3 .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的结果。4 .在老子四章中
9、,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七)文化常识1.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多以政治为旨归,所谓“内圣外王”之学。5 .三玄: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立论,把老子、庄子、周易称作“三玄”。道家玄学也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八)道德经经典名句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6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7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0、。8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9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10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1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2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13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14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15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陵堂测成(F艮时5分钟)一、语言基础落实练1 .对下列句中加点
11、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有道者不处处:为,做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泮:同“判”,判断D.复众人之所过复:弥补,补救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当?无,有车之用Al久安易持!故有W以为利物或恶本,故有道者不处死W不亡者寿Ci民之从事,常于几成顶败之I其在道电,日余食赘行“I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电3 .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A.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B.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总结反思课堂精准操练考场稳操胜券4.A应该是周朝,而不是秦朝。1
12、.“行”通“形”,形体2 .“泮”通“判”,分离3 .“累”通“票”,土筐三、1.把作为2.指办事,处理事务3.不能明察四、L(I)介词,在(某时)(2)动词,对(3)动词,抵挡(4)动词,把守(5)动词,掌管2. (1)动词,夸耀(2)名词,功绩,战功(3)动词,攻打,讨伐(4)动词,砍伐(5)动词,进攻,征伐3. (1)动词,做(2)动词,从事(3)动词,对待(4)动词,担任(5)动词,认为(6)介词,表被动(7)第一个“为,判断动词,是第二个“为”,语气助词,不译五、1.意动用法,认为正确2.名词用作动词,显露迹象3.使动用法,使失败4.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欲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学6
13、.形容词用作动词,慎重对待六、1.宾语前置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智。2 .宾语前置战胜别人的人有力,能战胜自己的人强大。3 .状语后置句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进行处理,在混乱没有产生时就进行整治。4 .状语后置句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枝Y生长而来。5 .状语后置句九层的高台,从每一筐土筑起;千里的远行,从脚下开始。七、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7 .民治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8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参考答案1 .C泮:同“判”,分离。2 .D该项的“也”都是语气词。前者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后者用在句尾,表示判断和肯定。A项中的两个“其”都是代词,代事物。B项中的两个“之”均为代词,“它,它们”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却”的意思。3.BB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省略句,“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C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中的“自知”是“知自”的倒装,是“知道自己”的意思。D项是宾语前置句,“是以”是“以是”的倒装,解释为“因此”。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