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精品教案.docx
《《走月亮》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月亮》精品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走月亮精品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1 .(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几位年轻女子谈笑风生,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2 .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设计意图】展示课件,用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描述画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达看到这幅画面的感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课件出示:淘
2、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重点指导:“卵”读“lud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注意。3 .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鹅卵俗跃穗镀块烁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读音:鹅卵石(IUdn)4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 .“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2 .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1)学生朗读课文,
3、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小溪边”、“果园”、“田境上”。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展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
4、我”的感受。【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能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给文章划分段落,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谈话入题:“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村庄,走过了溪边,走过了田填。文章一句“我和阿妈走月亮”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在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体现“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的。【设计意图】总结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我”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二、精读感悟,品味人物情感1.品析:走过村庄。请同学们读一下第13自然段,说一说“我”和阿妈
5、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2)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并让学生给出评价。(3)学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景物相关的句子。课件出示: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课文中写的月光下的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选取多种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山村月夜图,这迷人的月夜透露着诗情画意,使我和阿妈感受到静谧与美好。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师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这句话,从远到近,描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走月亮 月亮 精品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