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报告.docx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重庆市万州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23年2月19日在重庆市万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万州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3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全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所作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
2、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提质推进“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平稳,社会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8.4亿元、同比增长3.5%。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2项年度目标中,“实际利用外资”指标口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R&D占GDP比重、节能减排降碳4项指标市级暂未反馈数据;其余17项指标中14项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其中,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税收收入同比增长0.7%。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3项指标未完成年度目标,
3、主要原因:面临疫情、旱情、灾情”三情叠加邪缺水、缺电“两缺并存”严峻形势,全区坚决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应对超预期因素影响,努力克服困难,前三季度全区经济实现恢复回稳,扭转了短期下滑趋势,但四季度特别是11月以来,全市疫情防控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区多数市场主体暂停经营、重大项目建设停工,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遭受较大冲击;加之民间投资预期转弱、消费尚未完全恢复、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短板问题,相关指标未达到年度目标。表1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目标完成情况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6左右3.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10市级
4、暂未反馈3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9294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12135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4市级暂未反馈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左右3.1序号指标名称2022年目标完成情况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0.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00.1#税收收入增速(%)-9.5-9.49R&D占GDP比重(%)L7左右市级暂未反馈1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33.51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330以上34712长江干流水质求总体保持II类稳定保持II类13森林覆盖率()*56.556.514节能减排降碳*上级下达任务市级暂未反馈15进出口总额(亿元)5051.916实际利用
5、外资(亿美元)1.6口径调整1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5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7.61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3.5以下1.61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9以上70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5以上321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5.5以内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2.1注: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经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进行了调整。一年来,抓好了至关重要的三件大事:全力以赴稳住经济大盘。成立稳住经济大盘工作专班,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接续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6
6、条措施、支持建筑业企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加快经济恢复提振10条措施等区级配套措施,全力应对疫情、高温、干旱等困难挑战,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正常,经济在多重压力下实现韧性增长。全年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16.8亿元,兑现援企稳岗补贴、减征失业保险费1.1亿元,缓缴养老、工伤保险费7232.2万元,新设立市场主体1.7万户、总量达13.9万户。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相继谋定建立“5+10”现代化工业体系、“4+4+2”现代化服务业体系和“7+5”现代化农业体系,配套出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7项配套政策、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区现代化产业体
7、系得以结构重塑、系统健全,产业发展路径更为明晰、目标更加聚焦。聚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全市一流、渝东北最佳营商环境推出25条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举措。推动首批190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周六可办、41项事项“7x24”小时自助可办。“一网通办、一窗综办”深入推进,行政许可全程网办比例、依申请类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例分别达81.4%、82.8%o开展重大招商推介活动15次,全年签约重点项目16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6.7亿元,“市级金融机构万州行活动提供直接融资122亿元、意向性融资支持5500亿元。一年来,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一)发展方式加快转型。传统产业升级提速,新兴产业扩4
8、规提档,产业能级稳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质效持续提升。工业能效双优。工业强区大会成功召开,举全区之力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0.9%.用气量同比增长7.5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先进材料、装备制造2个产业集群突破百亿级。澳斯卡菜籽加工等22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特铝新材料等15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7%o万州经开区工业投资、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区比重分别提升至80%、83%o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1家、50亿元级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9%o5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定,九龙万博创建
9、市级创新示范智能工厂。实施工业节能技改项目10个,创建市级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各2个,万州经开区天子园获批市级绿色园区。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5家。服务业级双升。新培育限上商贸单位61家,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3%.5.9%.4.3%、2.3%o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三峡古枫香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生城文旅街区开街运营,文体娱乐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获批全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成“1+5+N”金融服务港湾21个,绿色信贷余额、金融机构存
10、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53.5%、7.8%o新培育规上物流企业4家、3A级物流企业4家,港口货物吞吐量、铁路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2%、16%o农业产质双增。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期评估位居全国55个园区第一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增种油菜、秋马铃薯等9万亩,椿荒地复耕复种5.2万亩。新改建特色水果、中药材等产业基地2万亩,出栏生猪Ill万头。四川港投生猪项目一期、农神集团生物有机肥厂投产。新建产地仓储冷链设施43座、农业智能物联网监测系统15套、益农信息站101个。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8万亩,畜禽粪污利用率达到93%o新培育市级龙头
11、企业5家,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15个J2022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带动库区区县销售柑橘57.1万吨、交易额24.8亿元。(二)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开放释放发展活力,以促进投资消费扩大内需,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能。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建成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一期,启动三峡山地特色农业科创中心二期建设。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64家。新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6%。新增市级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引育高层次人才300人,认定“鸿雁”计划
12、21人、“平湖英才”计划117人,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224名,首次选派工业科技特派员17名。建成三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链接科技成果160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L6亿元。6项科技成果获市科学技术奖,金龙铜管研发国内首款超长高铁贯通地线,江东机械、大全泰来自主研发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新培育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举办创新创业活动184场次。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三峡中医药文化馆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Ll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9亿元,落地全国首笔定向发行科创票据。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年度66项重点改革项目、10项国家级和25项市级改革试点
13、有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等9个改革案例获国家部委肯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组建重庆三峡发展集团。农村改革试点扩面,新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47个,龙沙镇和长岭镇开展农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改革试点。完成镇乡街道和万州经开区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新田港物流园区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轮(歹U)试点运行,东南亚公铁联运冷链专线正式开通。万州综合保税区一期封关运营,签约项目6个、协议投资10.4亿元。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新田港区纳入
14、国家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新增对外贸易备案登记企业17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1.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780万美元。投资消费持续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34个“一区一枢纽两中心”项目加快建设,完成投资210亿元。郑万高铁、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建成通车,80公里城市环线高速全线贯通,万州机场T2航站楼主体工程、飞行区内改扩建完工,渝万高铁、万达直线高速、新田港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成达万高铁、渝西高铁、开万梁高速开工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2.4亿元,签约投放政策性金融工具9.9亿元,投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4亿元、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2.2亿元。鸿鸥广场商业综合体、百安港农产品批发市
15、场、京东城市旗舰店开业运营。开展6.18电商年货节等消费促进活动14场举办三峡库区春季汽车消费展等展会活动9场、实现交易额约46亿元。举办夏、秋两季网上房交会,线上销售成交19.3亿元。(三)发展步伐更加协调。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聚焦城乡融合持续发力,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更新提升步伐加快。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江湾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建成规划展示厅,城市“十大名片启动策划,新增城市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万州经开区新增工业用地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27.4万平方米、道路桥梁7.9公里。151个城市提升项目加快实施,滨江环湖区域消落带生态修复等35个项目竣工投用。完成西山公
16、园、莲花公园等提质改造,新增城市绿地93.1万平方米。新扩建市政道路11条,实施道路整修89.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万个,智慧停车二期项目启动建设。疏浚管网57.9公里,城市易涝积水点动态清零,新建海绵城市4.8平方公里。新建5G基站807个,城区主要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建成投用东北部城市拓展区供水工程,江南水厂主体竣工。新改建城市公厕15座。完成违法建筑整治81.6万平方米。分类处置建成区闲置土地7宗938亩。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明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落实防止规模性返贫系列细化措施,新建帮扶车间8个,实施以工代赈项目50个。48个项目获贷农业创投基
17、金Ll亿元,完成10万头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试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创建美丽庭院500个,改造户厕3057户、农村危房258户,完工农村公路220公里、农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50公里,完成4个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建成10千伏线路410千米,青龙水库等4个骨干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建成农村供水保障项目53个。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55个。获评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4家。恒合乡五星村、柱山乡戈厂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恒合乡石坪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白羊镇创建市级农业产业强镇,甘宁农科特色小镇纳入市级特色小镇创建类名单。(四)发展空间不断拓宽。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
18、群”协调发展,区域合作走深走实。万达开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联合办公室成立运行并在万集中办公。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川渝东出智慧物流港等“六大功能载体”加快建设,组建成立工业产业联盟,17家企业形成关联配套、年产值突破12亿元。成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盟、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协同举办文旅活动10次。建成科技专家共享库,联合开展科技成果推介等活动13场。启动职业教育协作发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协同招生。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纵深推进。11个年度重大项目、14项重大事项、7项便捷服务事项加快实施。三地企业互链合作产值超过10亿元,惠游大三峡线上服务平台开
19、通运营,万开、万云城际公交累计客流超40万人次。万云快速路开工,万州、开州一级市政道路全线联通。4所重点高中启动联招试点,毗邻地区义务教育就近跨区招生惠及学生1300余人。万州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持续深化。组建全市首支对口协同现代产业投资基金10亿元。开展联动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活动4次,签订塔雷斯两江设点等协议10余份。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新引进培育企业42家。两江新区到位援助资金5275万元,帮助购销农特、文旅产品6000万元。合作协作扩面升级。山东济宁到位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4755万元。市教委帮扶集团到位帮扶资金119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8个。三峡后续到位帮扶资金13.1亿元。对口
20、支援省市到位援助资金L4亿元,“天津商会企业家万州行”“宁波民营企业家库区行”等对口支援3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开展。(五)发展底色更加生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深入开展,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扎实筑牢,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生态保护修复稳步开展。全面推进“林长制”,建立“林长+检察长+山林警长”工作机制,累计巡林3.1万人次。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4.3万亩、岭谷区生态修复9.4万亩、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375亩,新建防火公路74公里、阻隔带20公里,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6.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70.4%o完成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拆除和基础复绿。长江流域
21、十年禁渔政策严格落实,增殖放流鱼苗250万尾。完成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污染防范治理深入实施。深入落实“河长制”,累计巡河4.9万次,实施庄子河、苏马河等8条次级河流综合治理,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II类。沱口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投运,11座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有序推进,新建和改造城乡污水管网223公里,城乡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85%o完成46家企业锅炉治理、23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387家涉气企业综合整治,淘汰老旧机动车1930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7天、创历史新高。生活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投用运行,建成智能垃圾分类亭22个、生活垃圾分类
22、站点192个。节能降碳工作有序推进。国能万州电厂光伏电站加快建设,三峡水利燃气发电等项目开工,李家坪、鹿鸣城风电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新建标准化港口岸电泊位29个,完成53艘运输船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建成投运国内首艘绿色智能散货运输船。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实现全覆盖,纯电动网约车占比增至76%o新增绿色建筑81.9万平方米,创建绿色生态住宅小区5个。红星美凯龙万州商场成功创建绿色商场。首笔央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实施。(六)发展成果更加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件市区两级重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取得显著成效,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社会事业全
23、面发展。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8所新增学位1530个。江南小学、万州二中实验中学等26个新改扩建中小学项目完工,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480个。万州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获评国家级研学营地。6所城区优质中学与10所薄弱学校“一体化办学”,岩口复兴学校等8所农村学校探索跨镇乡“农村学区制一体化办学”。疫情防控能力持续提升,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启用,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90.8%,全程接种率达到98.8%o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建成开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纳入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名单,区妇幼保健院创建三甲妇幼保健机构。52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医共体成员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扩展至53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州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997965.html